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奥举重运动员气质类型的调查分析与选材

2010-10-26 01:11王根英姚家新吉承恕
运动 2010年5期
关键词:举重队粘液气质类型

王根英,姚家新,吉承恕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0381)

中国残奥举重运动员气质类型的调查分析与选材

王根英,姚家新,吉承恕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0381)

通过对第12届、13届残奥会举重运动员气质类型的调查分析,发现气质类型与残奥举重选手的比赛成绩有关,不同性别的残奥会举重冠军选手在气质类型上没有明显差异。获得冠军选手的气质类型多数为粘液—多血质和多血—粘液质两种类型。其他的气质类型者获得冠军的人数较少。因此,本文选择气质类型为研究课题,试图通过对残奥会举重运动员气质类型的调查分析,为今后该项目科学选材提供参考。

残奥会;气质类型;举重;选材

第12届、第13届残奥会举重比赛已成为过去,面对2012年伦敦残奥会,中国举重比赛的选材问题受到有关专家和相关人士普遍的关注。当前,影响第14届残奥会中国举重队夺冠的因素非常多。由于新老选手的接替是当务之急。为此,首要应对的问题是选材。中国第14届残奥举重队的选材对象,大多是已成年选手。决定他(她)们能否入选残奥会国家举重队,除他(她)们自身的专项素质和技战术能力外,他(她)们的气质类型也是入选残奥会国家举重队重要的参考条件之一。“气质”是指人们相当稳定的心理个性特点,受后天影响小,不易被客观环境而改变。因此,对第12、第13届残奥会中国举重选手气质类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达到了解人的气质类型对于选拔残奥举重人才的重要意义,将有助于下届残奥会中国举重选手的测试与评价工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4年、2008年参加第12届、13届残奥会中国举重队3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参加两届残奥举重运动会的男子运动员16名,有14人为小儿麻痹症、1人为脑瘫、1人为翻足,平均年龄为32岁;参加两届残奥举重运动会的女子运动员18名,均为小儿麻痹症状伤残,平均年龄为31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领域与运动员心理有关的大量书籍、报刊、新闻报道等资料,为论文撰写提供有力论据素材。

1.2.2 观察法利用半年多的时间观察了解残奥会举重运动员训练生活情况,及时掌握运动员个性特点与生活训练的新动向。

1.2.3 访谈法现场访谈主管教练以及残奥会举重运动员,获取有关运动员气质类型的第一手资料。

1.2.4 问卷调查法通过制作性格行为量表获取所有参加残奥举重运动员的详细情况,了解运动员的气质类型特征。

1.2.5 逻辑分析法分析运动员的有关气质类型的所有资料。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运动员气质类型的标识,以气质类型所占比例多者列前,所占比例少者位后,如多血—粘液质、粘液—多血质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评定个人“气质”类型的理论依据

中国古代医学家,曾按人的好动或喜静的程度把人分为五种类型,即好动的太阳型、少阳型,喜静的太阴型、少阴型和动静适中的阴阳和平型。古希腊医生西坡克拉特,根据人体内在四种体液(血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个人多少不同的假设,把气质分为四型,即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型;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型;性情沉静动作缓慢的粘液质型;以及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型。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动物和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研究,认为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征在动物和人行为中的表现,提出四种基本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即兴奋型(胆汁型)、活泼型(多血质)和弱型(抑郁质)。巴甫洛夫提出纯粹的类型极少,一般都是混合型居多。

2.2 中国残奥举重运动员气质类型与成绩调查结果

根据巴普洛夫对人的神经系统特性的研究与气质类型对照表,分析研究两届残奥会不同运动员气质类型所占的比例分布,并对中国举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特点进行评价得出结果。

在所有参赛的残奥运动员中多血质类型占33.94%、粘液质类型占32.44%、抑郁质类型占12.09%、胆汁质类型占19.17%。对四种气质类型的统计结果可知,大部分残奥运动员的气质类型,偏向于多血质或粘液质两种气质类型,有少数残奥运动员气质类型偏向于胆汁质或抑郁质。依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之间的评定关系,现将参加残奥举重的中国残奥举重运动员,按个人所占四种气质类型的百分比多少可分为:多血—粘液质、粘液—多血质、粘液—抑郁质、胆汁—多血质四种气质类型。

表1 中国男子残奥举重选手气质类型与成绩情况调查结果

表2 中国男子残奥举重选手各气质类型比赛成绩分布区域表 单位:%

由表1看出,四种气质类型的男运动员人数分布为:多血—粘液质6人(37.5%)、粘液—多血质3人(18.7%)、粘液—抑郁质2人(12.5%)、胆汁—多血质5人(31.3%)。

由表2可以看出,参加第12届、13届残奥会的中国男运动员,获得冠军的队员有85.7%属于多血—粘液质气质类型,有14.3%的冠军队员属于粘液—多血质气质类型。其余两种气质类型队员都获得第3、4、5名的成绩。因此,多血—粘液质气质类型和粘液—多血质气质类型的男子举重运动员在残奥会大型比赛中成绩更为突出。

由表3看出,四种气质类型的女运动员人数分布为:多血—粘液质5人(27.8%)、粘液—多血质5人(27.8%)、粘液—抑郁质4人(22.2%)、胆汁—多血质4人(22.2%)。

由表4可以看出,参加第12届、13届残奥会的中国女运动员,获得冠军的队员有57.1%属于多血—粘液质气质类型,有42.9%的冠军队员属于粘液—多血质气质类型。其余两种气质类型队员都获得第3、4、5名的成绩。因此,与男子运动员不同气质类型比赛成绩分布特征较为一致,多血—粘液质气质类型和粘液—多血质气质类型的女子举重运动员在残奥会大型比赛中成绩更为突出。

2.3 讨论与分析

2.3.1 气质与举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举重运动具有动作规范、准确、比赛激烈等特点。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精神高度集中,且应具有较高的兴奋性,这样神经系统的各种反射才能较快地进行,对场上的种种变化才能及时地做出反应并正确地处理。做到这一点,除了运动员坚持长期系统训练所形成的职业性条件反射外,运动员先天所具备的心理特征也对比赛中的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表4 中国女子残奥举重选手各气质类型比赛成绩分布区域表 单位:%

表5 第12、第13届残奥会中国残奥举重冠军运动员个人基本信息

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优秀的残奥举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以多血—粘液质和粘液—多血质为主。上述两种气质类型,除残奥举重运动员人数居多外,还表现为运动成绩明显突出而且较稳定。由于残奥举重运动的单兵作战的特点,决定了优秀运动员应具有积极主动、意志顽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较好的领悟性及观察力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快等条件。因此,多血—粘液质和粘液—多血质类型的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点正符合上述残奥举重运动特点的需要。虽然气质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就上述两种在残奥举重运动员中居多的气质类型来看,多血质虽灵活机智,适应力强,但较轻率,情绪多变,不够踏实,粘液质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等。所以上述两种气质相结合被认为适于从事残奥举重运动,但并非十全十美,仍需要经过长期训练 ,细心雕琢,才能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对两届残奥会取得冠军的运动员基本信息调查可知(表5),9名冠军的平均年龄32.8岁,可见年龄偏大并不影响运动员夺取优异成绩,从婚姻状况调查来看已婚运动员比赛中成绩相对稳定,取得高等学历的队员比赛成绩更加稳定。

2.3.2 应注意的问题

(1)第13届残奥会中国举重队是在主场比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虽然绝对力量和技战术能力的优势是夺冠的主要因素,但主场的压力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调控是保证运动员技、战术正常发挥的先决条件之一。

(2)第14届残奥会中国举重队将是在客场比赛,前提条件已改变,绝对力量的提高与技战术能力的完善虽然已上升为关键因素,但是要突破上届已有的骄人成绩,心理的调控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问题。

(3)本文气质选材的依据是以参加第12届、13届残奥会的中国举重队为前提条件。如果前提条件改变,气质选材问题仅供参考。

3 结 论

3.1 气质选材应从实战的视角去考虑。在选拔残奥举重运动员时,应重视气质类型为多血—粘液质或粘液—多血质的运动员。因为多血质和粘液质两者之间的气质特点互补性强。这些气质特点的互补,既可调整心理情绪,又可担负大运动量训练且学习掌握技术和改变动作快;既可建立稳定的奋斗目标,又有达到目标的自信心和忍耐力。而气质类型为胆汁、多血质(活泼型)的运动员注意力不太集中 、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且缺乏达到目标的自信心和忍耐力。

3.2 通过对参加两届残奥会获得冠军的运动员调查情况分析可知,年龄的大小对运动员的成绩几乎没有影响,年龄偏大的运动员反而大赛成绩更加稳定。

3.3 残奥举重选手增强自身绝对实力和掌握自我心理调控方法,并与个人的良好气质相结合,将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 1 ] 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 2 ] 黄价庭.心理学实验指导[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 3 ] J.sonstroem, Pasquale, Bemardo.篮球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与运动成绩:对倒U型曲线的进一步研究[ J ].王萍,译.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3):52.

[ 4 ] 刘淑慧,张恒等.26届奥运会提高射手比赛发挥能力的综合性心理建设研究[ 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1):22—23.

[ 5 ] 王润生.对篮球运动员气质类型的初步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1995,(12):27.

G884

A

1674-151X(2010)05-14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5.075

投稿日期:2010-03-20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8年体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846)。

王根英(1972 ~),讲师,硕士,女子举重世界冠军。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举重队粘液气质类型
中青旅联科成为国家举重队独家市场开发及传播推广合作伙伴
科学“清嗓”粘液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神奇的粘液菌
从气质类型特征探讨河北省体育优势项目运动员科学选材
治理视野下中国男子举重队教练员工作方式特征分析
高校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对体育选修的取向研究①
中国举重队被疑管理混乱
精准把控,对症下药
不同气质类型的农村大学生快乐感分析*
鼻涕虫爬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