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0-03-26 05:57曾敏
中外医疗 2010年23期
关键词:舒适度服务质量输液

曾敏

(简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四川 简阳 6414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而术后化疗可以弥补手术治疗的不足。术中可能因挤压而引起的癌细胞扩散,而术后给予化疗,可以巩固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其生存期[1]。化疗药物毒性很强,副作用较大,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身心痛苦,同时,化疗护理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效果。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们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全部为女性,年龄34~63岁,已婚75例,未婚5例。受教育时间1~20年,病程1个月~3年,肿块大小0.5~6cm。临床分期:Ⅱb期45例,Ⅲ期27例,Ⅳ期8例。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受教育时间、肿块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焦虑、主观舒适度和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等指标。化疗依从性判定标准:0级,患者能自愿按时化疗;Ⅰ级,患者在家属和医护人员提醒下按时化疗;Ⅱ级,患者在家属和医护人员反复督促下按时化疗;Ⅲ级,患者在家属和医护人员反复督促下按时化疗,但次数少于住院期间总化疗次数的一半;Ⅳ级,患者拒绝化疗[2]。焦虑评定: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3],该表由20个项目组成,每条项目按1~4分4级评定,累计得分≥40分表示存在焦虑症状。主观舒适度和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主观舒适度分为舒适、基本舒适和不舒适;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A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化疗前干预

(1)乳腺癌认知干预。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和需求情况,针对性的开展乳腺癌知识教育。①讲解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目前临床治疗的方案及预后,消除患者对疾病错误的认识。②着重讲解化疗的必要性和化疗对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影响,使用的每种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化疗过程中的配合和需要注意的问题。(2)心理干预。患者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心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如患者一般多处于愤怒期后期、磋商期或抑郁期前期,表现为愤怒、恐惧和焦虑等,所以护士要及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患者的内心动向,从而给予疏导。①让患者看到治疗的效果,树立治疗的信心,可以找同类型处于康复期的患者现身说法,让患者亲身感受到化疗的效果。②部分患者担心化疗中出现的如脱发、腹泻、呕吐等现象,告诉患者这些都是暂时的,一旦治疗结束,很快就可恢复,如患者脱发严重,可以告诉患者戴帽子,来减少脱发带来的不便。(3)化疗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创伤,所以,治疗期间家属的支持非常重要,家属要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安慰和鼓励。

2.2 化疗时干预

化疗药物毒性很强,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毒副反应的危害。(1)环境干预。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被褥整洁、干燥、平整,使患者舒适。(2)心理干预。治疗期间患者一旦出现毒副作用,感觉到极大的痛苦时,往往对化疗失去信心,此时,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和鼓励,使患者变得更加坚强,从而完成全部化疗。(3)胃肠道反应干预。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了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在化疗前给予静脉推注止吐药物,如托烷司琼、甲氧氯普胺等;化疗前不要进食,化疗后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护理;化疗时可以让患者听音乐、看电视,转移其注意力。(4)骨髓抑制的干预。化疗药物导致的骨髓抑制最常见的就是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使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并发发感染、出血和贫血。首先,每化疗前检查血象及骨髓情况,如果白细胞低于4×109/L,血小板在80×109/L以下时,给予升血药,适当调整化疗药剂量,并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室,定时通风,每日用紫外线消毒1次;嘱患者睡前要用软毛牙刷刷牙,充分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人员探视,避免交叉感染。(5)血管损伤干预。乳腺癌根治术后因淋巴回流受阻致患侧上肢肿胀的发生率高达63.3%,因此一般不宜在患侧上肢进行化疗[4]。下肢血流速度慢,也不适宜化疗,所以只能选用健侧上肢外周血管。首先,我们在选择血管时遵循以下原则:部位有利于针头的固定,减少机械性损伤;血管要较直、较粗,保证血流量多,流速快;前臂内侧、外侧的血管交替使用,使上次使用的血管有足够的时间修复损伤。其次,建立静脉通道时,要确保针头在血管内,严防来回退针、进针等;每种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5~10mL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再输入下一种药物。最后,加强巡视,观察输液部是否有疼痛、发红等异常情况;化疗药物不可渗出血管外,否则可刺激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疼痛、色素沉着,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溃烂,形成久治不愈的溃疡[5],一旦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止用药;采用新拔针法,即指输液结束时,向患者讲解输液后的注意事项的同时拧紧调节器,然后松开输液贴,留住带有小方纱的输液贴覆盖穿刺点,左手拇指轻压于输液贴上,右手持针柄迅速拔出,待针头退出皮肤后,左手拇指稍用力按压,勿揉,10min后再揭去胶布后手才能活动[6]。(6)脱发的干预。化疗药物对恶性细胞起到杀伤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对人体正常的组织引起程度不一的损害,特别是对一些生长较为旺盛的细胞,如毛发等损害更为明显。指导患者准备好帽子、假发,化疗期间不应过分梳理,避免刺激性强的洗发用品。(7)急性过敏反应干预。给药前预防性采用抗过敏药物;前15min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如无异常,可根据要求调节滴速。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3 化疗后干预

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护穿刺部位,定期进行随访。

3 结果

3.1 2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比较

化疗全部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化疗依从性进行一次评估,观察组化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比较[例(%)]

3.2 2组患者焦虑发生情况比较

入组时和疗程结束时对患者焦虑情况各进行一次评估,见表3。

表3 2组患者焦虑发生情况比较[例(%)]

3.3 2组患者主观舒适度和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比较

分别于2组患者化疗结束时发放主观舒适度和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当场收回,结果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主观舒适度和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比较[例(%)]

4 结语

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但是在化疗过程中常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乏力、骨髓移植等,加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往往导致化疗失败,不能坚持全程化疗。我们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取得了满意效果,如在观察组患者化疗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化疗结束,患者的主观舒适度、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和焦虑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护理干预,消除患者对乳腺癌及化疗认识的误区,认识到化疗对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性,所以提高了化疗的依从性;在化疗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减轻了患者心理障碍程度,使患者感觉到舒适、有安全感,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

综上所述,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提高舒适度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降低焦虑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彩霞,史淑红,安玉杰.乳腺癌术后化疗48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955~7956.

[2]杨利琴,职晓燕,黄洪勇.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2):188.

[3]李远贵.临床护理科研原理与方法[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6:222.

[4]郑瑞玉,伍淑文,罗晓梅,等.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渗漏性损伤的预防[J].现代临床护理,2005,4(1):2627.

[5]李燕,李素红.乳腺癌病人化疗常用静脉通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8,6(35):3207~3208.

[6]龚意,李敏.2种静脉输液拔针法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04,3(4):34.

猜你喜欢
舒适度服务质量输液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
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抓手提升服务质量
浅谈提高奶牛舒适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