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预应力大跨度混凝土空心现浇楼板设计

2011-01-15 13:04赵静涛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跨度楼板空心

李 乐,赵静涛

(北京华咨工程设计公司,北京100000)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旧有的办公及居民住宅建筑的房间布局、居室面积、房间功能等指标基本已经全部淘汰更新了。现今的建筑设计者,为了满足使用者也许各不相同的要求,力求使建筑设计具有更大的兼容性。

要做到建筑兼容性,目前最流行的做法就是将建筑空间尽量加大,让业主自行决定所属空间内的布局。这就使现代建筑空间跨度越来越大。由此对结构设计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一方面,结构设计原则应该是尽量减轻建筑自重;另一方面,板跨加大势必导致板厚增大,加重建筑自重。

大跨楼板采用预加应力是最常用的做法。一般来讲,大跨楼板的承载能力很容易通过计算满足,所以大跨板计算指标应该是由挠度或裂缝控制。预应力技术对于控制裂缝及挠度是最为有效的。但是预应力构件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上也有局限性。

首先,预应力楼板一般采用的是无粘结预应力,预应力筋靠两端锚具锚固在板边。钢筋与混凝土无粘结,如遇外界破坏(装修及安装吊件时,在楼板上的钻孔操作难以避免伤及钢筋);受热(失火,致使钢筋应力松弛)等,板的承载会受损,不易修复。而且,预应力构件造价较高,技术要求严格。一般工程对于采用预应力技术都是要很慎重地论证的。实际在设计中也是会遇到这样情况:大跨板在整个工程中比例很小时,或者其跨度处于预应力使用经济跨度的下限,介于可用可不用之间。这时要确定设计方案,就会很困难。况且,预应力楼板对于减少结构自重并无明显效果。

我们在某幼儿园(两层)的结构设计中(图1),就遇到了上述难题:板跨对于预应力楼板来讲,大多小于经济跨度(9米);整个建筑只有局部楼板属于大跨度(>7米),这种情况下采用预应力技术,必定会增加平均施工费用。因此,在设计上,我们就想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图1 某幼儿园首层结构平面示意图

众所周知,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力原理为:正弯矩区,上部混凝土受压,下部钢筋受拉,共同抵抗弯矩。而中性轴范围混凝土对于构件抗力能力的贡献几乎没有。由此,我们就想去掉这部分混凝土,这样既可以减小设计弯矩,又可以保持构件抗力能力。实际上是通过减小构件自重,来提高构件使用跨度。这种思路由预应力预制空心板而来,应该说不是什么新技术。但要实现现浇空心工艺,还需要解决一些设计、施工上的问题。主要是浇筑方法和裂缝控制等问题。

思路确定后,再下一步,就需要着手进行理论分析。

分析可知,只要空心板截面满足第一类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就与一般楼板的计算完全相同。虽然说实际并不需要一定是第一类截面,构件计算只要其受压区高度小于ζb,也就是第二类T形截面也能满足要求,这样还能进一步压缩板厚或提高承载力。但考虑到,应该使板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以及实际计算上的简便和施工可行性等综合因素,就将板控制在第一类截面(图2)。

针对本工程,取最大跨楼板计算(图3),以探明构件配置规律(算1)。

图3 空心楼板计算单元剖面图

计算前,首先需要说明,由于楼板计算中,裂缝指标起控制作用,而且由于空心楼板的开裂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混凝土板的塑性变形理论,所以,结构计算按完全弹性考虑。

通过以上的两次计算分析,板T形截面尺寸与板跨及设计弯矩间应存在对应关系。

荷载:

恒载:(按0.205m折合板厚)5.13+1.50=6.62KN/m2

活载:2.00KN/m2

q设计=6.62×1.2+2.00×1.4=10.74KN/m2

q标准=6.62+2.00=8.62KN/m2

q准永久=6.62+2.00×0.5=7.62KN/m2

截面承载探究:

为使计算方便于工程设计,应使截面属于Ⅰ类T型截面。就可以直接按等厚实心板设计。

M<a1fcb′fh′f(h0-h′f/2)=11.9×300×60×(228-60/2)=42.4KN.m

满足截面条件限制

M>a1fcb′f(2a′)(h0-2a′/2)=11.9×300×44 ×(228-44/2)=32.4KN.m

下面列出一些常用情况,以供结构方案估算时参考(表1)。

表1 空心楼板方案估算表

注:实际工程中,满足表中弯矩范围时,设计可以直接按普通板的计算方法计算空心板配筋。仅配筋率按T形计算。

可以看出,本工程的大跨度板基本可以采用此方案。计算反映出,一般板跨在7~10米之间都可以采用,且板跨越大,经济效果越明显。

对于10米跨板,空心,采用250mm板厚,其实际楼板自重折合成普通板应为205mm(算2)。

减轻自重

此板按10m×13m等效矩形板。共排布29× 39块填料。

混凝土自重减轻18.%。折合板厚0.045。

那么,在同等条件下,直接采用205mm普通板是否能够满足计算要求呢。以下就对这两种情况分别验算承载力(算3);裂缝(算4);挠度(算5)。

由于板支座一定范围不做空心处理,负弯矩同一般楼板,不做比较,

取u=1/6

截面型比较

空心板:1承载力验算

实配:Ø14@150 As=1026mm2

普通板:

实配:Ø14@150 As=1026mm2

裂缝控制

表2 板裂缝计算结果对比

挠度控制:

构件实际挠度

不满足部分可靠支模时起微拱解决。

表3 板挠度计算结果对比

比较发现,空心板三项指标均满足要求,且提高较多,扣除施工条件的不定因素后,还可以保证一定的安全储备;普通板计算就比较接近限值,富余不大。尤其是挠度,较之空心板降低很多,难以满足平时使用的舒适度要求。这样可以得出结论,采用空心楼板可以有效地控制楼板裂缝及挠度,完全可以达到或接近预应力的使用效果。板跨较大时,是一种很经济的做法。

计算满足后,实际绘制施工图时,还要考虑构造要求,并结合施工可行性综合设计。下面分别论述。

首先要实现楼板现浇空心,实际是通过在板内预设轻质填料实现的。本工程采用聚苯板,制成小块(200×200×130),每9块一组,布于板内(图4)。

图4 聚苯板填料平面布置图

填料分区的目的,一方面不影响板内电管施工;另外也是混凝土浇筑的要求,保证混凝土骨料可以通过振捣,在板内均匀分布。

钢筋保护层根据环境类别取用,一般室内情况较多,以此为例:保护层厚度15mm。此时的保护层对于上下翼缘的上下面都要满足。而且,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满足温度应力对截面变化部位的不利影响,建议加设钢丝网固定填料块(图5)。

图5 空心楼板填料固定钢丝网布置图

最后,从对施工的要求上,还应有几点说明:(1)这种板对施工振捣及养护的要求较高,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尽量加大翼缘厚度是有利的,但这与设计目的(减轻自重)是矛盾的,实际操作中,设计方应该同施工单位协商,找出一个最优的截面形式,预先确定合理施工方案。(2)聚苯块的大小应该根据钢筋间距确定,见图5。(3)混凝土浇筑时最好分批进行,先浇筑下翼缘及腹板区,振捣密实后,再浇筑上层翼缘。但要注意时间间隔不可超过初凝。

施工中,对空心楼板应加强养护措施,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再拆模。建议此类楼板采用微膨胀混凝土,一方面可进一步减小楼板裂缝,另一面还可以弥补一些施工质量上的不确定性。

总结:不论是预制空心板,还是预应力空心现浇楼板,其做法早已有之。而不配置预应力筋的现浇空心做法还未见论述。本工程设计于2003年,结构施工过程约为两个月。由于设计与施工对此项技术都属于尝试性阶段,我们对全程施工现场进行跟踪作业。现场支模,绑筋,浇筑,养护,拆模等各过程均无异常,结构完活效果良好。板面无蜂窝、麻面、漏振现象。实测楼板挠度(恒荷作用下)小于10mm。混凝土感官质量均匀,超声波测量钢筋保护层均满足设计要求。至此,可以确定,这种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跨度楼板空心
地球是空心的吗?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空心人
四边简支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
组合铝合金立柱在超大跨度玻璃幕墙中的应用
空心
空心针治疗胫腓神经联合损伤1例
探讨大跨度门式起重机运行偏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