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变

2010-11-30 08:37李妹双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0年20期
关键词:新教材语文课程新课程

李妹双

传统的语文教学,给人的印象就是老师在不断地对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句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而学生就是大量地背诵,花的时间多,但成效似乎不大。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兴趣不大,觉得学的东西与考的东西不一样。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先更新教学思想,而最根本的,应从教学方法上作出改变。

一、新认识——领悟新教学目标

现在的语文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再次,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生动情境来满足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需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教材——新理念的载体

新教材的新并不单纯在于课文篇目选取上加入了新的元素,更是整本书单元结构上的新,新教材设置的单元活动和交流活动是承载以上新理念的载体,这样的设计使得老师在教学时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习语文不再是死记硬背,而确实是多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新教法——“新”的核心体现

教育专家钱梦龙曾经说过:“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人格完善,能够终身学习的人。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改革的核心应在于课堂教学方法,把以往那种呆板的讲授,变成一种活泼的,灵动的享受。而所谓教法的新在于以下几点:其一:整体运作,能力情感全面考虑。整体运作首先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一册书的内容全盘考虑,注重如何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并进行知识积累,其次,更要注意每一个单元里各篇文章的内在联系,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单篇进行讲解。其二:横向联系,多种能力同时培养。横向联系包括语文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也包括与其他学科间的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指我们的教学源于课本,又应多于课本;源于课堂,又应大于课堂。由于语文学习的特殊性,举一反三是最重要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通过研究性学习等多方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学科间结合指要让学生明白到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学好语文对学习其它学科的帮助。又因为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包含历史,地理,科学,经济,情感,态度,习惯等等,我们可以利用这点与其它学科联合搞活动,提高学生整体能力。

让我们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用新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现语文的魅力,使语文学习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新教材语文课程新课程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