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吸入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2011-01-06 01:15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铜陵合肥市血氧

张 娟 许 燕

(1.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2.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氧气雾化吸入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张 娟1许 燕2

(1.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2.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目的:比较两种雾化吸入方式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观察SaO2变化和主观感觉。结果:氧气雾化吸入比超声雾化吸入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有明显的优点,避免了雾化吸入过程中由于血氧饱和度下降引起的各种不适。结论:对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

慢阻肺急性发作;氧气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雾化吸入可以缓解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时呼吸困难的症状,具有作用直接、起效快、用药量少、副作用小、无创伤的优点,在临床经常应用。但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往往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等不适,有的患者甚至拒绝治疗,影响了疾病的治疗进程。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更适宜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雾化吸入方法,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将收治的60名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并以血氧饱和度作为观察参数,经比较观察,我们发现氧气雾化吸入比超声雾化吸入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中有明显的优点,避免了雾化吸入过程中由于血氧饱和度下降引起的各种不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 月至2011年3月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将收治的需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60名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根据病史、X线、CT确诊为慢阻肺并伴有胸闷、气促、咳嗽咳痰。A组用崇仁科技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M-2成人喷雾面罩组做氧气雾化吸入,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70.5岁;B组用超声雾化器做雾化吸入,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8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氧气雾化组用生理盐水5ml加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以5-8L/min氧流量做雾化吸入,时间20分钟。超声雾化组用生理盐水20ml加同样药物做雾化吸入,时间20分钟,所有患者都是每天2次,连续3天。

2.结果

在雾化吸入过程中两组的血氧饱和度、主观感觉的比较见表1。

表1 2种雾化吸入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影响

吸入前2组Sa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氧气雾化吸入后SaO2较前明显提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超声雾化吸入后SaO2较前明显降低,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

3.护理

3.1 做好解释工作,对于首次进行氧气雾化吸入的患者应详细介绍并演示雾化吸入方法,即吸药前先缓慢呼气,雾化时慢而深的吸气,吸气末稍停片刻,最后用鼻缓慢呼气,这样会使雾滴吸入更深,同时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呼吸不均匀导致通气不足。

3.2 有痰液阻塞的患者应先予拍背鼓励其咳痰,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如有呛咳也予拍背刺激咳嗽,床边备吸痰器,防止发生窒息。

3.3 雾化吸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血氧饱和度。

3.4 对于不适应难以坚持的吸入者可以采取间断吸入法,即吸入几分钟停几分钟,如此反复至药液吸完。

3.5 氧流量不宜过低或过高,低于5L/min则雾量不够大,达不到理想疗效,过高则有致呼吸暂停的危险[1]。雾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

3.6 雾化过程中各管道要连接紧密,保持管道通畅,防止气流不够无雾滴喷出或患者体位改变引起管道脱落。

3.7 雾化结束后鼓励患者咳痰,指导其洗脸、漱口,避免药液残留面部及口腔引起真菌感染。

3.8 面罩组用84液浸泡消毒,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4.讨论

超声雾化是通过超声发生器薄膜的高频振荡,使液体成为雾滴,所需生理盐水较多,雾滴含水量大含氧量小含药量也小。气道内原干稠的分泌物经过度湿化而膨胀,使原来部分阻塞的支气管完全被阻塞,而致咳不出痰,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若吸入水负荷过多,可引起肺水肿及水中毒,在雾化时因大量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可能会使气管痉挛可导至憋气、呼吸困难[2]。而氧气雾化是以氧气作为驱动力,利用高速氧流造成的负压直接将液滴撞击成微小颗粒,使药液雾化并推动雾化颗粒进入气道深部[3],所需生理盐水较少,雾滴含水量小含氧量大含药量也大。气道内分泌物不会过度湿化,药物有效沉积在呼吸道,患者血氧饱和度升高。本组治疗观察结果可见对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氧气雾化吸入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明显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临床症状,患者易于接受。此外,氧气雾化吸入不受雾化器、电源限制,不需要手持口含器,操作更简单方便,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

[1]龙学文,胡尚琼.氧气雾化吸入致呼吸暂停1例[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48.

[2]刘志敏,王述平,李雪冬,等.超声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71.

[3]温赤君.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3):158.

R56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752X(2011)02-0025-02

2011-02-25

张 娟(1980-),女,安徽舒城人,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护师;

许 燕(1982-),女,安徽铜陵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教师。

夏万夫)

猜你喜欢
铜陵合肥市血氧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亲亲的鸟
合肥市朝霞小学
其实冬天不可怕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