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小肠肿瘤44例临床分析

2010-12-31 13:21邵建平
海南医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诊断率小肠消化道

邵建平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外科,天津 300450)

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是临床少见病。原发性小肠肿瘤占身体各部位肿瘤发生率的0.2%-0.3%,占消化道肿瘤的1%-3%。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症状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现有的影像检查手段难以对小肠进行有效的诊断,误诊率相对较高。我院1998年5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4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就其诊治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80岁,平均57.9岁。40岁以上者36例,占81.8%。病程1周至3年。

1.2 临床表现 44例中腹痛25例(56.8%),腹部肿块10例(22.7%),贫血33例(75%),消化道出血5例(11.4%),肠梗阻10例(22.7%),黄疸8例(18.2%),肠穿孔4例(9.1%),体重下降、腹泻、发热8例(18.2%)。

2 结果

2.1 肿瘤类型和分布 44例中良性肿瘤10例(10/44,22.7%),恶性肿瘤34例(34/44,77.3%)。肿瘤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小肠内分布见表1。

表1 44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病理类型及分布(例)

2.2 术前诊断 本组于术前临床诊断为小肠占位22例,阳性率50%,其中腹部肿块5例(11.4%),消化道出血5例(11.4%),梗阻性黄疸8例(18.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4例(9.1%)。上述临床确诊的22例主要通过消化道造影7例(31.8%),纤维内窥镜及活检10例(45.5%),选择性动脉造影2例(9.1%),超声及CT诊断3例(13.6%)。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手术方式见表2。

表2 44例小肠肿瘤手术方式(例)

3 讨论

3.1 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

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发病率低于胃肠道其他部位的可能原因,综合文献分析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小肠内容物为碱性,不利于肿瘤的生长;②肠内容物为液状,稀释癌原物质,降低其浓度;③肠内容物通过快,缩短食物中潜在致癌物质与小肠黏膜接触的时间;④小肠内菌群少,使某些需要细菌参与代谢的致癌物质明显减少;⑤小肠壁内有密集的淋巴组织,是IgA产生的场所,使肠壁具有高度免疫能力;⑥小肠内芘羟化酶类的浓度高,能将某些致癌物质解毒成低活性物质;⑦小肠集合淋巴结多,以T淋巴细胞为主,免疫力强,具有高度的抗肿瘤生长特性和能力。有些小肠肿瘤的发生和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如十二指肠黏膜表面积最小,但腺癌的发生率却最高,占小肠癌总数的40%,且多位于壶腹部;回肠黏膜表面积最大,腺癌的发生率却最低,为22%,空肠居中,为38%。间质瘤常见于空肠,其次为回肠和十二指肠;淋巴瘤或类癌则多见于回肠。小肠肿瘤多为恶性,国内报道良、恶性之比为1∶3.7[1]。本组病例良、恶性肿瘤比为1∶3.4,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38.6%),其次为回肠和空肠。

3.2 误诊原因

成人小肠肿瘤的诊断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为定位诊断,一为定性诊断。目前成人小肠肿瘤的术前确诊率不高,误诊率可达70%-90%。分析原因主要是:①成人小肠肿瘤的发病率低,临床医师缺乏对本病应有的警惕:②容易被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常见病干扰;③本病目前缺乏简单易行、价廉及无创性的诊断方法;④有的患者经过多家医院诊治,缺乏系统的疾病分析和临床观察。据统计成人小肠肿瘤从出现症状距确诊的中位时间为7个月。本组术前临床确诊率为50%。总结我们的工作体会,当有以下临床症状时应高度提高警惕:不明原因的脐周或右下腹痛,进食后加重,呕吐、排便后缓解;成人肠套叠或不明原因的肠梗阻;间歇性柏油样便、便血或腹泻,而胃镜或结肠镜未见异常,应行进一步检查。同时应不断充实小肠肿瘤的病例积累,扩大知识领域;通过对误诊病例分析,提高小肠肿瘤的警惕性。

3.3 小肠肿瘤的辅助诊断

3.3.1 钡剂造影 此项检查是目前最普遍、最可利用的方法,诊断率在50%左右。气钡双重造影可使十二指肠肿瘤诊断率提高,但水平部和升部的肿瘤易漏诊。

3.3.2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能显示血管的分布,对平滑肌瘤、血管瘤及恶性肿瘤的诊断率为50%-78%。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是目前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诊断方法。本组2例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即通过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得到诊断。

3.3.3 CT及MRI 传统观点认为CT和MRI无助于小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只用于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和有无远处转移,作为术前估计病期的一种补充检查方法。但随着CT和MRI设备的不断改进、成像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定位诊断比较准确。三维重建技术能多角度、更直观地显示病变形态范围、周围结构及脏器的情况,已经成为诊断小肠肿瘤的可靠方法之一。

3.3.4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CT(PETCT)[2]PET-CT是近年来较为认可的诊断手段,使区分肿瘤的良恶性成为可能,并可确定肿瘤系单发或多发。近年来已有应用PET-CT监测小肠肿瘤治疗的报道。应用PET-CT使功能代谢与影像诊断相结合从而增加了诊断小肠肿瘤的价值。

3.3.5 纤维内镜检查 应用纤维内镜提高了十二指肠肿瘤及末端回肠肿瘤的诊断率。近年来有应用小肠镜进行检查的报道,但成功率较低、费用较高。目前内镜超声的应用使小肠肿瘤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尤其对早期肿瘤的随访及术前分期尤为重要。

3.3.6 B型超声 B型超声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意义未明确,较大肿瘤易发现,而较小肿瘤常难以发现。有文献报道B型超声检查诊断率可达63.6%,而CT检查为3.8%[3]。

3.4 治疗

小肠肿瘤无论良、恶性均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和手术切除范围依据具体情况而定,术中不能及时准确判断肿瘤良性或恶性的,应按恶性肿瘤对待,力争做到根治性切除[4],而位于十二指肠的恶性肿瘤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

[1]秦新裕.小肠肿瘤的诊治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929-930.

[2]师英强.小肠肿瘤的诊治思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988-990.

[3]陈 农,施 敏,张 威.小肠肿瘤的诊断[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6)∶356-358.

[4]Scaife C.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 distal to the ligament of treite[M]//Advanced therapy in surgical oncology.Hamiltoni:B C Decker Inc,2008∶224-229.

[5]Scoggins CR,Martin R CG.Duodenal adenocarcinoma[M]//Advanced therapy in surgical oncology.Hamiltoni:B C Decker Inc,2008∶229-235.

猜你喜欢
诊断率小肠消化道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一根小肠一头猪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