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HPA轴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1-02-01 05:56张炜宁唐新征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7期
关键词:蜂针蜂毒风湿性关节炎

邓 鸣 张炜宁 唐新征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518034)

蜂针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HPA轴影响的临床观察

邓 鸣 张炜宁 唐新征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518034)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认为,蜂针疗法是一种具有综合医疗效能的疗法,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方面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较为安全可靠等优势。目前众多临床工作都认识到蜂针疗法的临床疗效,但作用机理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对照观察研究,系统地观测和评价蜂针治疗对RA患者HPA轴(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全部60例病例来自深圳福田区中医院内科住院及门急诊2009年8月~2010年8月间的病人,其中住院病人30例,门急诊病人30例;年龄18~65岁;病程3个月~20年。按住院门诊号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组,分为蜂针治疗组、普通治疗组、激素治疗组,每组各20人。三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1]:①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②腕晨僵至少1 h(≥6周);③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图像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及关节间隙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符合以上7项中的4项,并排除其他风湿病者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哺乳、孕产期妇女;过敏及虚弱体质不能耐受者。③合并有其他影响体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或近30天内使用过激素、慢作用药者。④合并心血管、肝肾肺系和造血系统的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胃、十二指肠活动性溃疡患者。⑥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期(关节功能Ⅵ期,X线Ⅵ期)已经严重变形,丧失劳动力者。

治疗方法

分组:将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普通治疗组(M TX)、激素治疗组(M TX+强的松)、蜂针治疗组(M TX+蜂针),每组病例20人。

普通治疗组(20例):甲氨蝶呤(M TX,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生产,国药准字 H 31020644)10 mg,口服,每周1次。

激素治疗组(20例):甲氨蝶呤用法同普通治疗组,同时每日口服醋酸泼尼松龙(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 33021207)7.5 mg,每日1次。

蜂针治疗组(20例):甲氨蝶呤用法同普通治疗组,同时加用蜂针治疗。方法:选用活蜂直刺治疗。每位患者先作蜂针皮试:取蜜蜂1只,螫刺患者的一个已常规消毒的穴位上,留针5 min后,将蜂螫刺拔出。观察15 min,若局部红肿直径小于5 cm,又无不适的局部或全身反应者,为阴性反应,可在3天后接受蜂针治疗。最初治疗一般由1~2只开始,隔天1次,并维持在2~3只蜂的水平,待渡过蜂毒的过敏期后(15~25天左右),再逐渐增加蜂针量,每次可增加1~3只。疗程:蜂针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取穴:以痛为腧,即阿是穴,配合循经取穴及辨证取穴。常用处方:肩部:肩髃、肩髎、臑俞;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肘部: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尺泽;脊背:水沟、身柱、腰阳关;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治疗结果

观察指标: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检查,于全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并随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性指标:血清皮质醇、ACTH,于全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三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ACTH、皮质醇水平比较

治疗前各组患者血ACTH、皮质醇较正常水平偏低,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普通治疗组水平无明显升高(P>0.05),蜂针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蜂针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升高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蜂针治疗组在增高血ACTH、皮质醇水平方面疗效优于普通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疗效相当。

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期间,蜂针治疗组出现3例过敏反应,分别是发热、局部水疱、皮疹瘙痒,2例产生恶心现象。普通治疗组3例产生恶心现象,1例白细胞下降。激素治疗组有6例恶心、腹胀不适等消化道反应,3例精神兴奋、失眠。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本病的发病是内外合邪,毒邪蕴结,痹阻经络,流注骨节,攻注脏腑。其病位在关节筋脉肌肉,其基本病机为风寒湿毒痹阻筋脉骨节。现代医学认为,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关节慢性反复发作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的滑膜炎,炎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及软骨破坏。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逐渐加重的对称性多发性的小关节炎,早期呈现肿胀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僵硬和畸形。

目前西医对RA的常规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药以及激素。为阻止或减轻关节的破坏及控制病情的发展,一般须采取联合用药。但这些药物治疗的疗程较长且副作用较大,易引起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特别是长期应用激素治疗,则易出现库欣综合征、感染、骨质疏松、精神症状及抑制HPA轴功能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等一系列副作用。蜂针疗法是通过蜂毒与蜂螯对经络腧穴及全身的刺激达到治病效应。以蜜蜂螯刺为针,具有中医针刺疗法的功效。蜂针刺激经络穴位,既激发了经络,促进卫气,又布散了营气的运行,能使气血流畅,经络疏通,病邪外泄,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出现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针刺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红肿温热,患病关节疼痛减轻,又起到中医温灸样作用[2]。同时,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等作用的蜂毒注入体内,又发挥了蜂毒的药物作用[3]。蜂毒具有药理毒性,小量蜂毒进入体内,能驱除RA患者的风寒湿毒邪,达到“以毒攻毒”的效应[4]。蜂毒肽、蜂毒明肽和MCD肽可能刺激兴奋H PA轴系统[5],从而达到抗炎、治疗RA的作用。

本实验结果也显示:治疗后蜂疗所产生的ACTH、皮质醇变化与小剂量激素治疗后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但较之外源性激素来说,蜂针治疗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6],可随时停止治疗而无抑制HPA轴的副反应,据此推测蜂针疗法产生能有效地参与HPA轴的调节,对RA患者HPA轴产生兴奋作用,使下丘脑及垂体分别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而促使皮质醇分泌增加,抑制免疫系统产生致炎细胞因子,但是蜂针疗法作用于HPA轴的具体环节及刺激的主要部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4):250-254.

[2]伦新,李万瑶.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四川中医, 2008,18(2):41.

[3]王金庸,王孟林.中医蜂疗学.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 551-556.

[4]柳涛,藤田亚美.蜂毒及其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机制及进展.神经解剖学杂志,2009,25(6):687-690.

[5]郝晓萍,浅述蜜蜂毒的抗炎镇痛作用.光明中医,1995,4(5): 25-27.

[6]李万瑶.蜂毒疗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69.

2011-03-08)

猜你喜欢
蜂针蜂毒风湿性关节炎
综述蜂毒的应用
掌握规律 善用蜂针疗法
蜂针疗法
蜂毒的美容作用及其安全性
李万瑶临床常用蜂针针法研究
蜂毒注射过敏的应对措施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