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肾型传支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2011-02-10 23:15焦凤超李迎晓陈宏智
中国动物检疫 2011年12期
关键词:肾型法氏囊土鸡

焦凤超,李迎晓,陈宏智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动物科学系,河南信阳 46400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呈世界分布,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1]。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传支)是由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IBV)所引起的鸡的一种以肾脏病变为主的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近几年,肾型传支不断流行,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影响养禽业的发展。2011年4月,信阳市平桥区某土鸡养鸡户6 000多只35日龄土鸡出现发病、死亡现象,经实验室诊断确认为肾型传支继发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感染,总结报道如下,为该地区土鸡肾型传支的防治提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信阳市平桥区某养土鸡场饲养有35日龄土鸡6 000余只,2011年4月,鸡群出现咳嗽、喷嚏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采用恩诺沙星饮水后好转,3 d后呼吸道症状突然加剧,病鸡精神沉郁,发热、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水量剧增,并出现石灰样粪便,主用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之后效果不明显。每天死亡在150只以上。经询问得知,鸡群在7日龄免疫过新支二联苗(Clone30-H120),14日龄饮水免疫过法氏囊中等毒力疫苗。以后一直存在出现呼吸道症状和死亡现象,采用鸡法氏囊精制卵黄抗体配合头孢药物注射后好转。

2 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表现咳嗽、呼噜、喷嚏等,经过2~3 d治疗后, 呼吸道症状有所缓解。然后鸡群突然精神沉郁,张口呼吸、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水量剧增,并出现石灰样粪便以及大量死亡现象。

3 剖检变化

病鸡鼻腔、喉头、气管内有大量浆液性分泌物,气管环潮红出血;气囊浑浊增厚;心脏有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脏有轻微的肝周炎;肾脏高度肿胀、苍白, 肾小管和输尿管内尿酸盐沉积,呈现典型的“花斑肾”。

4 实验室诊断

4.1 涂片镜检

无菌采集病死鸡的心、肝等病料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4.2 分离培养

无菌取上述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置于37 ℃恒温箱中24 h,结果麦康凯琼脂平板长出圆形、稍隆起、湿润、光滑的红色菌落。挑取单个菌落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散在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4.3 药敏试验

按照常规方法[2],对分离的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株对丁胺卡那、恩诺沙星高敏,对卡那霉素、泰乐菌素、氟哌酸、环丙沙星中敏。

4.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快速检测试纸检测

取病鸡法氏囊、肝肾等病料按说明书处理后,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快速诊断试纸条(河南百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结果为阴性。

4.5 动物接种

4.5.1 鸡胚接种 取病变明显的肾脏组织及呼吸道分泌物, 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5乳剂,加入双抗经4 ℃ 作用6 h,3 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经0.22μm滤器过滤后接种于10日龄鸡胚尿囊腔,孵化6 d,收集48 h后死亡鸡胚的尿囊液备用。

4.5.2 动物回归试验 取上述制备的尿囊液经滴鼻、点眼方式接种6只10日龄的雏鸡,每只0.1 mL,结果3 d后雏鸡开始出现呼吸困难,精神不振、腹泻以及死亡症状,剖检病死鸡均表现为呼吸道和典型的花斑肾病变,而生理盐水对照组无明显临床表现[3]。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为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6 治疗

6.1 加强饲养管理,更换低蛋白含量的饲料进行饲喂,并在饲料中复合维生素。

6.2 富农(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2 000羽/瓶,每瓶加适量的水溶解后供1 000只鸡群自由饮用,每天1次,连用3 d。

6.3 盛通(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每瓶加水150 kg鸡群自由饮用,每天1次,连用5 d。

6.4 思诺沙星加黄芪多糖饮水,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3~5 d。

除此以外,还应注意禽舍的通风、消毒等经以上措施治疗后,3 d后死亡减少,鸡群精神状态逐渐好转、康复。经统计,鸡群从发病到最后康复一共死亡845只。

7 体会

7.1 肾型传支在发病前期常表现为轻重不一的呼吸道症状,此时,如果判断错误或单一投药会丧失最佳治疗时机,从而肾脏损害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正确诊断、及时投药是治疗本病和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的关键。

7.2 除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外,还应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尤其要注意降低饲料蛋白含量,搞好鸡舍内外消毒,改善温度和通风条件。在保持舍温、湿度相对稳定时,加强含内空气流通,防止NH3、CO2、H2S等有害气体滞留,减少其对鸡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保障鸡群健康,使鸡群处于良好的饲养环境。

7.3 由于传统疫苗株H120和H52疫苗对肾型传支的保护效果较差,因此早期免疫接种肾传支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4]。考虑到传支病毒和新城疫病毒两者之间存在免疫干扰现象,选用新城疫-传支二联三价(新城疫-呼吸性传支-肾型传支)疫苗进行科学的免疫接种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1] B·W·卡尔尼克.禽病学[M].高福,刘文军,译.9版.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407-418.

[2] 马兴树.禽传染病实验诊断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12-114.

[3] 陈庆勋,孙凌志,铎亚东,等.鸡肾型传支继发大肠杆菌的综合防治[J].兽医导刊,2008(10):17-18.

[4] 吴悌霖.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84-86.

猜你喜欢
肾型法氏囊土鸡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危害及防治措施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商品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山楂园套养土鸡模式的应用效果
土鸡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防治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上的推广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