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010-08-15 00:51刘琳琳周泓旭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9期
关键词: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压力主观

刘琳琳,周泓旭

(1.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2.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1)

现代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刘琳琳1,周泓旭2

(1.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2.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1)

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

压力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当人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判断,认为它超过自身应对能力和应对资源时,就会威胁其身心平衡。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护理人员直接面对的是生理或心理不健康的弱势群体,责任的重大、生命的脆弱、社会的不重视、待遇的不公平,都会给从业人员身心带来很大压力。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患者法律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员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其所承受的压力甚至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中国护理协会曾经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亚健康检出率为91.93%。报告称护理人员将比普通人提前大约5~7年进入亚健康状态[1]。国外研究表明,过高的压力不仅会影响护理人员的身体、行为,对工作的满意度、出勤率、流失率,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心理健康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追求幸福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的权利和希冀。我国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如何?心理是否健康?主观幸福感怎样?这些问题日益被心理学界和医疗界所关注。笔者以中国医科大学4所附属医院各科室随机抽取的38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学研究方法探讨现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及其相关因素,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了解护理人员对其自身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力求为提高我国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盛京医院、附属第四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各科室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410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87份,有效回收率为94.39%。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7岁。已婚232人,占59.95%;未婚155人,占40.05%。专科学历121人,占31.27%;本科学历210人,占54.26%;硕士研究生56人,占14.47%。

1.2 研究工具

(1)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CC)简本。该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包括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家庭氛围体验l0个维度。大量测试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共有10道题,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进行测量,一致性系数在(0.86±0.94)之间,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3)压力量表从身体因素、生活因素、工作因素、自身因素、学业因素5方面进行考察,共有55个项目,在量表设计过程中,55个压力源事件随机排放,这些压力源对每个人来讲感受轻重均有很大差异。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和分半信度在0.8左右,说明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4)测试程序。对被试者进行上述量表和一般情况(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学历、收入等)调查,要求被试者按照指导语进行回答。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心理压力、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评定结果

(1)心理压力和主观幸福感评定结果。选择民族、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人口统计变量对中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考察,均无显著性差异。

(2)社会支持评定结果。选择同样变量考察该范围内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度,发现社会支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护理人员的婚姻状况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2个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已婚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度在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高于未婚护理人员;收入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2个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高收入护理人员在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低收入护理人员。

2.2 心理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心理压力的t检验(t=-l4.913,P<0.05)表明,中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很大。护理人员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这与医疗行业的职业特征密切相关。主观幸福感总体得分偏低,相关系数R=-0.503,且心理压力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P<0.05)。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主观幸福感不断降低。

3 讨论

3.1 中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偏大

从研究结果来看,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总体偏高(t=-l4.913,P<0.05),这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由此可见,职业特征与自身因素是护理人员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其一,护理工作的平凡、琐碎、繁重,护理人员的缺编,事业竞争带来的紧迫感,重医轻护现象的存在,使得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使护理人员产生心理压力。其二,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及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的转变,一旦发生护患冲突,护理人员必须保持冷静以解决问题,常会导致护理人员心力交瘁。其三,由于多数护理人员未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知识缺乏,在工作、生活中受挫,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造成护患冲突,人际关系出现障碍。其四,随着专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否则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胜任护理工作。为应对频繁的业务考核、职务晋升等,他们还必须努力学习管理、计算机知识等,极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3]。再加上护理管理者的不正确管理方法也会成为护理人员的应激源,从而产生巨大心理压力。

3.2 主观幸福感偏低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护理人员还是比较认可这一职业。他们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能在心理上体验到较强的职业成就感和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已婚与未婚护理人员在社会支持及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2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已婚护理人员在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高于未婚护理人员。个体的社会支持主要源自家庭和社会,已婚护理人员面对多方压力和职业竞争时,能够获得源自家庭和社会2方面的支持,而未婚护理人员则不然。收入在社会支持及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2个维度上差异显著,这意味着尽管护理人员工作高压力、高负荷,但如果收入合理护理人员还是认可的。

3.3 心理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负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呈负相关,主观幸福感越高,心理压力越小;反之亦然。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虽然护理人员能够获得相对较多的社会支持,但这些支持并不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给主观幸福感带来的冲击。各种心理压力造成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身心疲惫,缺乏理解和尊重,感到事业无发展前途,遇到挫折承受能力差,职业满意度低,再择业倾向大等职业心理问题。因此,主观幸福感在护理人员中偏低的现象是合乎常理的。

[1]徐甜,刘惠香.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整[J].中原医刊,2005,32(1):51.

[2]孙晓颖.国内外护士职业压力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6.

[3]程海燕.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93.

R192

B

1671-1246(2010)19-0122-02

猜你喜欢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压力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更 正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医学美术作品欣赏:中国医科大学教师作品展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通过图片看内心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东北地区第二届免疫学学术大会成功举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 第39卷 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