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氯普鲁卡因混注减轻丙泊酚注药痛的效果观察*

2011-01-24 03:05陈鸿武陈国忠
关键词:普鲁卡因麻醉科莆田

陈鸿武 陈国忠

(1,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福建 莆田 351100; 2,福州总医院麻醉科,福建 莆田 351100)

手背静脉注射丙泊酚疼痛发生率高达94%[1]。丙泊酚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较大的缺点是麻醉诱导时的注药痛。防治丙泊酚注药痛的方法较多,但其防治效果都不理想。本文就氯普鲁卡因混注减轻丙泊酚注药痛的效果和最佳剂量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90例成年需全麻手术病人,无氯普鲁卡因等药物过敏史,随机分为三组(表1)。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禁食8 h。20号套管针,置入无显著差别的手背静脉,丙泊酚注药速度均为0.5 ml/s至神志消失,注射过程中,由另一麻醉医师专职询问患者手臂注射部位的感觉情况, 以每5秒询问病人,同时按照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评分、记录。

1.3疼痛程度评定标准

选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0分为无痛, 1~4分为轻度疼痛, 5~8分为中度疼痛, 9~10分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各组数据以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组间年龄、体重、丙泊酚诱导剂量(153±22 mg)无显著性差别,疼痛或不适的数量见表2。Ⅰ组与Ⅱ、Ⅲ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表1 3组药液混合情况

表2 3组患者丙泊酚注药痛发生情况 例(%)

注:Ⅰ组与Ⅱ、Ⅲ组比较,*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P<0.05

3 讨 论

丙泊酚注药痛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其刺激血管壁内的疼痛感受器,或是其能激活激肽系统产生致痛因子刺激血管内疼痛感受器[2,3]。氯普鲁卡因可减轻丙泊酚注药痛,可能是阻断介质的作用或静脉壁被区域阻滞的结果[1]。丙泊酚注药痛的程度与氯普鲁卡因剂量呈反比关系。90 mg氯普鲁卡因减轻丙泊酚注药痛比60 mg更有效。本文单注丙泊酚注药痛发生率90%,氯普鲁卡因90 mg疼痛发生率3%,与氯普鲁卡因60 mg发生率17%相比显著减少,且Ⅱ组与Ⅲ组比Ⅰ组疼痛程度都轻。因此建议,为减轻丙泊酚注药痛,至少混合加入氯普鲁卡因60 mg,而氯普鲁卡因90 mg效果更好。

[1] 陈鸿武,蔡建荣,郑细妹,等;氯普鲁卡因预防丙泊酚注药痛效果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40:557-558.

[2] Kay B,Rolly G.ICI 35868. a new intravenous induction agent[J]. Acta Anaesthesiol Belg. 1977,28:303-316.

[3] Scott RRF, Saunders DA, Naman J. Propofol clinical strategics for preventing the pain on injection[J]. Anaesthesia. 1988, 43(6): 492-494.

猜你喜欢
普鲁卡因麻醉科莆田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鲁卡因调节TRAIL基因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莆田闹元宵
莆田系阴影下民营医疗的出路
止血散联合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浅谈二级医院麻醉科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