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归去来兮辞》烂熟于心

2010-11-30 08:37宁改换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0年20期
关键词:背诵情境教学实践

宁改换

【摘要】 本文从实践出发,创设情境,通过预习准备工作、教师独创的情境教学和恰当的查漏补缺三个步骤,达到当堂成诵的目的。

【关键词】 情境教学;实践;背诵

学习古诗文,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俗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可以培养语感,使关键语句的掌握成为一种习惯。这也是提高智商的一种基本途径,背诵会无形中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如提高我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对作文的进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背诵古诗文的方法很多,但每篇文章都不相同,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文章,采用合适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适当教学情景,安排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把作者的思路硬加给学生,总觉得牵强,学生接受起来也不那么顺理成章,我创设了情景教学法,《归去来兮辞》是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篇目,属于抒情散文,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就可能增强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上了背诵指导课。

一、准备工作:

第一:听录音

听录音是预习的第一步,学生可以自己正音,划分简单的句读,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

第二:参考译文,熟悉文章

在背诵之前,最好先对文章的内容有所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韵文来讲,我们也要找出韵脚。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艰深的文言文的背诵。如《归去来兮辞》属于汉赋的分支,如第四段中“已矣乎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我们就要结合注释,把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的翻译写在正文中,翻书便可以提醒自己,这样读音、句读自然很准确,背诵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的步骤:

第一, 教师示范背诵

“学高为师,身高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一个语文教师没有自己背诵文章的体验和感悟,对学生的要求只能是“以己之心示范背诵,度学生之腹”,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价值。教师抑扬顿挫的,声情并茂的描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趣味,审美情趣,创造一个良好的背诵的情境。

第二:联系生活,体察常情

先让学生讨论上学的心情与原因,要求各抒己见,然后找学生说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接下来转入正文。进入课文角色,体察作者。

以第一段为例,先让学生设想一下,突然听说要放假,感觉是什么,你会自然而然发出欢呼,陶渊明也一样,做官违背本性,会发出喟叹“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毕竟是回家了,下一节在自慰“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接着回家的路途,教师让学生设想一下心情:既高兴又急迫,正对着原文“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第二段同样如此,设想回家最先看到什么,从家门到庭院,到屋内,桌子上放着饭菜,开始享用,吃完饭休息,看一看外面的风景,人之常情,陶渊明也是,只不过庭院内事象征高洁的松菊,吃饭有酒而已,此为第一节,我们叫做“回家第一天”原文为“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回家几天后,开始看看久违的家,及与家相对的领空,空中有云,有鸟,联想到自己当初的出仕是无心的,回归田园就像倦飞的鸟儿一样,想了很久,学生自然会读出原文“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学生求学与陶渊明出仕有相通之处,他们易于接受,也容易达成共识,背诵起来既顺理成章,又感情充沛。

三、收尾工作:

第一:顺藤摸瓜,提示记忆

学生背诵时常背到一个地方时会突然“卡脖”,下句怎么也想起来,此时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又能接着背下去。针对此,可用首字提示的方法: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写下来,作提醒之用。如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背的《归去来兮词》的第二段,在背诵时把“舟、风、问、恨、乃……”等字写在一张纸上以便在 提醒自己。还有些句子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到这里意思发生转折,如第一段第二节,作者在自责自己为何不回归田园后,又安慰自己,安慰的第一句是“悟已往之不谏”, 怎么也想起来,我们不妨把“悟已往之不谏”的上下句都写上,如此往复,就记住了这张图谱,直到最后不看这些字也能背出。

第二、 攻克难点,找准规律

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采取默写手段,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我们今天提到的攻克难点,是在默写背诵的基础上,在默写完这篇文章与原文对照时,我们要记住一些难字、易错字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规律。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虚词的特点,第一句是“以”,第二句就是“而”,二者的用法一样,只是为了避免重复。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位教师只有不停地摸索,针对每篇文章不同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方法,才会使背诵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背诵情境教学实践
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背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