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

2011-02-09 22:34石塔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4期
关键词:疱疹口病皮疹

石塔芹

河南临颍县人民医院 临颍 46260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常呈暴发流行[1]趋势。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常以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疱疹周围由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心肌炎、肺水肿等[2]。我科于2007-03~2008-09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46例,患儿在医护人员的共同治疗、观察和护理下,病情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6例患儿,男82例,女64例,年龄4个月~9岁,其中112例明显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

1.2 临床表现 患儿常以发热、皮疹及口腔黏膜病变为主要特征,146例患儿中,部分患儿伴有体温升高,按发热程度临床分级为[3]:低热62例,中等热58例,高热26例。患儿可出现皮疹,为斑丘疹及疱疹,大小2~5 mm,大小不均匀,皮疹周围可见明显红晕,常以手、足、口部位出现皮疹为主,伴有臀部皮疹者24例。106例患儿口腔黏膜发生病变,常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小水泡、溃疡。初起的小水泡经2~3 d后破溃形成溃疡,可分布在上颚、两颊、口唇、舌体、齿龈、咽部等处。

1.3 结果 116例患儿经医生抗病毒及其他对症治疗,在护理人员精心护理下,体温降到正常水平,皮肤水疱出现结痂、脱落,丘疹消失,口腔黏膜溃疡愈合,精神好转,食欲逐渐恢复,患儿在1周内临床治愈出院,30例患儿经治疗后2周内临床治愈出院。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无院内感染。

2 护理

2.1 消毒隔离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密切接触途径传播,患儿一经确诊立即给予隔离管理,病室保持空气新鲜,通风3~4次/d,30 min/次,室温18~22℃,湿度50%~60%,紫外线循环机定时消毒2次/d,30~60 min/次,病房门、把手、床头柜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患儿所用的日用品、玩具、食具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消毒,医生护士接触每位患儿前后,均用流水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患儿住院期间所用病房物品、床单元、用具、玩具等,出院后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2.2 发热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往往伴有发热,但发热程度不同,发热期间,护士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正确的降温措施。护士每4 h测量体温1次,必要时每1~2 h测量1次,并记录在检温本上,对于体温<38.5℃的患儿,常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如:头部冷敷、冰枕、温水擦浴等。对于体温>38.5℃的患儿,可遵医嘱用药物降温,患儿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满意时,同时配合使用物理降温措施,以防高热惊厥。一般给患儿选用口服美林布洛芬退热,能达到退热效果。药物退热过程中,应注意让患儿卧床休息,休息可减少能量消耗。对出汗较多的患儿及时更换衣服、被褥,保持皮肤干燥。同时鼓励患儿多喝温开水。

2.3 饮食护理 患儿由于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溃疡引起剧烈疼痛而影响食欲,对于常常不愿进食的患儿,为保证机体需要,应安排清淡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宜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根据患儿的饮食习惯烹调而成。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冰冷、辛辣、坚硬的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水,保证机体的水分供给。患儿由于口腔黏膜溃疡疼痛引起食欲减退、饮水量减少而造成脱水、酸中毒者,立即给予静脉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4 皮肤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的衣服选用棉织衣物,要宽大、柔软、舒适,衣服、被褥要保持清洁,经常更换,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无渣屑,剪短指甲,穿长袖、长裤衣服,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患儿身上的皮疹或疱疹局部可用炉甘石水剂或阿昔洛韦软膏涂搽,患儿臀部出现皮疹时,大小便后及时清洗干净,用软毛巾擦干,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感染。

2.5 口腔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患儿口腔要保持清洁,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我科收治的年龄较小婴儿,哺乳后应喂开水,同时观察口腔情况,如发现口腔内有疱疹或溃疡可用棉棒蘸2%碳酸氢钠溶液轻轻擦洗,然后在溃疡面涂上锡类散,预防口腔感染。较大患儿可用西瓜霜或抗病毒含片。对于口腔溃疡、糜烂疼痛明显的患儿,我们采用鱼肝油+2%普鲁卡因适量混合涂抹,2~3次/d,有利于减轻患儿口腔溃疡疼痛,促进溃疡面愈合。涂药时要观察有无糜烂、溃疡等口腔黏膜病变。

2.6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 在护理手足口病患儿的过程中,我们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观察患儿体温、心率、意识等变化。如患儿持续高热、心率加快、恶心、呕吐、精神萎靡或嗜睡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做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防脑膜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7 心理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由于手、足出现皮疹或疱疹,口腔黏膜溃疡、糜烂的疼痛刺激,患儿往往会出现烦躁、哭闹不安。当患儿住院后,面对陌生环境、陌生面孔,又要进行隔离治疗,患儿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常常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因此要求我科护士对待患儿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并进行动作爱抚及鼓励,比如夸奖孩子勇敢、坚强,给患儿以温暖、安慰,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激发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取得患儿的信任;另外可根据患儿不同年龄组的心理特点,利用音乐、图画、板书等多种形式,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可耐心给予解释,鼓励患儿做一个勇敢、坚强的孩子,患儿精神放松,不惧怕,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康复。患儿入院后处于被隔离的状态,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患的是传染病后,由于家长对本病缺乏了解、认识,比较紧张和恐慌,医护人员要重视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给与相关的心理疏导,对患儿家长进行有效医患沟通,通过健康教育让家长知道本病的治疗、转归情况,在医患双方共同配合下,患儿才能更好、更快的康复。

2.8 健康教育 患儿一旦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应交待家长2周内勿送患儿到幼儿园或其他公共场所[4]。对家中或幼儿园的易感患儿可给予服用板蓝根冲剂或抗病毒冲剂等预防感染。我科在健康教育方面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健康宣教。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内容可采用多种形式,比如:打印成册子、板报、图片等多种形式,让患儿和家长通过宣传了解本病,让患儿家长知道手足口病为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快,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和密切接触途径传播传染,让家长对本病有一定的认识,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知道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要重视该病预防,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隔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由于手足口病是近几年来发生的一种新型传染病,大多数人对此病不甚了解,一旦孩子患上此病,容易造成恐慌心理。在流行期间,家长应少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玩具、餐具、衣物要定期消毒。家长给患儿做营养丰富的食物,睡眠充足,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流行期间家长可以给患儿口服板蓝根冲剂预防。如发现患儿有高热、头痛、哭闹不安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教会家长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发热、手足口有无疱疹出现,一旦发现立即隔离管理,并做好口腔、皮肤、心理等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1] 杨智宏,朱启荣.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埃可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 2005,43(9):648-652.

[2] 李琳琴.10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杂志, 2008,5(9):135.

[3] 李小寒,尚小梅.基础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8.

[4] 秦春霞.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 11(11):25-26.

猜你喜欢
疱疹口病皮疹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