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

2010-02-15 06:44黄山杉中国医科大学团委110001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7期
关键词: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黄山杉 中国医科大学团委 11000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高校以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际状况,深入学习研究,积极大胆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在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全面、系统、健康地开展起来,并日趋走向科学化发展道路。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真诚尊重,助人自助,润物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教学课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服务中心和社团活动为载体,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狠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辅导两大核心任务的落实。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坚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课堂

(1)全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不断进行调整与创新,面向全校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保证学时,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接受到正规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兴趣,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素质。

(2)着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在巩固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基础上,鼓励思想政治课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如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始终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用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激励大学生胸怀天下,立志高远;用中华传统美德和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帮助大学生修养身心,开阔视野,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3)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性作用。专业课教师由于其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在学生心目中通常享有较高地位。正因如此,每一位专业课教师都应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共同推动大学生心智的协调发展。

2、依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生活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每位辅导员每天都应与1~2名学生谈心,并认真做好谈心日记。谈心时,辅导员注意鼓励学生多讲,让自己更多地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并在耐心、细致的倾听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感知学生心理状况的微妙变化,并及时排除引发心理问题的诱因。对于较严重的心理疾患个案,辅导员应及时妥善地转至心理辅导中心接受专门辅导。在此过程中,辅导员要注重总结、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定期进行内部交流与讨论,以加强对类似情况的应对能力。

3、以大学生服务中心为平台,为同学们提供全方位心理辅导服务

大学生服务中心已在我国各高校普遍建立,心理辅导是大学生服务中心的重点服务项目之一。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1],因此,心理辅导中心应有独立的物资和师资力量。专门的工作室宜设在学生生活区内,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和心理测量室,配有专业的心理测量表和分析系统等;辅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多数为从事心理学研究方向的专业人士,不仅有渊博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为方便学生,辅导中心应逐步拓展多种咨询形式,有面访、电话咨询、网络预约、网上咨询等,以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和专业化服务。

4、以社团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育健康和谐心理

心理协会是各类学生社团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载体。鼓励和支持心理协会每周一次社团内部常规活动,主要有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调适技能培训、大学生心理热点问题讨论、团体训练活动等内容,帮助参加活动的同学去学习、体验和适应,并把从中学到的东西通过领悟、迁移,最终用于现实生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此外,心理协会每年应结合5月25日“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纪念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面向全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系列讲座、大型心理咨询会、心理影片展播以及心理文章征集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意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共同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建设

制度政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工作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力开展的重要基础。

1、在制度政策方面,各高校应认真领会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文件精神,结全自身实际情况,及时制定相关工作意见与条例等指导性文件和实施细则,责任分工清晰,奖惩分明,确保高校对此项工作的有力领导和基础部门的全力贯彻。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和辅导中心的教师全部或多数为心理学专业人士,并为他们积极创造外出进修、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开阔视野,提高业务能力;针对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定期开设心理健康培训班,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疏导技巧,提高整个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3、着力搭建科学的工作体系,将学生、社团——教务部门、各教研室、学生管理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有机地联系起来,畅通信息渠道,相互默契协作,并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迅速控制和妥善处理学生因严重心理障碍而引起的突发事件。

三、结论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大力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深知贯彻这项工作的困难性和艰巨性。因此,高校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首先必须有赖于各级政府给予的、有利的制度政策,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其次,必须依靠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确保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资金投入,为各项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再次,必须建立科学的工作体系,整合学校各部门可利用资源,共同服务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第四,必须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切实提高服务学生的水平;第五,必须依托有利载体,既开展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抓好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等针对个别学生的重点项目,点面结合有助于开展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第六,必须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使其愈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真正地走近学生。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猜你喜欢
辅导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