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山学院“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2010-08-15 00:53左立竞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文山州文山五位一体

左立竞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文山学院是在 1977年开办文山师专班、1984年成立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经过 30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于 2009年 4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目前,正处在从专科向本科过渡的重要时期。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的特点培养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型人才,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文山学院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东南部,位于中越边境上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文山州从 20世纪 5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末期,一直处在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和防御作战的支前参战之中,严重地影响了自治州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的步伐。尽管从 1993年开始实施战后恢复重建,迈开改革开放步伐以来,全州人民大力发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和“科学发展、开放和谐、穷则思变、后来居上”的文山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艰苦创业、苦干实干,每年的各项经济指标都高于全省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显著变化,初步实现了“追赶式”、“跨越式”发展目标。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财政困难,贫困面大,至今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文山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最近,中共文山州委七届六次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快自治州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的新高地,增投入、扩总量,创特色、促转型,突出打牢基础、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四个重点,继续实施 ‘六大战略’,加快 ‘四大基地’建设和通道经济发展步伐,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保持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1]。

文山学院承担着为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引领先进文化和弘扬传统文化等重要任务,要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培养出大批地方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合格人才。从总体上讲,就是要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文山州委州政府确立的发展战略及要求,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建设通往泛珠三角和东盟国际大通道和开放的桥头堡的战略机遇,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创新完善发展思路;通过不断深化州情认识,结合文山实际,积极实施农业立州、工业强州、城镇富州、开放活州、科教兴州、和谐稳州“六大战略”;加快大通道经济发展步伐,立足边疆、民族、山区、欠发达地区的文山州情实际,建设生物资源开发、新型冶金化工、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基地”,积极构建集地域、边疆、民族、师范、高职“五位一体”的地方高等教育办学新格局和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文山学院培养的新型人才要适应文山发展“通道经济”的需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邻广西百色市,西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接曲靖市,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文山州是云南通往广西广东两省的“滇桂走廊”,也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通道之一,具有通边达海的区位优势,是云南省离出海口最近的地方。

跨入 21世纪以来,文山州在交通基础设施上的空前投入,使这个曾经偏远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南昆高速公路砚平、平锁、罗富三段已建成通车,云南进入“两广”的高速公路——衡昆高速罗村口至锁龙寺段全线贯通,拥有“三纵三横”公路网,文山已经成为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长的州市;南昆铁路扩能改造新线路规划将经过文山境内 4个县,即将开始动工,百色经文山至蒙自的铁路也已进入前期研究,文山将成为云南东向钢铁动脉上的重要节点;珠江第一港,云南通往“两广”的唯一水运港口——千吨级富宁港一期工程已经启动,云南通向沿海和越南的最便捷黄金水道,将从富宁启航;文山普者黑机场通航,结束了文山没有航空运输的历史,文山秀美的群山,离外面的世界不再遥远。在祖国西南边陲,一条通边、入海、出省,对接东盟、泛珠合作区、北部湾经济区,集国际国内、陆路水路航空为一体,“海陆空”交织延展的立体交通大通道正在形成。文山在云南省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已经从地图上的“区位优势”转变成了通边达海的 “通道优势”。[2]目前,文山已担当起云南“通道经济”的“先行者”的角色。把“通道经济”作为全州实现加速发展的突破口,面朝大海,东向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和优势产业,以此来提高通道经济的外向度,推动通边达海大通道由交通走廊向经济走廊转型。文山州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一是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别是名贵中药材三七,以质量优、药用大闻名中外;二是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种有金、银、铝、锰、锑、锌、铁等 7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 45种,其中有 7种矿产储量居云南省第一位;三是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州水资源总量 17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2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 134万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120余万千瓦;四是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国家AAAA级风景区丘北普者黑,碧水青山、峰峦叠嶂,美不胜收。省级名胜风景区广南八宝素有“高原桂林”之美称,广南坝美则被誉为 21世纪的“世外桃源”。此外,文山老君山、麻栗坡老山、富宁驮娘峡等一批高原亚热带原始森林景区,风光旖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再加上古人类遗址、古岩画等交相辉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为此,文山州委、州政府提出要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 “通道经济”、“旅游经济”,实现文山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因此,文山学院培养的新型人才应具有“通边达海”的宽阔胸怀和开放意识,以及满足发展 “通道经济”、“旅游经济”需要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

二是文山学院培养的新型人才要适应边疆稳定、对外交流的需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但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人才的激烈竞争,也给我国特别是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文山州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的国境线长 438公里,有国家级口岸——天保口岸,还有若干个省级口岸和边民互市点等边境通道。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中越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双方在经济、贸易、文化、科技、教育等众多方面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为了加强边境地区的建设,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提高中越交流的档次,维护稳定安全的中越边境地区的良好环境,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对外贸易,需要大量既懂越语又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本地少数民族中的优秀人才。因此,文山学院培养的新型人才应该具有满足边疆稳定、促进边境发展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三是文山学院培养的新型人才要体现地方民族的特色。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居住着壮、苗、瑶、彝、回、傣等 10个世居少数民族,特别是 100多万的壮族、40多万的苗族构成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主体民族。文山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早在公元5万年前,文山就生活着旧时器时代的晚期智人。公元前 111年,汉武帝便将文山纳入中国版图。文山各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壮族 “铜鼓舞”、“手巾舞”,苗族“芦笙舞”、彝族 “弦子舞”以及壮锦苗绣、马关阿峨新寨壮族版画、富宁坡芽歌书等已走出文山,走出国门,为文山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靓丽的色彩,为来自远方的客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造就了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不畏艰难、为人诚实、生活简朴、宽容开朗、热情好客的优良民族品格。因此,文山学院培养的新型人才在其知识结构上,既要体现国家对现代人才的要求,也应该继承和弘扬本土民族的优良品格,丰富和发展边疆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与内地不同的民族风彩和特色。

四是文山学院培养的新型人才要满足地方基础教育的需要。文山学院是文山州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又是在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组建的学校。在师范教育中,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办学经验,承担着为全州、全省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任务。由于种种原因,文山教育整体水平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全州 8县已经基本完成了“普九”的任务,但是都只是低层次意义上的普及,各县各校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更是任务艰巨。据文山州教育局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全州大约缺各级各类教师 6000人左右,如果按照专科毕业生可以视为初中学历合格教师,全州初中教师合格率达到 95.63%,但如果按照本科毕业生才算合格教师则仅有 32.9%,而小学师资中的专科生不多,本科生就更少。这就说明全州师资队伍不仅质量不高,连数量也不够,还需要大量培养和引进。要全面实施文山州委提出的科教兴州战略,打牢基础教育,巩固“普九”成果,逐步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文山学院具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文山学院培养的新型人才应该是既有教师资质又有职业资质的“双料”人才。

五是文山学院培养的新型人才应满足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职业要求。文山要在短时间内缩小与内地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经济社会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是既要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现代思维、现代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又要培养大量的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初、中级专门人才和劳动者。据文山州人才统计资料介绍,全州人才资源的学历结构、地域分布、民族分布、行业分布等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着文山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在文山普遍缺乏人才的情况下,最缺的又是理、工、农、林、医等类别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而这些大量的人才因文山的州情又很难从外地大量引进,只能立足于自己培养。因此,文山学院培养的新型人才应该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级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总之,文山学院已经站在了一个发展的新起点,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合格本科院校的目标,科学规划、标准建设、规范管理、提高质效,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经过 5年左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文山,面向云南,辐射全国和东南亚,以师范教育为基础,体现集地域、边疆、民族、师范和高职“五位一体”特色,为地方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高素质适用型人才的国门大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文山学院的新跨越。

[1] 李培.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努力开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在中共文山州委七届六次全会上的报告[Z].2009-12-29.

[2] 罗杰,张莹,刘流,张登海.聚焦文山通道经济:面朝大海东向发展[EB/OL].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1/27/content-15032901.htm,2008-11-27.

猜你喜欢
文山州文山五位一体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文山肉丁
文天祥与文山肉丁
山歌唱文山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
文山州扎实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文山州“利剑”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