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药物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对比观察

2010-08-15 00:51韩宇峰殷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21期
关键词:斯汀组胺变应性

韩宇峰 殷辉

随着全球暖化、空气污染、室内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率逐年增高,常与哮喘和结膜炎等相关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患者工作或学习成绩下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1]。近年来,随着对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因子对过敏性炎症的调节作用也逐渐被认识。我科近2年来应用两种药物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64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经临床诊断符合2004年变应性鼻炎兰州会议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基础治疗组,治疗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8~50岁,平均(35.5±13.3)岁,病程均为6~24个月,平均(14.6±8.5)个月。对照组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9~49岁,平均(34.5±12.6)岁,病程均为6`24个月,平均(15.5±7.5)个月,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每次每侧鼻孔1喷布地奈德喷雾剂(每喷64ug),1次/d。对照组采用盐酸司他斯汀治疗:盐酸司他斯汀片(1片)口服,1次/d。两组疗程都为14 d。医生于试验期间随访观察。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1997年海口疗效判定标准,按显效、有效、无效三级进行评定[2]。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32名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32名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由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当机体接触了过敏原以后,过敏原使机体释放组织胺,组织胺是可以引起一系列过敏症状的最主要物质。当过敏者与过敏物质接触后,体内会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IgE形成后就吸附在嗜碱性细胞表面,使机体致敏。当再次接触同一过敏物质后,该物质和IgE结合,激活了嗜碱性细胞内的酶,释放出组胺、慢反应物质等介质,作用于某些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包括幼婴时期,大多数患者于20岁前出现,是一个常见病,国内外文献报道,多达10%的儿童和20%的少年罹患常年性鼻炎,其中大多为变态反应性。约75%的哮喘儿童也有本病,由于鼻堵患者不得不用口呼吸,因此从口腔直接吸入的变应原较多,从而使哮喘加重。变应性鼻炎在发病上没有性别差异。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变应原的暴露有关。当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就会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而并发如额骨骨髓炎、眶骨壁骨炎及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球后视神经炎、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多种危重急症[3]。

特异性免疫治疗亦称脱敏治疗 ,对花粉、尘螨诱发的间歇性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比较肯定,总有效率可达80%以上。特异性免疫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过敏性鼻炎,但能显著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预防哮喘病的发生,可改善过敏性疾病的预后。布地奈德是一种强效局部用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控制鼻腔局部的变态反应:影响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少参与免疫的淋巴细胞数目,控制鼻腔的迟发性变态反应。盐酸司他斯汀作为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不但能抑制各种过敏性致炎化学介质的释放,而且研究表明该药抗组胺作用强而镇静作用及对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很小,起效快,而且无心脏副作用,安全范围广,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重点药物之一。本文通过临床治疗证明,两种药物治疗方法疗效都比较显著,都能通过改善患者过敏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而抵抗过敏原,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李耸岩,韩学利,孙娟.复方苍夷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东中医杂志,2009,28(1):751.

[2]张胜.辅舒良与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9):77-78.

[3]胡士高,王辉,孙备.盐酸司他斯汀抗组胺作用的药效学研究.安徽医药,2005,9(6):417-419.

猜你喜欢
斯汀组胺变应性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枪口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凯帕斯汀《变奏曲》的特点及启发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贾斯洒的导盲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