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消防现代警务机制思考

2010-08-15 00:47付丽秋郭其云于宝刚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消防工作警务部队

●付丽秋,罗 灿,郭其云,于宝刚

(1.武警学院 科研部,河北 廊坊 065000;2.湖南省消防总队,湖南 长沙 410205)

近年来,公安消防部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自觉地把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融入公安工作的全局之中,坚持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但是,随着消防部队任务、职能的拓展,当前消防警务机制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急需我们在创新改革现代消防警务机制建设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建立以消防工作社会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手段,整合社会资源,挖掘内部潜力,发挥合力效能,打造灾害事故社会防控体系。

一、当前消防警务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灾害频发,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增多,火灾隐患源成倍增加。社会救援力量分散,现行救援体制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信息不畅、队伍建设不平衡等弊端突显出来。公安消防部队警力、装备、训练以及处置能力尚不适应任务、形势的要求,整体救援能力明显偏弱。

一是消防部队职能拓展,任务繁重,救援力量明显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突发事件急剧增加,消防部队已不再以灭火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2]:“公安消防部队除完成本法规定的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它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据统计,2006年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 49.8万起,其中火灾扑救 20.9万起,占出警总数的 42%[3]。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目前我国共有公安现役消防人员 16万余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一点二,远低于很多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消防力量增长速度与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严重不相适应。

二是经费保障不到位,设施落后,救援效果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类复杂性、灾难性救援事故与日俱增,作为社会抢险救援的重要力量之一,消防部队必须具有较高的协同配合和救援作战能力。但由于经费保障不到位、装备设施落后、工作不能完全协同等原因,不能够针对辖区可能出现的各类灾害事故特点,有计划、系统地启动社会应急救援机制,抢险救援能力提高受到限制。虽然近几年加大了经费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落后,加之救援对象越来越复杂,作战难度越来越大,对车辆装备的技术含量要求不断提高等原因,我国目前消防实力无法满足现代抢险救援的实际需要。

三是社会“大消防”意识尚未建立,勤务实战效果有待提高。各类非传统消防安全事故需要消防部队处置,而处置此类事故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及保障,仅靠消防部门难以实现。由于社会联动机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消防”意识尚未建立起来,勤务实战训练还没有拉动社会救援演练,不能够针对辖区可能出现的各类灾害事故特点,有计划、系统地启动社会应急救援机制,抢险救援能力提高受到限制,无法适应现代应急救援的需要[4]。

四是警务信息化机制还不够健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复杂性增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加大。但目前我国消防警务信息化工作机制尚未形成,信息资源的采集、使用、维护、共享还不够规范,信息交流与业务交流的有机结合还存在一定距离,服务现代消防警务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5]。

二、关于消防现代警务机制构成及其运行模式的思考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消防警务机制建设所面临的特殊形势。消防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积极构建管理科学化、政府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全民消防素质普遍提高、消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的新格局。

(一)整合资源,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建立消防总体工作思路,整合警力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组织模式,架构有效的火灾防控运转机制,完善社会化管理体系,着力解决消防工作中的薄弱问题,坚决遏制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发展。

(二)加强部门协调,建立社会联动机制

社会救援联动体系就是要调动和整合社会各类救援力量和资源,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公安、安监、卫生、民政、地震、环保、矿山救护、防汛抗旱、供水、供电、供气和电信事故等其他应急救援力量参加的社会灭火救援联动机制,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战时协同。要强化政府的领导责任,发挥组织管理作用,建立健全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促进社会联动机制的建立,通过不断实施联动演练,提高消防部队整体救援能力。

(三)建立稳定的经费增长机制,提高部队救援水平

建立健全消防业务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加强和规范消防业务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消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继续加大经费投入。积极调研测算年度训练经费、车辆装备维护保养经费、模拟训练设施使用损耗等经费,编制要符合部队实际,在确保部队训练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基础上,加大对训练基地经费投入,增加模拟训练设施,配套训练器材,提高使用效率,建立科学的战勤保障体系,提升消防工作的技术含量和现代化水平。

2.加强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在经费投入增加的同时,还要把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发挥其最大效益。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消防工作现状,提出科学合理的经费需求和消防工作发展规划,实现本地区消防工作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3.加强实战演练,提高救援效果。整合社会救援力量资源,建立平时多联系、战时能协同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加强贴近实战的体能、技能、心理行为及“六熟悉”训练,提高消防部队应急处置能力。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行业的支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灾害、地铁火灾事故、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建筑倒塌等特殊灾害事故处置的训练,提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实战能力。

4.加强信息化建设,夯实现代消防警务机制基础。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任务所迫。要坚持警务体制机制改革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坚持信息采集和业务管理紧密结合。一是加强应急救援全程信息化建设,提高救援队伍的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实现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全程掌控。一旦发生重大灾情,能够迅速启动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火场图像传输、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等系统,救援部队能够通过电子预案数据库,快速制订灾害处置方案。二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要将消防工作中各个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促进警务机制改革,夯实基层基础工作,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要。三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信息采集的全、快、准,确保数据质量,注重实战应用,充分挖掘信息化的巨大潜力。

三、结束语

消防警务机制建设是一项社会化工作,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把消防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因此,必须树立社会“大消防”观念,构建消防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应急救援社会联动体系,确保战时协同配合最优化,提高救援作战指挥能力。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Z].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Z].2009.

[3]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年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4]汪浩.关于消防部队开展勤务实战化建设的探讨[EB/OL].http://www.gzxf119.gov.cn/Pages/News/2008-04-27/1449.htm.

[5]王路之.建立消防现代警务机制的实践与思考[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8-04-16(3).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警务部队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重视消防
老部队
环球警务专访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
浅析如何筑牢农村消防工作防火墙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