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中临摹教学方法探析

2010-08-15 00:49
关键词:心像师承技法

姚 菁

(安庆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安徽安庆246001)

美术教育中临摹教学方法探析

姚 菁

(安庆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安徽安庆246001)

临摹是美术教育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如何有效利用临摹教学手段,找寻临摹在美术教育中的合理切入点,延展美术教育的内在空间,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临摹;美术教育;师承关系;重构

一、技术与传承

临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熟悉基础技法的途径。随着技法的完善与深入,创作者对于临摹的要求必然会随之提升,所以历代也流传下来不少绘画粉本,供后人进行摹写。影响较大的要属沈心友编撰的《芥子园画传》,在技法的分解与绘画流派方面,都有较为系统的介绍,很适合学生的临摹学习。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再师法自然,把临摹、观察、记忆与写生相结合,塑造千变万化的世界。

临摹是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美术教育比较注重师承关系。南北朝的《画品》、南宋的《画继》、元代的《画鉴》和清代的《国朝画征录》,都十分重视师承关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二“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中指出:“至如晋明帝师于王廙,卫协师于曹不兴,顾恺之、张墨、荀勗师于卫协,史道硕、王微师于荀勗,……各有师资,递相仿效,或自开户牖,或未及门墙,或青出于蓝,或冰寒于水……”中国传统美术中的这种师承关系,到明末清初发展为董其昌具有代表性的“南北宗”学说。他将唐至元代的绘画发展,按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这两个流派由于其传承的技法与绘画气质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不仅中国美术教育中蕴含有师承关系,西方美术同样具有继承性历史脉络。古罗马、古希腊文明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传承与发扬,从而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对于“完善的人”的塑造以及对艺术的永恒冥想,建立人文主义、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并行的古典文化复兴,在它们的影响下,后世的西方艺术出现很多现实主义流派、古典主义流派。师承关系是历史脉络的自然显现,循着这种师承关系,我们可以临摹不同时期的大师作品,感受时代变迁与历史的演变,体悟作品背后的那份历史感。

二、自然与创造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美术已脱离纯粹的记事功能,而是通过手的涂抹能力,阐述生命本身的律动,记录人的生命理想与希望,描述人脑的想象,是人类对境界的渴望。

我们在临摹过程中,必然会借鉴先人作品,结合自然来创造物象。董其昌强调以古人为师,但反对单纯机械地模拟蹈袭。随着阅历的增加、思想的成熟,他主张在继承前人技法时有选择地取舍,融入自己的创意。他认为,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创意,古人的精神也难以表达,故应以自己独创的形式再现古人的“风神”。凭借自己对古人书画技法得失的深刻体会,他摄取众家之法,按己意运笔挥洒,融合变化,达到了自成家法的化境。随着现代文明的出现,人类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人类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师法自然,即自然界的千变万化都可以带给创作者无限的创造力。一切造型、色彩、结构等生理层面的元素,都可以作为美术创作的依附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正如阿恩海姆所说:“用任何媒介塑造形象都需要创造性与想象力。每换一种新的媒介,就必须产生新的创造。”[1]

师法自然,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创作者在自然中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人站立于天地之间的生命存在。人类生命的存在具有很多生理上的局限,视觉上我们只能在可见光的情况下观看,听觉上我们只能聆听有限分贝下的声音,我们的生存面临饥饿、寒冷等种种因素的考验。人类外在的存在具有如此多的枷锁,只有心灵的力量才是我们与自然抗衡的源泉。诗人、艺术家把对生存的希望折射到对光的记忆、描述、再现,是对内在心像的一种重新塑造,也是对人类永恒生命理想的追溯。

因而在临摹时,我们更要体会大师们在作品中对人类精神和理想的追问与表达。人类具有向前的希望和向上的品质要求,人的气节和精神支撑着前行的信念,靠自身的意志去战斗,去创造。我们在临摹自然的基础上,要运用强大的内在心像,建立一个永恒的生命理想。

三、重构与理想

在临摹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前辈的作品提出质疑。他们为什么那样处理画面?为什么用那样的技法表现物象?只有探究到其内在的深层原因,我们才能从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最具穿透力的是精神的引领作用。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人类就已经孕育了自己的伟大文明——“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这些地方虽相距甚远,但都同时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建立了这个世界最原初的生命的理想。这些哲思者在自身和宇宙的平衡关系中,找寻人类最初的生命意义和永恒的灵魂意志。这种永恒的灵魂意志正是整个人类精神的“大同”。在自然和神定的规律中,不同地域、不同人种、不同肤色的人们在表达非生命具体样式的“大同”时,由于不同的骨骼肌肉所发生的行为的差异,在向人类普遍价值发出唱颂时的形式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在精神大同的人类社会里,各民族各地区的特殊地理风格、人文气质又产生了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整个世界。

作为以意境为特征的中国传统美术,在礼乐文化的基础上,注意画者整体素养的提高,讲究气韵生动的表现。古人画论中往往将画品视为人品——道德、文学修养、生活阅历的反映。通过文学、音律等其他画外修为的融通,强调智慧地表现大千世界,体悟万物自然的法则。正如黄宾虹先生所说:“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活眼多棋即取胜。所谓活眼,即画中之虚也。”[2]画面中的虚境可以扩展观者的心像空间,会给观赏者传达更多的意象,也是一种心像的真实,这种意境的表现正是中国美术独特的表达形式。在虚与实的物象对比中,虚境具有更强大的心像表现。它是艺术家情感的寄托,是人类心灵的家园,是中国传统艺术得以长久发展的根源所在。

西方美术在普罗丁的“光照说”影响下,建立了追光、追雕塑的镜像表达。运用对光的追寻,确立神圣的信仰;利用雕塑感的体量,建立人类的存在性,在人、神以及天地之间,树立永恒的生命理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以建筑为载体,把视觉、听觉、触觉等一系列的和谐之美,身心至善的普遍意义准确地传达出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之所以运用这样的表现形式,使物象既现实又永恒,主要取决于他们对生命理想的守望。

美术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在各门类艺术中互相渗透与延展。临摹的意识在扩展了绘画方法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于世界万物的整体认知和思维探索。注重文学、诗歌、音乐在美术领域的渗透,这也是我们在体会古人绘画时,进行意识提升的必修法门。例如,我们在品读欧洲哥特式建筑时,就仿佛聆听音乐中的旋律。哥特式教堂的顶部,都是高耸入云般向上突起,交错在一起形成错落有致的恢宏气势,宛若教堂音乐的和声,悠扬回荡。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郭小平,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2]王伯敏.黄宾虹画语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2mail:yelirong@126.com

book=627,ebook=627

J212

A

1673-1395(2010)04-0419-02

20100528

姚菁(1973—),女,安徽安庆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美术教育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心像师承技法
师承授受经验谈
我的心像大海一样会唱歌
——让心理描写有声有色
师承与独创之美
感恩的心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建立现代中医师承制度体系架构的思考
漫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