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萃

2011-03-10 01:11
产权导刊 2011年7期

观点集萃

要重视房地产风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房价上升不仅仅是体现在同一代人之间的城乡分化,也体现在不同代人之间。什么人享受房价上升?就是现在40岁、50岁,包括一些30岁的人。因为我们是在房价最低的时候处于人生最赚钱的时候,买了不少房子。未来的年轻人要买房子房价就高了,所以年轻人受害。这样的状态再持续下去,再过十五年、二十年,中国的情况就有可能类似日本今天的情况,社会财富过多集中在老年人手里,这是影响社会创新的很大的因素。高房价不解决,其对未来中国经济将带来重大的挑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6月4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2011年第四届中国开放论坛上表示

中国经济未见“硬着陆”迹象

中国虽然有通胀风险,但由于经济增长将持续,中国经济仍未见有硬着陆迹象。央行加息将扩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息差,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央行采取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及控制贷款流动性等数量政策的机会较大。去年人民币升值5%,而通胀率达4%,人民币实际升值9%,若保持这一升值速度,两至三年后人民币或停止升值。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外汇储备无可避免会增加,若美元同时贬值,外汇储备的资产价值便会被蚕食。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与一般国家把货币国际化的方式不同,应进行试点和分阶段展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循序渐进。——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6月2日在香港举行的“亚洲领袖圆桌论坛”上表示

通过加息改变负利率 年底CPI有望回落

今年全年CPI的预期均值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75个基点。央行需通过加息改变这种负利率状态,管理通胀预期,保护存款人利益。全年中国经济增速为9.3%-9.4%;受农作物产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到年底CPI有望回落至4.2%-4.3%。中国经济已进入合理、快速增长的新阶段,未来5年GDP增速保持在9%左右是比较理想的水平。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城市化、公共支出和基础建设投资及消费。——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5月16日在第16届里昂证券中国投资论坛上表示

工资不宜与CPI直接挂钩

工资增长需要考虑物价因素,但不宜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直接挂钩,完全跟着CPI的变化而变化。工资是个人对社会贡献度的货币化反映,提高工资水平应以GDP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等为充分必要条件,同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需要明确的是,物价上涨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建立健全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要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推行工人协商代表的外部化,采取外部人员代理协商和行政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方式。——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5月22日参加第八届中国薪酬管理高层论坛时表示

楼市非中国经济命根

房地产业并非中国经济的命根儿,房地产格局的改革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致命伤,当前中国的工业值、消费和基础设施都在实现增长。所以,房价下跌50%银行仍能度过风险。千万不要担心房地产调整了,中国经济就崩盘,这个观点是完全不对的。中国三块还是涨的:一是出口价格上升,出口行业暂时还是健康的;二是中国消费在涨;三是中国基础市场在涨。这三块还在涨,中国不会出现硬着陆。千万不要把房地产看成中国的命。——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5月22日在接受新闻纵横采访时表示

支付清算市场正值高成长期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各类新型支付服务产品和服务组织不断涌现,拓展了支付清算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支付清算市场正在孕育新的发展力量。目前,我国支付清算市场正处在高速成长阶段。支付清算协会的成立,是对现有支付清算行业监管模式的补充和完善,是推动金融业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实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5月23日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成立大会上表示

基金公司直销对银行渠道不构成挑战

基金自身的直销主要是针对大的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类似的机构客户。真正面对零售业务时,相对于银行渠道,基金直销渠道并不是一个有足够竞争力的渠道。基金公司很难在广大范围内以非常低的成本价格提供给单个客户销售服务,只有依托银行业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网点资源,才能让基金为广大的投资人所持有、所介入。未来会是基金公司通过银行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更精细服务的时代。通过基金公司与银行终端的不断沟通和磨合,为共同的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秦红5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基金发展论坛上表示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水平应长期看

对于主权财富基金这样的长期投资者,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综合看待其投资行为和业绩表现,而不仅仅是聚焦某一时点、某一单笔的具体投资,唯此才能更有利于稳定国际资本市场,促进资本的自由有序流动。应采用适当的会计计价方法以体现主权财富基金长期投资者的价值和理念,并以此合理进行投资收益透明度的安排。——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楼继伟5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第三次会议上表示

全球可能被迫进入加息通道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均采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给金融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抬高资产价格,从而进一步推高了资产泡沫。如果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继续加大,为应对滞胀局面,可能被迫进入加息通道。这极有可能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发生逆转,使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暴露出来,进而拖累实体经济复苏,并再次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冲击。——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6月7日接受《学习时报》采访时表示

房价难大跌

目前购房需求受到压制,再加上保障房建设加快,房价有可能出现一些回落。但从大趋势看,我国继续处于城市化过程中,还有好几亿人没有进城,房价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现在的不少调控政策属于行政手段,如果房价下跌,对信贷、经济以及金融稳定有大影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只有在城市化基本完成之后,移居人口基本没有了,房地产价格才会出现周期性波动。一段时间上涨,一段时间下跌,总体来说随通胀率缓慢上升。——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6月4日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

月薪少于1.9万的人税负都是减轻的

按照现有的税率表来看,税负真正增加是到1.9万的时候,但实际上增加的也不是太多,也就几百块钱。在1.9万以下相应的都有所减轻,所以以1.9万这么一个临界点来看,月薪少于1.9万的话,税负都是减轻的,1.9万以上的税负有所加强,但是加得也不是很多。所以从这点上来看应该说是充分考虑了月薪1.9万以下的人的税负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5月24日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物价上涨年内难改观

今年中国南方地区的旱情直接导致物价持续上涨,如果通胀(CPI)能维持在5%左右,就已经很乐观了。尤其要强调的是,现在5%的预计,已是CPI新的算法,食品权重调低了,而国外一些媒体普遍预计中国的食品通胀在10%以上。所以根据现在的形势来看,下半年的通胀趋势不可能消除,物价会持续上涨。——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梁小民5月2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股市资本下半年或现趋势性上涨

未来两年货币供应量将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房地产资金吸纳能力的逐步减弱,以及实体经济净流入量增速稳中趋缓,预计股市资金净流入量将逐渐增加。目前资本市场已进入筑底阶段,随着股市风险收益关系的变化,8月份以后有望出现趋势性上涨行情。——民生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滕泰6月7日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继续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革

“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继续纵深推进重点国有机构改革。同时要综合应用贴息、风险补偿等财政政策,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财政部副部长李勇5月20日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时机成熟

这次金融危机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现在外汇储备增速太快,外汇占款在货币投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也面临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同时,我国经济增长非常强劲,经济规模也比较大,国际贸易在全球贸易比重中迅速提升。所以种种迹象表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时机已经成熟。——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5月19日在上海金融景气指数发布会上表示

未来CPI增幅将有所回落

未来食品价格的涨幅不会像前期那样太高,但非食品价格则会抬高,这也是在近两年中国物价上涨的一个特点。非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原油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的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物价上涨的压力比上半年会减轻,从同比的CPI来看,下半年的“翘尾因素”会减弱,CPI同比增幅会从7月份以后有所回落,全年高点有可能在6%左右,到第四季度或会回落到3%-4%的区间内。——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5月20日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中国通胀下月或见顶

过去一年中国CPI增幅中的三分之二都来自食品价格。随着食品价格的逐步趋稳和回落,中国的通胀压力会在未来一两个月有所减缓。食品价格可能在6月份见顶,进而带动CPI和整体通胀见顶。而在6月份之后,通胀压力会有所下降。货币政策的收紧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可能还有50个基点左右的加息空间。——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5月20日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加快国内金融创新是关键

加快国内金融创新关键是怎么样完善金融创新机制,这些年来经过不断的努力,监管机制在很多方面比较完善。下一步应该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加快市场化改革,让政府制定游戏规则,市场参与者进行参与,同市场责任人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来推进金融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缩小和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差距。——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5月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