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2010-02-18 00:11闫丽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政治课主观

闫丽杰

思想品德主要立足于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而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道德觉悟的主要阵地。传统的政治教学制约学生的发展。长期以来,教师往往注重传授知识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讲究理论与具体实例的结合,以避免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性和空洞性,而很少注重甚至忽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少学生虽然对教师传授的基本知识能够掌握,但在实际生活中碰到具体问题时却是束手无策。这种知与行严重脱节、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发展潜能,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1 采用研究性的主观探究

所谓研究性的主观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来提高学生主观参与的自主能力。政治课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讨论、辩论,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模拟操作、演讲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体验、感悟抽象理论知识的情境的途径,让学生亲自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得出的真理必然会产生一种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享受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甚至有所创造的积极欲望。

研究性的主观探究具有以下特点。

1.1 指导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形成主观的认知能力,才能构建自我的、个性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但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被动思考的方式,很少主动进行有目的、有创造的思维活动,从而制约他们的创造力和鲜活性。教育改革的实质就是激发他们的未知潜能,激活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鲜活的个体,进行不同个性的创造。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创造的能力,鼓励个性的、独特的、鲜活的、自我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1.2 主观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是通向主观学习习惯的基本途径。学生一旦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基本潜能的发挥,创造潜能的显现。成年人的思维定式会被新鲜的思维方式所打破、所摧毁、所取代,这是永恒的创造规律。继承并发展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和动力。

1.3 研究性学生的主观创造能力不是盲目和杂乱的,需要教师进行整修和规划,让学生向有目的、有计划的方向发展,才不至于误入歧途或走向偏差。教师要给学生正确的研究课题、正确的社会习惯,这样的研究才能使学生成长、成熟、成功。这是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

1.4 创造性个人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在于创造。教师的能力不是教会学生什么,而是让学生拥有创造力,逐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是进行教育的根本。

2 利用社会性的舆论导向

2.1 具备普遍社会意义教师在选择社会形象时,要注意与社会主流的结合、认同。政治教师尤其必须教育学生具有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社会主义,抵制消极的社会影响,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2.2 具有普遍社会价值虽然市场经济带来许多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但必须教会学生建立良好的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如爱国、奉献、爱岗、敬业、文明、礼让、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好学等。

3 强调体验性的客观感悟

体验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重新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使教学效果因体验而更有成效。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政治教学模式由以教师灌输为主转化为以学生体验为主。

4 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应广泛搜集教学资源,精心挑选,制作成投影、录音、录像、网页等,利用多媒体、网络、投影仪、录音机等进行教学,以实现教学结构的开放性,改变传统的“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和引导中要有意识地设置开放性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可以使思想政治课堂富有吸引力,使教学过程具有十足的魅力。

5 加强素质性的自我提高

新课程标准不单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充实自我,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知识和高尚的思想传导给学生。这也是保证教学力量永远新鲜、先进的客观要求。

总之,新时期的政治课教学,在师生的不断努力、相互配合下,一定会开创历史性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研究性政治课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