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如何尽快适应新课改

2010-02-18 00:11李翠荣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体育教师新课程

李翠荣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 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2 教学理念要时尚

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体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迎来体育的科学春天。以新理念、新形式、新教学方法为指导思想的各类教研活动,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学校的体育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具体表现为:给教师足够的选择空间,教学内容自定,教学形式不限;给学生充分选择余地,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和展示才华的机会,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教材教法多样性的处理上,进行大胆尝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引进多种土教材,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哪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需要根据授课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决不能千篇一律,要以学生喜欢、愿学、能学为前提。

3 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3.1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初二年级的实心球投掷的教学,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重复练习,让学生找到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感觉,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最终达到合格标准。对此,教师在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

3.2 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单一的千篇一律的教学组织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4 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一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此时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既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5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员鼓励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积蓄兵备力量。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荣誉、地位、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体育教师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