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6县(市)出生缺陷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2011-03-06 01:11郭兴萍宋春英安焕晓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发生率

郭兴萍 王 裕 宋春英 张 红 安焕晓

1.山西省人口计生科学研究所(太原,030006);2.山西省眼科医院;3.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出生前就存在的结构、功能或代谢方面的异常,包括解剖结构畸形、功能不全、生长发育障碍、代谢异常。出生缺陷不仅导致巨大的疾病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而且对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均有重大的影响[1]。本研究拟对山西省部分农村近 3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依据山西省各地区区域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条件等选择朔州、阳泉、忻州、吕梁 4个地级市中的平定县、代县、汾阳市、怀仁县、中阳县、交口县 6个县(市)作为调查区域。对 6个县(市)2006年 1月 1日 ~2008年 12月 31日全部出生儿进行调查。

1.2 方法

通过问卷和现场调查方式,由经过培训的乡、村级调查员用统一的调查表,与期内所有出生儿的父母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由调查员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有无出生缺陷儿、缺陷种类、诊断依据。本次妊娠孕妇健康、用药、干预情况等。对照组的选择:随机抽取本地、同时期、母亲一般人口学特征相近的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组。

1.3 出生缺陷的诊断

对出生儿进行全面体检,并严格按照《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中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4 质量控制

对县(市)、乡(镇)、村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标准;县(市)督导员和乡(镇)调查员审核当日调查表,对缺项、漏项及不合格处予以纠正;对出生缺陷诊断不清者,与医院核实;专家复核;按照 1%的比例对调查情况进行电话复核;对数据录入差错率进行校验。

1.5 统计学分析

用 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 36 917份,其中有效问卷 36 716份,有效问卷率达 99.46%。6县(市)近 3年现存出生缺陷率为 134.27/万。前 4种出生缺陷疾病按发生率高低排序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21.24/万,占现存出生缺陷儿的 15.23%)、神经管畸形 (16.07/万,占 11.91%)、唇腭裂 (发生率12.53/万,占 10.08%)、多 指 (趾 )与 并 指 (趾 )(11.44/万 ,占 8.20%)。

2.1 居住地、家庭年人均收入、母亲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影响

见表 1。493例出生缺陷现存儿中,197例(39.96%)父母居住在城镇,296例居住在农村(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高,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逐渐降低;≥35岁高龄产妇分娩出生缺陷儿的几率(201.82/万),高于非高龄产妇(129.99/万,P<0.05);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缺陷组与对照组比较,家庭年人均收入、母亲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表 1 两组调查对象及其家庭近 3年基本情况比较

2.2 两组母亲家族史、既往史比较

近亲结婚、曾生育缺陷儿及亲属曾生育缺陷儿的家庭,出生缺陷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发现,既往有自然流产史的母亲分娩出生缺陷儿的几率较高(P<0.05);母亲既往是否患肝炎、癫痫、心脏病、甲状腺疾病,缺陷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调查对象母亲家族史既往史情况比较

2.3 两组母亲孕期患病及用药情况比较

表 3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缺陷组母亲孕期罹患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先兆流产者显著增多(P<0.05)。此外,缺陷组母亲孕期服用解热镇痛药、抗生素者显著增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3 两组调查对象母亲孕期情况比较

2.4 两组调查对象父母生活习惯比较

缺陷组母亲家人吸烟、丈夫饮酒者较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5 两组调查对象母亲饮食及所处环境比较

493例缺陷儿中,有 2例母亲食用肉类、蔬菜情况不明;有 2例母亲电脑前工作情况不明。两组比较,各变量间差异详见表 5。

3 讨论

出生缺陷的致病因素非常多,也很复杂,约有50%的出生缺陷不能归因于某单一原因[2]。出生缺陷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原因有关。

3.1 家庭的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

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普遍高于城市[3]。广西 2000~2005年度农村出生缺陷儿发生率(20.22‰)即高于城镇(19.87‰)[4]。孕妇年龄≥35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之一。海南省 2003~2007年监测结果显示,年龄 >35岁组产妇分娩缺陷儿的几率最高达30.57‰[5]。本研究发现随着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高,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不断降低;农村出生缺陷率高于城镇;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渐降低;高龄产妇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非高龄产妇。说明家庭的经济水平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出生缺陷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产妇的年龄也有一定影响。

表 4 两组调查对象父母生活习惯比较

表 5 两组调查对象饮食及所处环境情况

3.2 母亲自身因素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

本研究发现近亲结婚、曾生育缺陷儿、亲属曾生育缺陷儿的家庭,出生缺陷发生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既往有自然流产史,可增加出生缺陷发生率。故应加强孕前优生咨询和保健工作。

3.3 孕期饮食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

研究[6]表明孕期多食肉、蛋、豆、奶类食物与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呈负相关,(OR:0.23,95%CI:0.08-0.66),而多食腌菜或泡菜为负性生活事件(OR=7.27,95%CI:1.35-39.13)。研究 [7]表明在母亲饮食因素与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也得出富含叶酸的肉类和豆类对神经管畸形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胚胎形成和胎儿早期快速生长期,往往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最为旺盛的时期,对叶酸的需求也最高。另外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频率与孕妇发锌含量呈正相关,可能由于动物性食品富含锌,又容易被吸收,而锌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体内多种生物酶的代谢,促进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再生。是否经常食用蔬菜与出生缺陷率高低无明显关系,提示肉、蛋、豆、奶类足量摄入可能有助于减少神经管畸形。

3.4 孕期患病、用药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

多数研究表明,孕期上呼吸道感染是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一般认为孕期发热是一种危险因素,不管何种原因引起孕期体温升高,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都可能引起胎儿的先天畸形[8]。本研究表明孕妇罹患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先兆流产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处在较高水平,孕期服用解热镇痛药及抗生素后,也可增加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3.5 孕期吸烟、饮酒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

目前研究表明,孕妇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与出生缺陷存在明确的统计学关联[9]。对孕 12周内吸烟或尼古丁替代物与出生缺陷关系的研究表明,孕 12周内吸烟与出生缺陷不存在显著性关联,但在使用尼古丁替代物时,其 OR为1.61(95%CI:1.01-2.58),如果仅考虑骨骼畸形 ,则 OR为 2.63(95%CI:1.53-4.52)[10]。Baumann等[11]对 1991~1997年妊娠妇女酒精滥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呼吸系统畸形、生殖系统畸形、四肢骨骼的畸形与酒精滥用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关联,而且在年龄 >30岁的孕妇中特别突出。本研究发现家人吸烟、丈夫饮酒与出生缺陷有明显统计学关系;本人是否吸烟、饮酒与出生缺陷发生未发现有无明显统计学关系。

总之,山西省出生缺陷发生率仍处在较高水平,必须做好出生缺陷的监测、预防和干预工作。家庭经济水平、母亲年龄和文化程度及家族史、既往史、孕期饮食、是否患病及服药、父母生活习惯等因素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预防和干预,从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残联.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S/EB].(2002-07-01)[2010-10-01].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4/7/5b0803326f92cb7a6e2085854be15369_0.htm l

2 Benegbi M.45 years later...where do we stand?[J].Can J Clin Pharmacol,2007,14(1):137-39.

3 张丹妍,李练兵,马明福.出生缺陷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优育,2010,16(1):4-7.

4 黄越华,陈赤,曾萼.2000~2005年广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6,12(6):267-268.

5 曹霞,劳海红.海南省 2003~2007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614-1615.

6 赵仲堂,高莉洁,李栋,等.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5,(1):3-5.

7 方玉霞,叶荣伟,赵亚玲,等.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发生的最佳时点[J].妇幼保健,2009,24(2):223-227.

8 吴金华,陈坤.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1):1-3.

9 Lawson CC,Schnorr TM,Whelan EA,et al.Paternal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and birth outcomesof offspring:birth weight,preterm delivery,and birth defects[J].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2004,112(14):1403-1408.

10 Morales-Suárez-Varela MM,,Bille C,Christensen K,et al.Smoking habits,nicotine use,and congenitalmalformations[J].Obstet Gynecol,2006,107(1):51-57.

11 Baumann P,Schild C,Hume RF,etal.Alcohol abuse-a persistent preventable risk for congenital anomalies[J].Int J of Gynaecol Obstet,2006,95(1):66-72.

猜你喜欢
神经管畸形发生率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孕早期妇女患病和用药与神经管缺陷的病例对照研究
“双内听道”畸形CT表现一例*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效果观察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