主要果桑品种特性比较及栽培技术探讨

2010-02-10 04:23殷志祥
中国蚕业 2010年2期
关键词:果桑桑椹菌核病

殷志祥

(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蚕桑站,江苏海安 226600)

主要果桑品种特性比较及栽培技术探讨

殷志祥

(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蚕桑站,江苏海安 226600)

通过比较不同果桑品种的特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筛选了比较适宜的主栽品种,提出了果桑栽培技术、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技术措施,为果桑生产提供参考。

桑品种;果桑;栽培技术;桑椹菌核病

桑椹可加工成桑椹酒、桑椹干、桑椹果汁等各种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天然风味和滋补营养。桑椹初夏成熟,正好填补水果市场空白,很受消费者的青睐。果桑的生产为开展蚕桑综合利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利用“公司 +基地 +农户”的果桑产业模式,开发特种绿色产品,实现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成为蚕桑业新的经济生长点。2004年,受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委托,将 102个桑品种在海安县城东镇农林村进行嫁接栽培。现将主要果桑品种的特性、栽培和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主要果桑品种及特性

1.1 果桑大 10

果桑大 10是无核三倍体品种[1]。单芽果数5~6个,单果质量 4~5 g,果型大、长桶型、紫黑色,果味酸甜清香。果汁红紫色,早熟,5月上旬成熟。春季发芽早、果叶产量高,每 667 m2桑园可产新鲜桑椹 1 500~2 000 kg、桑叶 1 300 kg左右,是鲜食加工的佳品,宜作果叶兼用型品种。该品种抗寒、抗旱能力稍差,枝条易卧伏。

1.2 台湾果桑 46C019

台湾果桑 46C019的主干粗壮,节弯曲,节间密,枝条细短、开展、下垂,结果枝发达,成熟桑椹呈紫褐色[2]。单芽着果数 3~6个,发芽率高达 98%。桑椹始熟期为 5月 13日左右,盛熟期在 5月下旬至6月初。果期为 30 d。与大 10相比,发芽晚 4 d左右。平均单果质量 4.5 g,每 667m2桑园可产桑椹2 500 kg左右,是大 10产果量的 2倍左右,随着树龄的增长,产果量逐年提高。在自然条件下,1年结果2次,第 2次在 8月底 9月初开花,10月底至 11月初成熟,产果量是春季的 20%左右。

1.3 台湾果桑 72C002

台湾果桑 72C002与 46C019的主要区别是节直,桑椹长椭圆形,长径 3 cm,横径 2 cm,平均单果质量 4.6 g,最大 8.0 g[2]。该品种当年栽植当年结果,到秋季平均单株结果枝总长在 20m以上。第 2年春盛产大量桑椹,发芽率 95%~98%,每个冬芽均产生 3~7个桑椹,每 1 m条长产果量 450~600 g。每 667m2桑园第 2年可产桑椹1 250 kg、第 4年可产桑椹 3 500 kg,是同期大 10品种产量的 2倍以上,最大单株可产桑椹 40 kg,随着树龄的增长,产量逐年提高。桑椹始熟期 5月 10日左右,盛熟期在 5月下旬至 6月初,6月下旬谢果结束,果期为 30 d。

1.4 红果 1号

红果 1号的树形直立紧凑,枝条粗长,节间较密,叶片大,花芽率高,单芽果数 7~10个,且多集中于冬芽;果长 2.5 cm,果径 1.3 cm,圆筒形,单果质量 2.5 g左右,紫黑色,果汁多,果味酸甜;5月上中旬桑椹开始成熟,成熟期 20~30 d;每 667 m2桑园可产桑椹 1 500~2 000 kg[3]。

1.5 红果 2号

红果 2号树形直立,枝条细长而直,叶片较大,花芽率高,单芽果数 6~8个;果长 3.0~3.5 cm,果径 1.2~1.3 cm,长筒形,单果质量 3 g左右,紫黑色,果味酸甜爽口,果汁鲜艳;桑椹 5月上中旬成熟,成熟期30 d左右;每 667 m2桑园可产桑椹 1 000~1 500 kg、桑叶 1 500 kg左右[4-5]。

1.6 白玉王

白玉王的果实特大,单芽结果 5~7个,单果质量 5~6 g,最大 10 g,果色玉白,果汁多、味浓甜,含糖量高宜鲜食。该品种适栽范围广,抗旱抗寒力强,每667 m2桑园可产鲜果1 500 kg、桑叶 1 300 kg左右,是 1个特大形果用品种[4-5]。

2 果桑栽培技术

2.1 因地制宜选用果桑品种

在城市近郊地区发展果桑可以选择优质的鲜食品种,而离城市较远地区可以选择较耐运输的品种。大面积发展果桑可选择紫椹子等含天然色素丰富的品种,并结合基地建设,建立加工厂,加工桑椹酒、桑椹色素、桑椹酱等保健品。

2.2 园地选择

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有机质 >10 g/kg,全氮 >0.8 g/kg,有效磷 >5mg/kg,有效钾 >80 mg/kg,地层厚度 50 cm以上。环境条件符合规定指标。

2.3 定植时期与方法

11月底到翌年发芽前都可以定植。定植前按株行距 1.2 m×1.8 m的栽植规格,挖深 50 cm、宽60 cm的定植沟,沟底铺 1层厚 20 cm左右的稻草,上覆 10 cm左右的表土,表土上再施优质腐熟农家肥、复合肥,然后回填。每 667 m2桑园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3 000~4 000 kg、复合肥 50 kg。每 667m2桑园的植株数 250~350株。同时配置 50∶1的雄株。定植时将苗木放于填平的定植沟内,使根系向四周伸展,然后培土踩实,根据土壤墒情适量浇水。

2.4 树型养成与修剪

树型养成:第 1年,春伐 20~25 cm定干,养成2~3根枝条。第 2年,桑椹、桑叶收获后离地 50~55 cm提早夏伐,养成 6~10根枝条。第 3年,离地70 cm提早夏伐,配拳 6~8个,翌年齐拳夏伐。

修剪:苗木定植后留 20~25 cm定干,开春后每株可萌发新梢 5~6个,新梢长至 20 cm时摘芯。第 2年 6月初,当桑椹成熟采收后,结合整形进行夏季修剪,所有的结果母枝均留 2~3芽,促其萌发新梢,作为下年的结果母枝。剪梢的时间宜早不宜迟,以保证新梢有充足的时间生长,积累营养进行花芽分化。在树体进入休眠期时,剪除顶端 15~20 cm不充实的梢端,锯除死拳、枯桩,剪去病虫害枝。

如果 1年生枝条过多、过长,会引起中下部枝条有桩无叶,光产物供不应求,继而降低桑椹的甜度。此时,可采用重剪梢来调节“源”与“库”之间的平衡。

3 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技术

3.1 桑椹菌核病的病原与症状

桑椹菌核病又称白椹病,主要危害桑椹,其病原有桑椹肥大性、小粒性和缩小性菌核病菌 3种。其中以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最为严重,被害症状为:桑穗小果的萼片、子房肥肿,呈白灰色,肉皮组织松软呈海绵状,病椹当中有一块黑色干硬的菌核。

3.2 防治措施

3.2.1 果桑园的立地条件 建立果桑园时应尽量避免地势低洼、光照不足、通风透气性较差的地块,栽植密度一般以每 667m2桑园 400~500株为好。

3.2.2 对果桑园覆盖地膜 在 2月中、下旬对果桑园地面全部覆盖地膜,使子囊孢子不能飞溅到树体表面,这样可有效抑制菌核的发生。

3.2.3 冬季清园 冬季要进行清园,剪除病枯枝及拖地枝,清园后普遍喷施 1∶1∶100(硫酸铜∶生石灰∶水)波尔多液或 45%晶体石硫合剂 80~120倍。

3.2.4 桑树开花时期的药剂防治 在花蕾初现时用70%托布津 1 000倍液和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交替喷雾,一般防治 4次左右,每次间隔 7~10 d;但应注意在采桑椹 15 d前停止喷药,发现白桑椹及时摘除后异地深埋,以防再次传染[6]。

[1]吴剑安,唐翠明,罗国庆,等.果桑品种“奥椹大 10”苗木快速高效繁育技术[J].广东蚕业,2006,40(2):12-14.

[2]魏晓军.台湾果桑引种通过鉴定[J].农村百事通,2006,(2):29.

[3]毛平生,杨普香,四个果桑品种综合性状调查初报[J].蚕桑茶叶通讯,2006,(1):3.

[4]朱明贞,果桑兼用种引进和栽培[J].蚕桑茶叶通讯,2004,(1):18-19.

[5]赫建超.果桑优良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3,(12):61-62.

[6]柳丽萍,邹应庆,沈亚萍,等.湖州市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中国蚕业,2009,30(2):107-109.

S888.3

B

1007-0982(2010)02-0058-02

2009-12-29;

2010-03-11

殷志祥(1964—),男,大专,助理农艺师。

Tel:13962781628,E-mail:xcq8918289@163.com

猜你喜欢
果桑桑椹菌核病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桑椹(外一首)
桑椹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不同播期、密度和肥效对陇葵杂4号菌核病发病规律的影响
台湾果桑全封闭式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总结
桑椹提取物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胰腺组织的损伤
更年期滋补可用桑椹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