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菜薹—毛豆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2010-08-15 00:51冯国民张良兴
长江蔬菜 2010年11期
关键词:菜薹结荚毛豆

冯国民 张良兴

红菜薹—毛豆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冯国民 张良兴

冯国民,武汉市江夏区农业局,湖北武汉,430200

张良兴,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农业服务中心

红菜薹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古代为宫廷御菜之一,是武汉市地方特产。毛豆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毛豆属豆科作物,根系可以固氮,既可增加土壤有机质,还可减少氮肥施用。红菜薹、毛豆深受市民欢迎,市场需求量大。经过多年摸索,我们总结出红菜薹—毛豆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该模式667 m2产红菜薹2 500 kg,产值5 000元;产毛豆500 kg,产值1 500元。全年667 m2产值6 500元,扣除生产资料成本投入,667 m2纯收入5 000元。因此,该模式不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值得大力推广。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红菜薹

1.1 品种选择

可选鼎秀红婷、紫婷6号等红菜薹优良品种。

1.2 适期播种

武汉地区一般8月中旬开始播种。如播期过早,育苗困难,定植后死苗多,产量低,会产生辣薹或苦味薹;播期过迟,采收期短,采收的次数减少,影响产量。

1.3 苗期管理

苗床深翻平整,每1 m2播种1~2 g。为防治苗期病害,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 g拌细土50 kg左右,其中1/3垫底,2/3作药土盖种。出苗前保持土壤潮湿,出苗后遇高温干旱天气,宜在每天傍晚浇水,注意防蚜虫、黄曲条跳甲和小菜蛾等。苗龄一般不超过25天。

1.4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定植前10天深翻整地,耕耙两遍,第一次耕后晒3天,再耕耙一次,结合翻地施足底肥,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2 500 kg或45%含硫复合肥50 kg。作畦按宽1~1.2 m(包沟)开沟,一畦栽两行。

1.5 定植

定植前一天将苗床浇透水,以便于取苗,随取随栽。幼苗不宜栽得过深,随栽随浇水。栽完一块田最好灌一次透水,但只可浸灌,不可漫灌。株行距35 cm×40 cm。定植后如遇到有早薹现象,可将主薹摘除,适当追施氮肥,结合灌水施尿素15 kg/667 m2。

1.6 肥水管理

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发现叶片萎蔫及时浇水。全生育期追肥4~5次,每次667 m2用尿素5~10 kg,封行前追第二次肥,侧薹、孙薹采收时各追一次肥。

1.7 病虫害防治

红菜薹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黑斑病、根肿病等。根肿病应注意炕地、轮作。虫害主要有黄曲条跳甲、蚜虫、菜螟、小菜蛾等,应注意观察,发现病虫及时防治。

霜霉病主要发生在莲座叶生长期,用25%甲霜灵500倍液或58%金雷多米尔600倍液喷雾。

软腐病多源于采收后的植株伤口感染处,一般高温期发病严重,随着温度的降低,病害减轻。采收时尽量减少破损,采收后也可用200 mg/L农用链霉素或77%可杀得500倍液喷雾。

病毒病用25%病毒A 250倍液或83增抗剂300倍液喷雾防治,结合防病喷施叶面肥钾宝或磷酸二氢钾液。

1.8 采收

当菜薹长到35~40 cm,2~3朵花开,少量花蕾发黄时即可采收。前期每周采收两次,后期气温低每周采收1次,采收宜在下午进行,以减少机械损伤。

2 毛豆

2.1 品种选择

为提早上市,一般选K新早、豆冠、景峰二号等早熟毛豆品种。

2.2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红菜薹收获完毕后及时深翻晒垡。毛豆播种前10天再结合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 kg或25%复合肥25 kg,另加过磷酸钙25 kg。深沟高畦栽培,畦面宽1.1~1.2 m(包沟)。

2.3 适时播种

春播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播种。合理密植对增加结荚数,促进豆粒饱满,提高产量有着重要作用。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和耕作栽培条件等确定。每畦种两行,采用穴播,株行距23 cm×23 cm,每穴放4~5粒种子,也可以条播,每667 m2用种量6~8 kg。播种后及时覆土,注意适当浅播,因为毛豆种子粒大,顶土力差,覆土厚度应掌握在2 cm左右。覆土后2天内喷洒除草剂,用都尔1 000倍液或90%禾耐斯乳油1 000倍液,每667 m2用药液30~50 kg,喷药时注意不重复喷施,防止药害。

毛豆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较多,播种前2~3天应先灌足种子发芽所需水分,使种子发芽整齐一致。播种时水分充足,出苗快而齐,幼苗生长健壮;但水分过多,则会烂种。视土壤干湿情况及时灌溉,确保毛豆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生育前期和开花结荚期,切忌土壤过干或过湿,否则会影响花芽分化,导致开花减少,花荚脱落。

播前也可以进行种子处理,方法是用58%雷多米尔,按种子量的0.4%拌种,即拌即播。宜采用包衣种子。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播,在2片对生真叶展开后至第1片复叶完全展开前,按要求的株距或穴距进行人工间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后一次性定苗。控制种植密度和株行距,一般667 m2保苗2万~3万株。

2.4 加强田间管理

①中耕培土 苗期要注意松土锄草,特别是在雨后放晴要及时松土培土。齐苗后至开花前也要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时结合培土,且应避免植株损伤。中耕培土间隔时间10~15天。

②追肥 播后一周左右施一次提苗肥,667 m2用5%腐熟人粪尿或尿素5~7 kg浇施。播种后半个月,结合中耕培土667 m2施硫酸钾复合肥15 kg。始花期若毛豆生长不良,分枝少可增施一次复合肥,667 m2施硫酸钾复合肥10~20 kg。开花后15~20天667 m2施硫酸钾复合肥20 kg。始花期、盛花期和结荚期分别进行一次根外追肥,促使豆荚充实饱满,以喷施磷酸二氢钾液为主。

③水分管理 毛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尤其是开花到鼓粒阶段,如果遇到干旱应及时灌水,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遇阴雨天气,雨后要及时开沟排水,畦沟内不宜长期积水。

④摘心 摘心可以抑制生长,防止徒长,提早成熟,增加产量。试验证明,摘心可提高产量5%~10%,提早成熟3~6天。有限生长类型品种,一般在初花期摘心,无限生长类型的品种,则应在盛花期后摘。

2.5 病虫害防治

①主要虫害 毛豆主要害虫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蓟马、白粉虱及豆荚螟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可使用抑太保1 500倍液,安打3 500倍液或除尽1 500倍液等进行防治;豆荚螟、豆秆蝇等可使用巴丹1 500倍液防治;蚜虫、蓟马、白粉虱等可用吡虫啉3 000倍液或啶虫脒2 000倍液防治。

②主要病害 毛豆主要病害有立枯病、锈病、炭疽病等。立枯病可用恶霉灵1 000倍液等防治;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30%爱苗乳油3 000倍液防治;锈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等进行防治。

2.6 采收

早熟品种一般都抢早上市,即进入鼓粒期后豆荚鼓、粒饱满、色泽鲜绿时就可陆续采收,一般在春播后60~80天,此时价格高、效益好,但不宜过早,否则豆粒瘪小,商品性差,产量低,反而降低了经济效益。采收时剔除病虫、变色、不饱满的豆荚及枝叶、杂草等异物,也可分2~3次采收,这样可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采收后应放在阴凉处,以保持新鲜。

2010-04-06

猜你喜欢
菜薹结荚毛豆
家乡的蕻菜薹
脱水油菜薹加工技术简介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毛豆飘香秋来到
毛豆姐姐的信
我和我唯一的毛豆
春来菜薹鲜
露地丝瓜—红菜薹高效栽培模式
毛豆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