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

2010-04-04 14:00伍育宁
当代医学 2010年27期
关键词:白内障视力手术

伍育宁

晶状体病变混浊变白即称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白内障形成原因较多,先天遗传、外伤、中毒、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较常见,其中以继发性白内障在中老年占多数。白内障形成常无眼部不适感,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逐渐下降,最终因为晶状体混浊遮挡进入眼内的光线而致视物不见,甚至失明。给广大老年人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极易使患者产生心理应激反应,既渴望手术的治疗又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否。因此,医生的技巧及护理人员从心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对患者至关重要。局麻下行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方法,它疗效显著,安全、稳定,具有损伤小、患者术后反应轻、痛苦小、恢复快,且可在未成熟时进行手术,无需等到完全看不见,术后也不需配镜等优点,作为一种新技术,已逐渐被人们接受。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886例(106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男性556例,女性330例。年龄48~96岁。单纯性白内障876例,外伤性10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412例,并发高血压2期216例,术前视力仅为光感560例,视力为0.1~0.3者326例。

所有病例,术后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术后第1天90%的术者视力>0.3,10%的视力为0.2~0.3;术后第5天75%的视力>0.5,15%的视力为0.4~0.6,10%的视力为0.2~0.4;术后3~6个月随访裸视力0.1~0.3者268例,占30.61%;0.2~0.4者379例,占42.86%,视力>0.4者216例,占24.49%,先提高后降0.2的18例,占2.04%。886例核无出血无感染无继发性青光眼,半年随访良好。

2 护理方法

2.1 疾病健康教育 大多数白内障患者常因年龄偏大,视力障碍,性格变得沉闷、孤独或暴躁,加上住院后进入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对手术常抱有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直接影响到患者身心整体健康及疾病恢复。护士应同情及尊重患者,患者入院应主动与患者亲切交谈,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责任护士,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多深入病房,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要求,了解患者的主要顾虑,使心理护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多照顾、关心、体贴患者,用科学知识进行疏导,详细解释此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通俗易懂的讲解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配合要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从而增加患者的安全感,解除其恐惧、紧张心理,使患者身心均达到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手术。手术前还应向患者说明该手术采用表面麻醉,术前不需要禁食,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顺利接受手术治疗[1]。这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2.2 心理护理 本组886例来自不同岗位、不同城市、农村。文化层次不同,素质也相差较大,因此对白内障手术的了解程度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有的患者担心经济情况,有的患者担心手术出问题,更担心手术后的效果。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恐惧、烦躁等。患者良好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若患者情绪过分紧张,术中不能保持良好的固视或发生眼睑痉挛,则不利于手术者的操作,甚至可能造成后囊破裂、虹膜损伤等并发症。针对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做到护士热情接待,主动与其沟通,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解释、安慰。生活上给予帮助和支持,鼓励患者相信医生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并介绍手术成功的典型,消除患者对手术产生的顾虑,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好手术治疗。

2.3 术前准备 任何手术,术前准备都特别重要,特别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术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从全身准备到局部护理,要有高度责任感。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胸透、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特别观察患者有无呼吸道疾患,咳嗽时可引起玻璃体脱出。术眼准备包括视力、眼压、色觉、光定位等检查,做眼部B超、裂隙灯检查和检眼镜检查,以了解玻璃体、视网膜和视神经形态和功能。角膜曲率测定和眼部A超检查。测算人工晶体屈光度数。高血压、糖尿病及咳嗽患者,应请内科医师检查,控制稳定后再施行手术。注意有无沙眼、结膜炎、内翻倒睫、慢性泪囊炎等,并予以相应治疗;待治愈后方可进行手术。术前1周滴抗生素眼液,每日3次;术前1d剪睫毛冲洗泪道;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于瞳孔散大的要求较高,术前必须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术眼,充分散大瞳孔至8mm,以保证术中晶体核吸出顺利,皮质冲洗干净和人工晶体植入顺利,有利于术中的各种操作安全地进行。术前护士要反复训练患者注视显微镜灯光,保持良好的固视。因为术中眼睑痉挛,眼球转动,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要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取得良好配合。术前使用适当的镇静剂。有些老年患者患有便秘,这容易引起术后前房出血和伤口崩裂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故术前应注意润肠通便。对合并有青光眼或有眶压偏高倾向的患者,术前可以使用适当的高渗脱水剂(如20%的甘露醇术前30min快速静脉滴注)以降低眼压,减少术中发生浅前房、玻璃体脱出和驱逐性出血的可能性。术前30min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可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2.4 术中护理 手术体位取仰卧位,头、手、身体尽量固定不动,然后检查各种物品、医疗器械,保证使用中性能良好,特别在使用超声乳化时正确连接各种管道,将管道内气泡排尽,避免气泡进入前房,影响视野清晰度,延误术者操作。保证灌注瓶内有足够的灌注液,及时调整灌注瓶的高度,一般高于患者眼部65cm以上,以维持合适的前房深度,有利于手术操作,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灌注液常用平衡液500ml+1‰肾上腺素0.5ml持续灌注,目的是保护角膜内皮不受损伤,减少角膜的雾化作用及术中出血,并有效的维持术中瞳孔呈放大状态。手术中要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及精神状态,如有异常即报告术者,给予及时的处置,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2.5 术后护理 (1)术后当日嘱患者安静平卧休息,减少头部活动,避免低头弯腰,用力大小便、大力咳嗽等,嘱患者轻声说话,不要用力咳嗽或打喷嚏。(2)手术后在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的同时,更要做好医护沟通,要将观察患者的术眼情况与医生沟通,不要认为手术成功后就放松了人性化护理,如严密观察患者术眼情况,有无红肿、畏光流泪、出血、疼痛等症状,及时与医生沟通,同时做好人性化护理,引导患者在饮食上以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及易咀嚼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刺激和油腻的食物,防止消化不良和便秘,应禁烟酒,术后1d去除眼部敷料,待患者休息片刻后再检查患者的视力、伤口变化,勿摇头、勿揉眼睛以防晶体移位、眼内出血、眼压高、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如术中出现眼压高的患者,嘱其半坐位,并根据病情降压治疗。术后1周中患者头部适当清洁,但禁洗头。(3)要不断增强护患沟通技巧,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术后术眼的护理同样非常重要,如点眼药水时动作要轻,药物滴入准确,勿压迫眼球,严格无菌操作。同时需患者配合,多讲解术后自我的重要性,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温暖感。(4)并发症观察与护理: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并发症角膜水肿多见,多由角膜内皮质损伤或术后炎症反应引起。患者主诉视物模糊和异物感,轻度水肿一般用抗生素或激素眼药水局部治疗,2~3d消退,个别严重者2周以上才能消退。除角膜水肿外,常见并发症虹膜睫状体炎,多半由术中操作和患者本身条件引起,在治疗上增加激素眼药水及散瞳药物。

2.6 出院指导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出院时,仍坚持健康教育,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看电视,避免受强光刺激。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严格按医嘱要求使用眼药水,注意点药水前先清洁双手,勿揉压眼球,生活上仍食用高蛋白的软食,特别禁食硬度较强,含糖量及脂肪较高的食物。平时做一些适当运动,但不能剧烈弯腰,术后要及时复诊,直至病情稳定,定时门诊随访,视力巩固可延长复诊时间。

3 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疾病的常见病之一,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及医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得到良好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也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白内障患者多为老人,一人多病,涉及全科疾病较多,不能用专科或单一方式来护理患者,要学会全科疾病的基本知识,更要熟悉专科护理技术,做到人性化护理,提高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

[1]徐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30.

猜你喜欢
白内障视力手术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手术之后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视力测试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超声检查在外伤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对比分析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