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减少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2010-08-15 00:51师玉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9期
关键词:分离机机采枸橼酸

师玉红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机采血小板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对血小板的用量也日益增加。但由于机采血小板采集的时间较长,特别是采集双个治疗量时,循环血量多,时间更长,故偶有献血反应发生。如何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同时又保证了机采血小板的质量,使血小板顺利采集,减少机采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认为做好对每位献血者实施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

1.1 我站 2007年 1月 ~12月无偿机采血小板为 932人1565个治疗量,其中单个治疗量为 278例,双个治疗量为654例。献血反应 7例,献血反应率为 0.7%,发生在双个治疗量,均为轻微不良反应,其中心理因素紧张反应 2例,针头刺穿血管 3例 ,枸橼酸钠反应 2例。

1.2 献血者选择 按 G B 18467-200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选择满足条件的献血者,采前检测外周静脉血 P L t≥150×10%(单治疗量)或≥200×10%(双治疗量)H c t≥0.36,一周内未服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阿司匹林类药物等)。

1.3 机器 T r i m aA c e e l全自动血液分离机,Mc s+血小板采集仪及一次性配套耗材。

P o c h-80多项自动血球记数仪,抗凝剂:A C D-A山东威高集团离分子制品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根据献血者的检验数据输入机器内,设定程序参数,预采血小板产品单治疗量≥2.5×10容积为 250 m l,双治疗量≥容积总为 500 m l,抗凝剂A C D-A与全血采集速度为 1:11,严格执行机采血小板操作规程。

2.2 心理护理干预 在发生心理因素紧张反应的 2例献血者中,均为初次献机采志愿者。

他们都有献全血的经历,但都是第一次捐献机采成分血,他们对血细胞分离机的性能不了解,会产生恐惧紧张的心情,很多次会问“这些管路都是一次性的吗?”“献全血和献机采有什么不一样呀?“机采是指采什么呀?”等等……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机采工作人员能够主动采取诚恳的态度,亲切随和的语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像熟人和朋友一样,介绍血小板采集的过程,对献血者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解除其思想顾虑稳定情绪。

通过现场观看,通过机采工作人员主动的有效地心理护理干预,能使他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确保机采血小板的顺利采集。

2.3 采前准备护理干预 “人性化”护理:仔细询问献血者的饮食、睡眠、休息情况以及有无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未吃饭,我站为献血者准备有牛奶、饼干、糖水、饮料等,避免空腹采集。在休息区有电视、沙发、杂志报纸让献血者有一个温馨舒适的等候环境。

在采集前再次检测静脉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血红蛋白、A L T等,将信息输入血细胞分离机并综合献血者的身高体重,献血经历,决定采集量。查看献血者的双上肢静脉,因为采集血小板的质量与全血流速有很大关系,一般全血流速在每分钟 80 m l,故挑选饱满,充盈、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做穿刺用,如衣服袖口不易过紧,最好脱去外衣,适时为献血者保暖。

2.4 采集过程中护理

2.4.1 “一针率” 精湛的技术使献血者放心。机采人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严格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无菌技术,采血时选好合适的静脉,手法要轻、准、稳,避免穿透血管引起淤血,保证“一针率”,穿刺成功后,放出开始部分约 10ml全血,到留样袋中,避免细菌污染。

2.4.2 预防穿刺部位血肿 3例献血者造成了穿刺部位血肿,都是由于想改变体位或握手不力在采集的中途针头刺破血管而形成的血肿。

机采血小板一般需要60~120 m i n,在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献血者由于长时间平躺成固定体位后,会不自觉的翻身或扭动四肢,极易造成穿刺部位针头刺破血管形成血肿,因此,机采人员应特别注意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及时询问,通过适当的交谈使献血者心理放松;同时我站还在每位献血者的床头配置了电视机顶盒,可以帮助献血者挑选放映电视节目,不使其入睡。

由于每台血细胞分离机的工作原理不一样,有的机器需要在袖带加压时配合握手。所以,机采工作人员可以示范给献血者怎样做,并及时关心献血者的感受,发现需要变动体位时,亲自托住献血者的胳膊帮助其改变为舒适的姿势,并告知针头穿破的后果,提高献血者的主动配合意识,细心营造良好的献血氛围,有预见性针对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采取预防措施。

2.4.3 预防枸橼酸盐反应 在 2例枸橼酸纳反应均为轻度反应。症状有口唇麻木、呼吸加快、恶心呕吐等。常表现在回输过程中。查找原因考虑:此 2例均为女性,体重较轻为51 k g左右。女性献血者是由于生理原因。体内的钙离子水平较低,加之体重较轻,循环血量较少;如果采集 2个治疗量,需要处理的循环血量抗凝剂进入人体的多,回输速度在单位时间内进入体内的枸橼酸盐量过大,来不及进肝脏代谢,使血液中剩余的枸橼酸盐结合体内游离钙而导致献血者的钙离子快速降低,当血钙降至正常值以下时,就会发生枸橼酸纳反应。

机采工作人员在采集前常规给每位机采献血者口服 10 ml葡萄糖酸钙,对未吃饭的献血者告知应避免空腹上机,站内备有饼干、牛奶、饮品等,对体重较轻的献血者同时要求饮用牛奶 250 m l。通过观察献血者的表现,询问情况,表现为口唇麻木者立即再次给予口服 10毫升葡萄糖酸钙,并且降低回输速度,一般症状就会缓解,严重者停止回输,静推 10%葡萄糖酸钙,同时给献血者解释引起此症状的原理,消除其恐惧心理,经对症处理后,均在 5~10 m i n症状缓解至消失。

2.4.4 预防诱发反应 献血者由于体质因素,如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体重略轻,年龄偏小,采集时间过长等身体不能处于最佳状态,疲惫或个体的原因使献血者机体的耐受力降低,产生生理应激反应,常见症状为头晕、出汗、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等迷失现象,使机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机采人员应立即给予口服温糖水,嘱咐做深呼吸,采取平卧屈曲位,降低血流速度,一般为一过性的,很快会恢复,天反应后在提升至正常速度。

2.5 采后护理干预 预防采后针眼淤血,采血针头较粗,拔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沿静脉走向用食指、中指迅速按压穿刺点,不要屈肘止血,甚至出现大面积皮下淤血局部疼痛现象,更好的保护献血者的安全。嘱咐献血者数日内不要从事手臂的剧烈活动,多喝水。

3 结果

通过机采血小板采集前、中、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人员对有可能发生的上述献血反应,熟悉掌握发生的原因种类,先兆症状,临床表现,加以正确观察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顺利采集的目的,在保证献血者安全的同时,保证采集血小板的质量。

通过我站机采工作人员为献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使近一年来的机采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减少。在我站 2007年 1月~12月机采共 932人次中仅有 0.7%的献血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也受到了广大机采献血者的信任和好评。

4 讨论

4.1 提供人性化服务 减少机采不良反应的关键就是预防。为献血者着想,根据献血者的文化程度和认识层次各不相同,以通俗易懂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相关血液知识和机采血小板采集的原理,耐心细致的回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创造舒适温馨的采血环境,使献血者提高认知能力,在良好轻松的状态下配合采集工作,心情愉悦的完成采集血小板。所以,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和保证机采血小板的采集质量是很重要的,

4.2 严格筛选献血者 从献血者健康角度来看,血小板计数越高,采集相同量的血小板需处理的全血循环量就越少,循环次数,机采时间都越少,反应发生率也随之降低,对献血者越安全。所以,在采集前要严格筛选献血者,对于体重过轻,年龄偏大,有晕针史,疲劳、空腹等情况下,不易捐献;而采集双份治疗量时,更要严格筛选,献血者的血小板计数 p l t>250/L,Hc t>0.36,体重 >60 k g,才能更好地保证献血者的健康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4.3 采集过程密切观察 采集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献血护理。不仅要观察血细胞分离机的各项指标记录,密切观察抗凝剂的滴速及用量,还要时常询问献血者的感受,及早发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各种先兆症状,密切观察献血者的静脉穿刺处及全身情况,遇有反应及时处理,确保献血者的安全和采集血小板的质量。

4.4 献血后的护理健康教育 进行献血后的护理知识宣传教育,献血后不要剧烈活动不要重体力劳动,采血手臂 24 h内不要负重,针眼处 24h不要湿,半小时内不要吸烟,并告知献血者,当天注意休息,多饮水,多吃蔬菜瓜果,避免暴饮暴食,充分休息等。通过一次的献机采经历,使献血者言传身教,带动周围的人成为献血者,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低危的机采献血者。

猜你喜欢
分离机机采枸橼酸
专利名称:造纸固废洗料系统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碟式分离机传动结构发展
枸橼酸抗凝在重症患者连续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进展
用三种血细胞分离机为献血者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混入量的对比
低枸橼酸尿症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手摘棉和机采棉加工的质量与成本分析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