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会诊组在专科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2010-08-15 00:50刘永丽李进元
护理研究 2010年33期
关键词:危重病全院护理部

刘永丽,李进元

随着医学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分科不断细化,要求医院培养高素质的专科护理人才并在专业领域发挥带头人作用已迫在眉睫。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已成为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因此,我院急诊科于2008年成立急救会诊组。两年来,急救会诊组为人员培训、全院危重病人的预防、治疗、护理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工作,并开设急救门诊,为急救医学提供实习基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报道如下。

1 工作方法

1.1 人员的组成 分2个层次:①为急救小组核心成员,共有10名。该小组在护理部的领导下,由综合科科护士长,急诊科护士长(1名正护士长、2名副护士长共3名)和急诊科老师(共6名)共同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国家级急救培训师1名,主管护师7名;②为急救护理网实现了护理部—急救护理核心小组—急救护理网络成员的三级急救预防和护理体系。

1.2 工作制度和职责 根据护理部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标准与制度:①急救专科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分别从危重病人的急救预防、上报率、处理、护理记录、会诊要求、健康教育,培训出勤情况,听课后回病房再讲课及台账管理等10个方面进行考核评分;②急救组核心人员职责:主要负责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会诊和鉴定工作;对网络成员有计划的培训考核;收集专科护理最新动态服务于临床;积极开展专科护理研究;加强网络信息系统;核心小组成员还进行具体分工和划定,明确会诊管辖范畴,使职责分明,有章可循。③急救网络成员职责:负责本病区危重病人的评估、预防、急救处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危重病人突发事件登记表;按时参加专科业务培训;完成年终考核;负责收集有关资料图片并留记录;④急救门诊工作制度;⑤急救医学实习基地的实习计划。

2 工作流程

2.1 建立危重病人突发事件的上报制度 对危重病人突发事件进行鉴定。根据护理部规定,不管是否过失,只要发生危重病人突发事件一律填写报告表。要求上报率达100%,并交急救会诊组鉴定,和病区的质控检查挂钩,违者扣分处理。对危重病人有潜在的危险因素要评估,及时预防并记录。

2.2 对全院危重病人进行会诊 病区填写会诊申请单,交至会诊组负责人,一般48 h之内由核心组成员2人或3人共同到病人床边了解病情,指导工作;和病区护士长、网络组成员对原方案进行认同、修正、补充,并定期回访,密切观察动态变化。两年来共会诊了90例疑难病人,提高了网络小组成员的实践经验和病人满意度。

2.3 进行专项理论培训 急救核心组成员每年参加国内、省内相关知识培训班,以获得新理论、新知识。网络小组成员根据年初制订的计划,由核心组成员轮流授课。不定期聘请院外护理专家、院内主任医师进行讲课,课后每位成员需对本病区护士进行再授课并接受年终考核方合格。以上工作的实施以点带面、逐级培训,使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广为普及。

2.4 护理查房或疑难病例讨论(每季度1次) 2010年 3月在护理部成功地举行了护理查房,通过特殊病例的讲评提高大家的共识。

2.5 开展护理科研工作 要树立科研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为此,2010年急救会诊组准备申报两个科研课题,并要求网络小组成员年终上交急救专科护理论文1篇。

2.6 定期开放急救门诊(每周1次) 为危重病人的咨询、治疗、护理提供平台,同时为郧阳医学院提供优质实习基地。

2.7 建立院内急救小组护理网站 为信息交流提供平台。急救护理组参与护理部网页设计及所属板块的后台维护,适应时代要求,沟通无界限。

3 效果

急救会诊小组的工作为专科护士的培训和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危重病人群的评估、突发事件的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上报、处理方法得当及对疑难病例有专科会诊等一系列措施,减轻了临床工作护士的工作压力,从而提高了全院的基础护理质量,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取得成效。及时接受国内外最新的专科护理信息,提升了全院护士尤其是网络小组成员的专科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使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急救门诊的开展方便了危重病人士及其家属。有利于本专科领域的护理科研的开展。

4 小结

通过2年来的实践,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已形成规范化管理,从评估、登记、报告、确立护理方案、观察、跟踪随访、疑难会诊直至效果评价已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使病人得到了实惠,减轻了痛苦,甚至缩短了病程,同时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和专科技术。通过危重病人突发事件的上报制度,使危重病人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对一些危重病人突发事件及时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减少了矛盾和医疗纠纷[2]。由于院内网络平台的建立,通过院内网络平台进行专科理论培训和全病区护士的再培训,明显提高全院护士的急救专科护理水平,并且把急救先进理念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医疗纠纷明显减少。事实证明,急救会诊小组的工作对临床专科护理起到了支持、指导、示范作用,提升了全院的护理质量。

[1] 张镇静.江苏专科护士培训现状简介[J].江苏继续医学教育通讯,2008,1(3):51.

[2] 陈秀伦.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738-3739.

猜你喜欢
危重病全院护理部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血清中降钙素原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检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