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半干旱区一膜四收免耕覆盖旱作栽培技术

2010-08-15 00:51逯建平谢俊贤赵国珍尹惠萍
长江蔬菜 2010年11期
关键词:冬油菜西葫芦蚜虫

逯建平 谢俊贤 赵国珍 尹惠萍

陇中半干旱区一膜四收免耕覆盖旱作栽培技术

逯建平 谢俊贤 赵国珍 尹惠萍

逯建平,甘肃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天水市秦州区赤峪路

2 号,741001,电话:13919655789,E-mai1:gsts1jp@163.com谢俊贤,通信作者,甘肃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E-mai1:xjxian@sina.com

赵国珍,尹惠萍,甘肃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秦安县属陇中南部温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拔1 120~2 020 m。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雨较少,干旱频繁,年均气温10.4℃,年均无霜期178天。全县年均降水量507.3 mm左右,年均蒸发量1 448.8 mm,境内水资源贫乏,属半干旱雨养农业区。20世纪90年代,春季覆盖地膜播种玉米,秋季玉米植株间点播套种冬油菜,翌年5月冬油菜收获的“一膜两收”栽培技术在该地无灌溉条件的区域大面积推广。2007年以来,我们在“玉米—冬油菜”一膜两收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和改进,实现了“西葫芦—玉米—冬油菜—辣椒”一膜四收免耕覆盖栽培,即春季覆膜点播西葫芦,夏初于西葫芦地膜带边际点播玉米,秋季在玉米植株间点播冬油菜,第二年冬油菜收获后在原地膜带上栽培辣椒的旱作模式。该模式田间操作程序少,生产成本低,降水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高,较 “玉米—冬油菜”模式多收两茬,每667 m2收入由原来的1 500~2 000元提高到3 500~5 000元,在旱作栽培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 田间准备及茬口安排

1.1 田间准备

每667 m2准备直径、深均为1.5 m的蓄水窖1~2口,窖口周围用塑料薄膜收集雨水,保证苗期及干旱季节应急。秋季深翻土地,雨季过后,耙平保墒。春季土壤解冻后每667 m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 000 kg左右,过磷酸钙40 kg或多元复合肥30 kg后旋耕耙细。待4月上中旬抢墒覆膜播种。

1.2 茬口安排

4月上中旬膜下播种西葫芦,5月中下旬膜边际点播玉米,8月底膜边际玉米植株间点播冬油菜,10月玉米收获后用秸秆覆盖地膜,翌年5月冬油菜收获后定植辣椒,10月底早霜来临之前辣椒拉秧。两年四茬的栽培过程覆地膜一次,因此,田间操作要尽量保持地膜完整。

2 西葫芦

2.1 品种选择

选用嫩玉、盛玉306等早熟、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西葫芦品种。

2.2 播种

4月上中旬,气温基本稳定,膜下10 cm地温基本能稳定在10℃时,雨后抢墒播种覆膜。在地面上按小行40 cm,大行60 cm画线,于大行中央按50 cm株距挖直径40 cm、深5~8 cm的锅形窝 (有利于集雨),于底部播种两粒种子后在大行表面覆宽70 cm的地膜,边缘用土压实,膜面与地面持平。每667 m2播种1 300穴左右。

2.3 田间管理

幼苗真叶接近地膜时,在苗顶部地膜上用小棍打孔透气(同时有利于雨水下渗),以后逐渐开大,晚霜过后放出幼苗,每穴留苗1株,苗周围用一层薄土压实地膜。干旱严重时从水窖取水灌于锅形窝内,盖好地膜。商品瓜长到0.5 kg左右时开始采收。至6月中下旬一般可每株采收5个瓜左右,当玉米苗长到7~8片叶时将西葫芦拉秧。

2.4 病虫害防治

早春西葫芦栽培生育期短,病虫害比较轻,主要防治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

3 玉米

3.1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丰产的中单2号、豫玉22号等玉米品种。

3.2 播种

5月中下旬,在地膜两侧边缘,按照株距45 cm破膜点播,每穴2粒种子,每667 m2点播3 000穴左右。干旱时,可从水窖取水灌于穴内,保证出苗。

3.3 田间管理

玉米苗长至4片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玉米苗长至7~8片叶开始拔节时,拔掉西葫芦,清除田间垃圾,尽量保持地膜完整,将破损处覆土盖严。待玉米长至大喇叭口时,雨后在距离玉米根部10 cm的地膜带间顺膜开沟追肥,每667 m2施尿素15 kg或多元复合肥10 kg左右,追肥后耙平地面保墒。10月玉米成熟后采收。采收后用镰刀将玉米秸秆从近地面处割断,顺膜面平铺于地膜之上,露出旁边的冬油菜苗。

3.4 病虫害防治

玉米在当地生产中以防治虫害为主,主要是玉米螟、粘虫和红蜘蛛。玉米螟和粘虫可在大喇叭口期用0.2%阿维虫清乳油1 000倍液防治。红蜘蛛可用70%克螨特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4 冬油菜

4.1 品种选择

选择抗旱、耐寒的白菜型冬油菜,天油五号、天油七号等品种。

4.2 播种

在8月底墒情较好时,在地膜带边缘两株玉米之间按照株距10 cm点播3穴,每穴点播5~6粒种子,每667 m2播种9 000穴左右。

4.3 田间管理

玉米秸秆收割后,地膜带间进行中耕除草。春季冬油菜返青后间苗,每穴留2~3株。同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在距离冬油菜根部10 cm的地膜带间顺膜开沟,顺沟浇灌人粪尿后覆土(当劳动力紧张时,可每667 m2施尿素15 kg或多元复合肥10 kg左右)。开花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追肥,及时防治蚜虫和小菜蛾幼虫。5月中旬,80%植株油菜荚变黄时,及时收割,尽量不留秸秆。

4.4 病虫害防治

冬油菜生产主要防治蚜虫和小菜蛾幼虫为害,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小菜蛾可用1.8%集琦虫螨克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

5 辣椒

5.1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收获期比较集中的本地主栽品种七寸红等。

5.2 育苗

5月初在田间开辟苗床,苗床宽度1.6 m,长度根据需要决定。每667 m2保证用苗5 500株,用种量60 g左右,播前用10%磷酸三钠1 000倍液浸种20~30 min后洗净,在通风阴凉处晾一会,给苗床浇足水,待水下渗后将种子均匀撒播,覆土1~2 cm厚,床面覆盖塑料薄膜,上面搭设小拱棚。出苗后将床面塑料膜撤去。苗子2片真叶时小拱棚开始放小风,逐渐加大放风,气温稳定在20℃后拆去小拱棚,及时拔除杂草,苗期病害以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为主,虫害以防治蚜虫为主。

5.3 定植

冬油菜收获后,将覆盖于膜面上的玉米秸秆从地膜带中间分开,露出西葫芦定植穴,将辣椒苗斜对角定植于西葫芦拉秧后留下的锅形窝两侧,每窝2穴,每穴2株,每667 m2定植2 700穴左右,定植时每穴浇水0.5 L左右,待水下渗后覆土,在膜面上调整玉米秸秆盖匀。

5.4 田间管理

门椒坐稳后,在锅形窝底部施入尿素(每667 m2施15 kg)后覆土。管理上主要防治辣椒疫病和蚜虫、烟青虫幼虫的为害。门椒长成商品青椒后及时采收,以后可根据本地市场的需要采收鲜椒上市,或收获红辣椒制干。

5.5 病虫害防治

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蚜虫和烟青虫幼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辣椒病毒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 000倍液防治;辣椒疫病可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喷洒或浇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500倍液防治。

6 收获后土地管理

10月底早霜来临前,彻底采收辣椒后拉秧。将玉米秸秆集中堆肥,彻底清理残留地膜等田间垃圾后,深翻土地,准备第二年春季播种。

2009-12-31

猜你喜欢
冬油菜西葫芦蚜虫
冬油菜返青后这样管
重庆拟增种冬油菜40万亩
蚜虫婆婆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西藏白菜型冬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研究
西葫芦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