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战略备件储备优化及管理

2010-05-04 10:45圣,陈
中国设备工程 2010年9期
关键词:参与方备件储备

张 圣,陈 宇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124)

随着电站运行年限的增长,现场关键设备逐渐老化,故障概率也将增加。这样,关键设备相关的战略备件在安全生产上的作用日益凸显。战略备件(单价超过1万美元的备件)的储备一方面采购费用巨大;另一方面,由于战略备件利用的概率相对较低,将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且长期存放过程中仍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库存管理和保养,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因此,积极推进战略备件联合库存和战略备件联合采购,联合各电站共同分担资金风险,可以极大地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

一、备件储备工作范围

1.信息化

物资编码是备件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物资编码是指通过一组数字或代码对某种物资统一性和唯一性进行的标识。统一性指的是物资属性的完整描述。正确、规范、全面的物资信息主要包括物资名称(英文名称)、规格及型号(技术参数)、计量单位、订货号(部件号)、制造商信息等。对于核电站使用的备件而言,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图号及图项号、材质、归属设备代码(位号)、专用备件分类、机组标识等。唯一性是指某编码与其所对应的物资相互关系均是唯一的,这直接关系着整个供应体系的工作效率,是评价供应管理绩效的重要指标。

2.维护保养

备件的维护保养是保障库存物资的可用性的重要手段,效率最高与成本最低的维护保养手段是提供恰当的库存条件和适宜的包装方式。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建立预防性维护大纲,加强库存备件的状态监测,对备件有效期恰当识别并及时处理,结合合适的维修窗口和外部资源对某些设备进行功能性验证以确保其可用性。

3.物项替代

适用性和市场淘汰品是物项替代的最重要的依据。适用性是设计缺陷纠正或设计改进流程,市场淘汰品是外部市场变动后需要对内部管理进行变更。两者的共性是均需得到充分的验证,在此期间的储备管理要适当和慎重。

4.分级管理

备件进行分级管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在需求分析阶段考虑的重点是安全与可用率相关的设备和系统的备件损坏几率与备用份额。在采购阶段出发点在于将资源有限的管理重心更多地投放在对电站安全和可用性很重要的备件上,以确保其符合法规及质保与技术要求。在储存环节,分级管理针对的是为不同储存要求的备件提供相适应的储存条件。

二、备件储备的规划与控制

1.备件储备规划

备件储备是核电站保障日常维修与换料大修的备件供应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核电站的不同阶段对于备件储备有着不同的需求。在投入生产初期,因为机组系统与设备不可知的缺陷较多或者运行经验欠缺,发生紧急抢修的概率较高,对于备件的需求量大且要求采购响应快速有效。从确保生产的角度出发,这时的备件储备增长往往很快且比较盲目。在机组运行稳定期,由于故障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重复性,备件需求有规律可循,备件消耗稳定。在机组运行到一定阶段后,淘汰品管理方案将对备件的储备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不同时期,需要制订不同的备件需求规划,针对易出现的问题应及早考虑对策。在生产初期,应及早考虑建立备件数据库标准,着眼于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的收集,对战略备件的采购应慎重,需要从整体利益出发考虑战略备件需求。在机组运行稳定期,应着眼于维修工单对物料需求的准确度,评价备件更换后维修可用性及对备件储备的影响,建立可预测的消耗备件的库存控制,加强机组状态监测,防止过度维修。

2.储备定额的制定

建立储备定额,首先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维修需求,据维修周期和需求量提出,按备件需求发生的频度确定是否需要建立储备定额;其次可依据采购部门的市场反馈,评估需求合理性并结合电站的采购预算进行调整;最后还要根据出库频度和使用反馈进行优化与调整。经常储备哪种备件取决于备件的使用寿命,储备数量则取决于备件的消耗量、企业的维修能力及备件的供应周期,一般可采用存储理论求得备件的经济订货批量。

对于确定性存储,其前提是年需求量为确定的常数,月消耗量也较为均匀:(1) 备件货源充足且不允许缺货,库存用完后将立即获得补充。(2)备件货源紧张而不允许缺货,必须建立安全储存量。(3)备件货源紧张但允许缺货,无需建立安全储存量。

三、战略备件消耗定额及库存策略的确定

战略备件消耗定额是一定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值或单位产量合理消耗备件的数量标准,如万元产值备件资金(或重量)。所谓一定条件是指影响消耗定额的各种因素,如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生产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及备件质量等。一般可通过经验估算法、统计分析法及实测法估算备件的消耗定额。在战略备件的清单确定以后,应确定每个物项的库存策略:

(1)库存确定应有必要的认证评估报告。

(2)库存要考虑到设备运行、维修、监督状况,预见未来可能需要更换的设备或部件。

(3) 研究外部支持机构(如EDF/UTO) 的战略备件信息,甄别出可以共享的备件清单。

战略备件的库存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维护过程,要结合现场实际和内外部的反馈不断调整。合同部门应提供必要的市场变化信息,以及时调整库存。战略备件的库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电站使用期内乃至延伸运行期内对某物项的所有可能的更换需求。

(2)尽量寻求和外部机构的备件共享,减轻现场库存压力。

(3) 考虑制造厂家可能的设备改型以及经营状况,应通过合同部门及时反馈,并适时调整战略备件的库存。

四、战略备件的库存管理创新模式——备件共享及联合采购

1.备件共享及联合采购

共享库存管理是建立在同行业备件用户一体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备件共存、共享的库存管理模式,由各方同时自愿参与,共同制定库存控制计划.该库存管理模式有以下两种。

(1)用户间库存共享。

采用库存共享形式,不需设实体的共享库存,用于共享的备件分别存放在各参与方的仓库里,所有权归各参与方。参与方共同制定备件共享的范围和方式,当一方需要他方仓库里的共享备件时,可借用或购买。参与方可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将各个参与者愿意共享的备件库存通过该系统连接起来,每个参与者可通过该系统查看其他企业的库存,寻找急用的备件,也可采用电话等联系方式,保证库存信息的共享性。

(2)战略备件联合采购。

各参与方可以共同出资采购战略备件,建立实体联合库存,制订共同的库存管理策略,备件的所有权归全体参与者。联合采购的备件使用需得到参与方的一致同意,并遵循“用者自付”原则,独立承担新备件的采购,恢复安全库存。为了保障联合采购顺利实施,各参与方需设立一专门管理机构,制订联合采购和利益分配规则,对联合采购的实施、备件保养及使用实行统一管理,联合采购必须使各参与方获利机会均等。

2.实施策略

包括建立共享协议、备件联合采购协议、战略备件库存共享信息系统和配套物流系统。

3.备件共享实施流程(见图1)

五、总结

积极推进战略备件联合库存和联合采购,联合各电站共同分担资金风险,可以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1]朱一飞.通信装备备件储供管理研究 [D].西安交通大学2000:52-56.

[2]INPO AP2913,EquipmentReliability Process Description[S].Atlanta:INPO,2001.

[3]IAEATechnicalReportsSeriesNo.338,MethodologyfortheManagementofAgeingofNuclearPowerPlantComponentsImportanttoSafety[RJ].Vienna:IAEA,1992.

[4]高立刚,王宗军,戴忠华.大亚湾核电站设备管理体系创新[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

猜你喜欢
参与方备件储备
基于秘密分享的高效隐私保护四方机器学习方案
中材机电备件有限公司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基于SNA视角的PPP项目参与方行为风险研究
基于元动作故障树重要度计算的备件预测
基于HANA的工单备件采购联合报表的研究与实现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绿色农房建设伙伴关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