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白蚁的发生现状及研究进展

2011-03-23 08:56潘雪红黄诚华王伯辉
中国糖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白蚁甘蔗

潘雪红,黄诚华,王伯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南宁530007)

综述

甘蔗白蚁的发生现状及研究进展

潘雪红,黄诚华,王伯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南宁530007)

从白蚁的分类与分布、对甘蔗的为害特征及发生原因和白蚁的研究进展几个方面作了概述。建议提高蔗农防治意识和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对蔗区白蚁进行综合防治。

甘蔗;白蚁;为害;研究进展

白蚁是一类社会性昆虫,在昆虫分类系统上属于比较原始的等翅目(Isoptera)昆虫[1]。白蚁属于具有社会性组织的害虫;白蚁类活动隐蔽,喜欢阴暗温暖潮湿的环境。常在地下筑巢,每年4—6月,有翅繁殖蚁进行分群繁殖,多在闷热或大雨前后的傍晚分飞出巢。经短期飞翔、脱翅、配对,然后在适当的地方入土筑新巢。在干旱季节,白蚁以取食植物来补充其所需的水分,因此,干旱天气白蚁为害严重。

甘蔗(Saccharum officenarum L.)属于一年生宿根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属C4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地域辽阔,甘蔗糖约占食糖总产量的80%[2]。甘蔗白蚁是我国南方蔗区的重要害虫,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江西和台湾省(区)的山区和丘陵旱地均有发生危害,特别是新垦地种蔗受害尤重,损失颇大,严重年可造成大面积的缺苗断垄,甚至全部绝收。白蚁对甘蔗为害严重,甘蔗受害一般可减产3%~13%,严重时可达30%,甚至失收。

1 白蚁的分布与分类

1.1 白蚁的分布

全世界已知白蚁7个科,分别是澳白蚁科(Mastotermitidae)、草白蚁科(Hodotermitidae)、木白蚁科(Kalotermitidae)、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齿白蚁科(Serritermitidae)、白蚁科(Termitidae)、原白蚁科(Termopsidae),种类约有3000种,绝大多数分布在赤道两旁[3]。我国若以长江为界,其分布状况是越往北种类越少;越往南种类越多。以省份而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种类最多,其次是两广和福建,全国除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区)外,其它省(区)都有其分布记录。黄复生等[4]中国动物志第十七卷等翅目记述中国白蚁有4科44属476种,其中扩头散白蚁与扩头蔡白蚁重复,实属475种;戴自荣等[5]将华白蚁属与印白蚁属合并,壤白蚁属与地白蚁属合并,仍保留扭白蚁属,白蚁种类4科43属475种。

我国至今已有白蚁100多种,为害甘蔗的白蚁有10多种,常见的有黑翅土白蚁,海南土白蚁,土垄大白蚁、黄翅大白蚁、家白蚁和黄胸散白蚁。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有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kiraki),其次黄翅大白蚁(Macrtoermes barneyi Light)和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黑翅土白蚁的分布地区,北以北纬35°(洛阳)为界,南至北纬20°(海安),广泛分布于华中、华南地区,为多种农林作物和水库堤坝大害虫。国内分布在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黑翅土白蚁垂直分布最高达1900m,国外分布缅甸、泰国、印度、越南、孟加拉国、日本。黄翅大白蚁分布在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家白蚁分布在安徽、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香港、台湾、云南。总之分布面广,约北纬20~33°的广大地区。国外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夏威夷、南非等。

1.2 白蚁的分类特征

白蚁属于多形态昆虫,其成熟个体按生理机能的不同,可分为两个类型,即生殖类型(繁殖蚁)和非生殖类型(不育蚁)。在这两大类型中,一般又可分为若干品级。非生殖类型中有工蚁和兵蚁等品级,生殖类型内有大翅型(即第一型)、短翅型(即第二型)及无翅型(即第三型)等分化。只存在于极原始的种类中。不同品级的体形有显著变化,即使同一品级的工蚁或兵蚁往往因种类不同,又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形态,被称为大工蚁、小工蚁或大兵蚁、小兵蚁等等。

昆虫分类通常采用成虫的形态,而白蚁属于多形态昆虫,成熟个体有不同的品级区分,同种白蚁其不同品级各异,但在分类上通常采用兵蚁的形态。白蚁成虫在一年中出现的时间很短,采集困难,且因成虫属原始型,各类形态均保持许多统一的原始特征,通常难以用于白蚁分类。兵蚁属蜕变型,其头部坚硬,并且为适应各种防卫方法,头部的形态有各种变异,因此,即使不是专门的研究者,根据兵蚁也可在形态方面进行大致的分类。区别种间白蚁,一般以有翅繁殖蚁和兵蚁的外部形态为主,近似种还可结合分飞时间和蚁巢结构等特征予以区分。现将为害甘蔗的主要白蚁种类形态特征列于表1。

但是完全根据兵蚁的形态来分类有时也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在一些相近的种类。因此有人利用白蚁的消化道和表皮碳氢化合物对白蚁进行分类。

利用白蚁的消化道可以鉴别白蚁的种类。科学家已经对若干个种类的白蚁消化道进行了解剖,然后进行比较其内部构造的细微差别,以便用来鉴别白蚁种类。但是根据消化道形态,非洲顶白蚁亚科的分类只能区分到属,难以区分到种[6]。采用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其种间变异尚能观察到,而种内的变异就很难区分。因此,明确地区分种类有一定的难度。但目前多数情况下以形态作为分种的依据尚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必须进一步探讨白蚁分种的有效方法。

利用表皮碳氢化合物进行白蚁分类。白蚁根据对方体表的碳氢化合物不仅可以识别其它种类的昆虫,对同种其它巢穴的个体也能加以区别,所以可以把它称之为“同胞识别物质”[3]。因此可将白蚁通过体表碳氢化合物的组成区分本种和异种的能力应用于白蚁种的分类。体表碳氢化合物的分析不仅对于世界上多数白蚁种类,即使对难以分种的白蚁类群也很有效。但是,对体表碳氢化合物的分析必须具备相关的分析仪器,进行研究时需要一定的条件。目前浙江大学的白蚁学者对白蚁翅鳞表面微刻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7],各个种类的白蚁其翅鳞表面微刻点可以用作白蚁种类的鉴定。

2 白蚁对甘蔗的为害特征

为害甘蔗的白蚁种类主要是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和家白蚁。山区和丘陵地以前两种为主,平原地区则以后一种较为严重。

白蚁为害甘蔗,受害程度因地势和甘蔗所处的生育期不同而异。就地势而言,一般在丘陵地和生荒地种植的甘蔗,受白蚁为害最为严重;在甘蔗的生育期中,以萌芽期受害最重,幼苗分蘖期受害最轻,蔗茎生长期次之,到成熟期又趋严重。甘蔗下种后白蚁为害种茎,一般从种茎两端的切口处侵入,食至蔗茎组织成空洞状或造成蔗茎平行的隧道,以致使种茎不能萌发而造成缺株。如蛀食种茎不深,蔗芽仍可萌发出土。但当种茎的节间被蛀通后,蔗芽就不能萌发,即使萌发,幼苗也难生长,严重时甘蔗受害率达90%以上,蔗芽受害率达60%以上。苗期、分蘖期受害,一般由幼苗地下部嫩茎处侵入,当食至苗茎的三分之一时,地上叶片由下而上,由外到内地渐次干枯,最后全株枯死。为害严重的整株被食断。成长蔗茎由基部侵入,为害严重时蔗茎内部被食成空洞。从8、9月开始,生长中期和后期的蔗茎可遭受白蚁为害,11、12月受害更严重。蔗茎受害后外表仍然完整,不易觉察,但敲打蔗茎时发出空洞之声。被害的蔗株遇旱,蔗叶表现枯黄或干梢,如遇风则易倒伏或折断。被害轻者,造成与蔗茎平行的隧道,有时带有一些泥土和白蚁的分泌物。白蚁为害蔗茎组织的高度,因种类而异。黑翅土白蚁一般为害20~100cm,家白蚁可达100cm以上,甚至全株食通。

表1 主要甘蔗白蚁的形态特征

据调查,广西蔗区尤其是广西北部湾(北海)和桂南(崇左的中越边境)蔗区白蚁发生较重,近年来,据崇左市江州区[8]调查,白蚁对蔗区危害率达6.52%~13.2%,较严重的蔗区达17%~24%,最严重的蔗区高达80%,对崇左不少蔗区的甘蔗生产已经造成严重威胁。

3 蔗区白蚁猖獗的原因

白蚁的为害具有隐蔽性、普遍性和严重性的特点。由于蔗园白蚁的种类多、发生期长、食性杂、为害面广、活动场所隐蔽,一旦发现往往已经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根据甘蔗地下害虫日趋猖獗的原因[9],现将近些年来白蚁对甘蔗的为害日趋严重的原因归纳如下:

(1)近年来甘蔗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宿根蔗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甘蔗的连片种植,并且水田面积减少,水旱轮作机会减少,致使白蚁种群数量不断累积,导致暴发为害。(2)气候条件的变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最近10多年来,南方地区气候的典型特征是高温、干旱、少雨,而白蚁由于栖居于土壤中,少雨干旱的气候有利于白蚁的生存。(3)缺少有效防治方法。目前砷制剂、氯丹、灭蚁灵、DDT、有机磷等高毒性杀蚁剂已被淘汰,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再加上近年来蔗价下滑,农资价格不断攀升,农民用药积极性下降,对白蚁的防治不利。(4)桉树的大面积种植,也是引发白蚁为害加重的原因之一。桉树大面积种植丰富了白蚁的食物来源,必然引起该虫种群数量的激增。许多种类的白蚁都能取食植物的根、茎,尤其是幼苗的嫩茎和根部。如桉树、杉木和某些果苗等,都经常遭到白蚁的蛀蚀而折断、枯死。广东省的甘蔗,在种植期和成熟期都受到家白蚁和黑翅土白蚁危害。绝大多数的高大棕树、大叶桉、银桦等,家白蚁都喜欢在其基部筑巢。土白蚁和大白蚁筑泥被危害大叶桉表皮是经常见到的。(5)蔗农防治意识淡薄。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体是农村单家独户,并长期处于主要依靠人畜力作业的状况,甘蔗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土地产出率低、经济效益差。近些年来,由于农资等成本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更是对甘蔗疏于管理。例如种植甘蔗的田地,在甘蔗砍收后,没有及时地深耕勤耙,造成白蚁有利的生存环境。另外农田白蚁的防治缺乏简便、有效的方法,防治成本很高,效果不是很理想,农民难以接受。发生蚁害不能及时防治,造成蚁害蔓延。

4 蔗区白蚁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白蚁的发生与土壤条件、气候及温湿度、垦植年限、垦植方法和深浅及甘蔗品种生长情况都有密切的关系。

⑴土壤植被。在pH 5~8的山地、丘陵旱地的各种土壤类型均有发生为害,但以红、黄壤土的桉树林、松木、茅草山、墓地等垦植种蔗的发生最多,受害最重。房前屋后,竹园附近种蔗,也常遭受白蚁为害。⑵气候和温、湿度。早春干旱,土壤湿度低,萌芽期的蔗种受白蚁危害严重,反之则轻,可能是白蚁以增加取食植物来补充所需的水分之故;气温在26~30℃范围内,天气干旱后降中小阵雨,对白蚁发生有利,但长期高温干旱,或长期高温后连续大量降雨,则不利于白蚁发生。⑶垦植年限。新垦植种蔗常比熟地的发生量大,受害也较严重,由于不断耕作使其不能安居而逃亡或移居他处。⑷垦植方法和深浅。精细翻犁,可消灭大量未成年的土栖白蚁和土木两栖白蚁的巢群同时还可破坏一些成年蚁巢的蚁路,切断其主巢与卫星菌圃的联系,消灭大量工蚁。⑸甘蔗品种生长情况。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分蘖力强、茎秆较硬的品种往往受害较轻。精耕细作,既可破坏蚁路,又可促进蔗株健壮生长,一般受害也轻,即使受害,由于蔗株健壮,补偿力强,也能减轻损失。

5 白蚁防治状况

5.1 白蚁防治历史

白蚁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仅在南极洲没有分布。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白蚁的防治工作,通过加强白蚁的基础性研究包括白蚁的生物学、生态学、行为学、化学生态学和病理学,不断研制出新的白蚁探测和防治技术。探测技术的应用,即采用一定的白蚁探测技术,寻找地下白蚁的巢体或研究其觅食活动规律,是防治地下白蚁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白蚁探测技术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探测、探地雷达、声频探测、电阻勘探技术、气味探测和猎犬的应用等[10]。国内外有关白蚁防治方法的研究较多,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5.1.1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包括物理屏障法和物理处理法:物理屏障法[11],即利用砂子、玄武岩石子颗粒、金属网、金属板、PVC板等物质作为物理屏障,防止白蚁进入建筑物内危害的方法。物理屏障法可减少白蚁药剂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放弃化学药剂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对人居环境的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白蚁预防技术,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重视。物理屏障法预防白蚁具有预防效果好、保护期长、材料安全、无污染等优点,未来有可能成为白蚁防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物理屏障法也有成本昂贵、铺设操作专业性强及需要日常维护和检查的缺点,使得该种方法在我国尚未得到推广应用。物理处理法[11],利用高温、低温、高电压等物理手段来防治白蚁的方法。

5.1.2 化学防治凡在防治白蚁过程中,使用化学物质杀死白蚁的方法都属于化学处理法[12],以前国外普遍使用砷制剂、氯丹、灭蚁灵、DDT、有机磷等高毒性杀蚁剂,此类农药对环境破坏性很大,对人类生存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国外很早就已经将此类药物淘汰[13]。国外的科学家目前把精力全部放在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杀虫剂,尤其注重生物杀虫剂的研究。国内的白蚁专家也都纷纷转向于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杀虫剂或生物杀虫剂的开发研究[14]。如吡虫啉、氟虫腈、氟铃脲、双氧威、Bt、白僵菌、绿僵菌等。KARD E.等[15]报道,0.05%~0.30%吡虫啉对土壤进行处理就能很好地防治白蚁的侵害。同时,韦昌华等[16]也表明,用0.05%的吡虫啉处理土壤,白蚁不能穿透危害,且对白蚁有着很好的忌避效果。而同等浓度的毒死蜱处理后白蚁仍能穿透危害。何基伍等[17]对7种杀白蚁药剂进行了室内药效测定,结果表明,氯菊酯、吡虫啉、氰戊菊酯均取得了很好的杀虫效果。

5.1.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即用病原生物,如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线虫、多种真菌及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白蚁进行防治的技术,其优点是不必大量使用污染环境的化学物质。近期研究表明,两种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用于引诱防治时,至少对某些地栖白蚁已获得有希望的效果。绿僵菌可以导致白蚁生病,并通过白蚁的交哺、肛饲、舐刷行为[18]加大传染力度。利用微生物防治白蚁的研究,国内外都在探索,它可克服化学防治白蚁的短处。目前,虽然尚未有广泛应用于实践的例证,但是这条防治白蚁的新途径看来是可取的,仍有待于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研究。

当前以植物源杀虫剂为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例如香根草精油、努卡酮、印楝素以及一些其它的植物源杀虫剂,它们对白蚁有很好的驱避性及毒性,且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无害,是目前大力提倡的。Meepagala KM等[19]从艾属植物中提取出vulgar.one B,从Ligusticum hultenii提取出芹菜脑,从矢车菊中提取出蓟苦素,它们对台湾乳白蚁均具有很好的毒杀效果;2004年韩文军等[20]对罗汉松木粉进行提取并分离后得到了2组化学组分,14 d内2组物质对白蚁的致死率分别为100%和90.3%。K Chen等[21]从落叶松中分离出亲水性的物质,据初步检测这些物质可能为黄烷酮醇,经生物测定,这几种物质对白蚁有很好的驱避效果。

5.2 我国蔗区白蚁防治

目前,在探索防治白蚁新途径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防治白蚁工作的要求。对于蔗区白蚁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进行治理。

5.2.1 下种前作好预防工作(1)清除白蚁滋生基地。冬季深翻改土,挖毁蚁巢,把白蚁消灭在植蔗前。有条件的地区应封畦作埂,建成高标准的大寨田,然后灌水浸田几天,消灭残留白蚁以绝后患。(2)播种时进行药剂浸种保苗,方法简单效果好。选用50%辛硫磷乳油300~400倍液,40%甲基异柳磷乳油300~400倍液,或10%除虫精乳油400倍液浸种1~2min,保苗期可长达2~3个月,并可兼防其他地下害虫。另外。甘蔗种植时用塘泥,每桶塘泥加入煤油100g,搅拌均匀蘸种茎后下种,可减少为害;用50%~60%石灰浆蘸种茎切口亦可防治白蚁为害;将火烧土填入牛舍中,制成牛栏厩肥后,再施入蔗苗种植沟中作基肥,对预防白蚁也有效果。

5.2.2 播种后加强检查,发现白蚁及时进行灭治播种前未行深翻改土及种苗处理的蔗园,播后可在蔗园插木薯茎或松枝,每隔15d检查1次,如发现蚁害,可采用下述措施进行灭治。(1)药剂处理:每公顷用50%氯丹乳剂3.75~6kg对水或水肥300担,淋浇于植沟中,可驱杀已来为害的白蚁。7、10月间如发现蔗茎被害,则可在蔗茎基部打洞浇灌上述氯丹稀释液进行灭治,有效期可长达2个月左右。下种时和大培土前后可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4~6kg/667m2施于植蔗沟或蔗茎基部,然后覆土,可减少为害。(2)施用氨水、石灰氮。用氨水40~50kg/667m2,对水500kg,淋浇于植沟中,或在甘蔗伸长期,施用石灰氮25~35kg/667m2,施于植蔗沟后培土。既可作追肥也可减轻白蚁为害。有的地区用牛尿浇灌被害甘蔗,对白蚁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3)诱杀白蚁:在蔗园及其附近的白蚁滋生地,设诱杀点,堆放白蚁喜食的饲料,如蔗茎,甘蔗皮、桉树皮、艾、木薯茎、茅草等(雨季宜作诱杀堆,旱季宜作诱杀坑),待白蚁大量集中到诱杀点后,即可喷“灭蚁灵”或“砷剂灭蚁粉”,喷完药后,仍恢复诱杀点的原状,使白蚁继续活动互相传递中毒死亡。如施药量、蚁量、诱杀点与蚁巢的距离等因素配合得当,可使整个群体覆灭,达到根治的目的。(4)灯火诱杀有翅繁殖蚁:为害甘蔗的主要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和家白蚁,常在4—6月的傍晚或夜晨分群,飞出大有翅繁殖蚁进行交尾活动,这些有翅繁殖蚁都有较强的趋光性,因此,可结合诱杀其它害虫在新垦区架设水盆黑光灯和高压电网黑光灯,诱杀有翅繁殖蚁,以防止新群体的建立,消灭后患。(5)寻找巢穴,消灭巢群:找到巢穴直接消灭巢群,是消灭土栖白蚁为害的一个关键措施。找巢的方法有多种,如泥被泥线找巢法,开沟截路找巢法,土坑诱引找巢法,分飞孔找巢法等等。但前3种方法都较花工,仅分飞孔找巢法较为简便,现简介如下:以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为例,每年4—6月均由工蚁筑分飞孔,黑翅土白蚁筑成凸出地表的新土堆,每群有十多个至几十个,揭开土堆即为宽约2~4cm的分飞孔,孔道间距为4~6cm,通向蚁巢;黄翅大白蚁的分飞孔呈半月形凹下于地面,其土粒粗糙结实,不易触破。当揭开分飞孔时,即见兵蚁守卫在孔口,继而工蚁和兵蚁来往含泥堵塞孔口。通过分飞孔找巢,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因分飞孔离巢一般不会太远,找到分飞孔后应做好标志,然后选用下述办法消灭之。①顺孔追巢,捣毁巢穴。②用磷化铝等药熏蒸灭蚁:先将分飞孔稍加扩大,然后取一端有节的竹筒(筒径3~5cm、长10~15cm),在筒内盛磷化铝6~7片(每片2g计),以开口的一端压向孔道口,并迅速用湿泥封住,以防磷化氰毒气外逸。此药在气温24℃时,2~3d即可熏蒸完毕,气温低于15℃和相对湿度较低的时侯,则需5~6d才能熏完。此外,也可采用敌敌畏烟剂、氯化苦、二硫化碳液等药熏杀之。上述农药均有剧毒,使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③分飞孔直接施药:土栖白蚁筑分飞孔时,其工、兵蚁活动最为频繁,当找到分飞孔后,可直接喷施“灭蚁灵”或“砷剂灭蚁粉”于蚁体上,只要方法、药量得当,也可达到消灭全巢的目的。

6 展望

白蚁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南方危害特别严重,有“无牙老虎”之称。尽管目前在探索防治白蚁新途径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防治白蚁的需要。就白蚁的控制而言,IPM策略可具体阐述为选择适当的白蚁防治技术,以合适的方法,减少白蚁种群数量并把其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使其不造成经济损失的白蚁危害管理体系,其目标是控制白蚁危害程度,减少白蚁防治过程中化学农药的使用,尽可能采用非化学的手段来控制白蚁危害[14]。

我国目前白蚁防治中主要采取的是化学防治,但是一些高毒药剂的使用一方面对人体有害,另一方面过多化学药剂的使用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实施白蚁综合防治策略的过程中,更加提倡使用诱饵法和生物防治法等一系列更加环境安全的白蚁防治方法,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此外,还应重视白蚁防治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白蚁知识的普及,同时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及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持。对于蔗区白蚁的防治,应增强白蚁对甘蔗为害的测报预警和宣传力度,让广大种植户科学了解白蚁的危害,防止在有蚁害发生时,蔗农盲目滥用农药,引导蔗农使用无污染的方法(农业防治)来治理白蚁危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大对白蚁以及其他为害甘蔗害虫的综合防治,植保和白蚁防治技术人员应深入农村,开展白蚁治理的技术培训、宣传和咨询。

[1]刘源智,江涌,苏祥云等.中国白蚁生物学及防治[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1-2.

[2]王鉴明.中国甘蔗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

[3]戴华国,李小鹰,张红兵.白蚁分类方法述评[J].昆虫知识,2004,40(5):20-23.

[4]黄复生,朱世模,平正明.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十七卷等翅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戴自荣,陈振耀.白蚁防治教程//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6]张方耀,唐觉,李参.七种白蚁消化道解剖形态的比较研究[J].昆虫知识,1994,31(5):300-302.

[7]张方耀,高其康,李参,等.十九种白蚁翅鳞表面微刻点的扫描电镜观察[J].动物学研究,1994,15(2):85-88.

[8]广西崇左江州区蔗地白蚁综合防治科研项目获成功[EB/OL].foodsl.con/contevt/783383/,2009-6-15.

[9]龚恒亮,安玉兴,管楚雄,等.我国蔗根天牛的为害及防治对策[J].甘蔗糖业,2008(5):1-5.

[10]张大羽,宋晓刚,程家安.探测及防治白蚁技术的进展[J].白蚁科技,2000,17(1):23-26.

[11]程冬保.国外白蚁防治技术综述[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2004,15(2):13-16.

[12]嵇保中,文曙雯,居峰,等.白蚁防治药剂述评[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4):3-6.

[13]肯尼斯格雷斯.美国防治白蚁药剂的现状及未来[J].白蚁科技,2000,17(1):29-33.

[14]刘晓燕,钟国华.白蚁防治剂的现状和未来[J].农药学学报,2002,4(2):14-22.

[15]KARD E.Premise termiticide field test results[J].Pest control,1998,68(4):64-65.

[16]韦昌华,卢川川,易叶华.吡虫啉防治台湾乳白蚁的初步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1(4):33-35.

[17]何基伍,马延明.7种防治白蚁药剂的药效试验[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6,12(5):399-401.

[18]张健华,王文龙,李文健,等.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交哺行为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1):90-92.

[19]Meepagala K M,Osbrink W,Sturtz G Lax A.Plant-derived natural products exhibiting activity against form osan subterranean termites(Coptotermes formosanus)[J].Pest Manage Science,2006,62(6):565-570.

[20]韩文军,何钢,廖飞勇,等.罗汉松抗白蚁成分的提取及生物测定[J].经济林研究,2004,22(1):32-34

[21]KChen,WOhmurab,SDoi,etal.TermitefeedingdeterrentfromJapaneselarchwood[J].BioresourceTechnology,2004,95(2):129-134.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s of Sugarcane Termites

PAN Xue-hong,HUANG Cheng-hua,WANG Bo-hui
(Sugarcane Research Center,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xi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Nanning 530007)

The taxonomy and distribution,the damage characters,the reason of widespread infec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of sugarcane termite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The control of sugarcane termites was suggested by raising sugarcane farmers'awareness and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policy.

sugarcane;termite;damage;development

S435.661

A

1007-2624(2011)02-0043-05

2010-11-1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024-01-07)资金资助。

潘雪红,女,山东省烟台市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蔗害虫生物防治。E-mail:panxuehong218@163.com.

黄诚华,男,博士,副研究员,从事甘蔗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白蚁甘蔗
浅谈白蚁基本防灭治方法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77岁“蚁人”家中养10万多只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残忍的白蚁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黑熊吃甘蔗
白蚁克星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