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巧

2011-03-31 23:59张贵生张小康熊秋芳蔡稀奇李世升张雪清
长江蔬菜 2011年15期
关键词:真叶肉质氮素

张贵生 张小康 熊秋芳 蔡稀奇 李世升 张雪清

萝卜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巧

张贵生 张小康 熊秋芳 蔡稀奇 李世升 张雪清

根据气候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我国萝卜大致可分为华南、华中、北方和西部高原4种生态类型。萝卜整个生长周期对氮、磷、钾和硼吸收较多。生产上一般多注重施用氮肥,而忽视磷、钾肥配施。

1 萝卜的生长发育及需肥规律

1.1 发芽期

由种子萌动至第一片真叶展开为发芽期。发芽期所需养分主要来源于种子内贮藏的养分,吸收养分主要是氮,其次为磷、钾。

1.2 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展开至5~7片真叶形成为幼苗期。主要吸收氮、钾,磷吸收较少。

1.3 肉质根生长期

①莲座期 从“破肚”到“露肩”,称为肉质根生长前期,又称莲座期或叶部生长盛期。在15~20℃下持续20~30天。叶数不断增加,叶面积迅速扩大。以吸收钾、氮为主,磷较少。

②肉质根膨大盛期 从“露肩”到收获,称为肉质根生长盛期,是肉质根迅速生长的时期,大量的同化产物运输到肉质根内贮藏。对磷吸收较多,氮钾次之。

2 萝卜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2.1 土壤质地

适宜于富含有机质、排水好、土层深厚的砂壤土。土层浅或土壤粘重,或土壤中石砾、砖瓦碎块较多,容易使萝卜的肉质根畸形、弯曲或者分叉。

2.2 土壤pH值

萝卜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大中型的秋冬萝卜以土壤pH值5.3~7为宜,四季萝卜在pH值5~8的土壤中都可正常生长。

2.3 土壤通气性

萝卜的通气组织不发达,所以对土壤通气状况反应敏感,当土壤含氧量低于10%时,萝卜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就会降低。当土壤含氧量达到15%~ 20%时,萝卜生长良好。

2.4 土壤硬度

萝卜是深根性蔬菜作物,有的品种主根深入土层达60 cm以上,水平分布宽度为60~100 cm。土壤硬度与萝卜的弯曲度成正比,土壤硬度愈高,萝卜的弯曲度就愈大。一般适合种植萝卜的土壤,其耕层土壤硬度为20~30 kg/cm2。

2.5 土壤养分含量

萝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次为氮,再次为磷。据研究,每生产1 000 kg萝卜约吸收氮5.5 kg、磷2.6 kg、钾6.3 kg,三元素最佳比例为2.1∶1∶2.4。

因此,种植萝卜的土壤以耕层深40 cm左右,排水好,土壤含水量65%~80%,孔隙度20%~30%,pH值6.5,较肥沃的砂壤土或冲积性粘壤土为最好。

3 主要矿质元素对萝卜的生理作用

①氮 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大叶面积,提高光合能力,制造光合产物。萝卜生长前期缺氮,会影响后期产量,生产后期适当减少氮素,有利于提高萝卜产量。氮素营养在萝卜产量和质量形成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但过多使用氮肥会降低肉质根含糖量、增加苦味和硝酸盐含量、降低耐贮性。

②磷 对萝卜产量影响不大,但它能提高肉质根的甜度,改善萝卜品质。萝卜生长对磷素的反应不敏感。当土壤有效磷含量10 mg/kg以上时,施用磷肥无效果,在10 mg/kg以下,少量施用磷肥,效果明显。

③钾 是萝卜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矿物质元素。钾充分可以促进肉质根膨大,使肉质根组织细密,含糖量增加,有利于改善萝卜品质。据研究,当萝卜体中含钾量达到干物质量的1.5%~2%时,钾促进肉质根膨大作用最大,低于这一浓度,不易提高萝卜产量。缺钾时,叶色浓绿,外叶边缘发黄或呈黄白枯死,症状从外叶向内叶扩展。高于这一浓度,钾的作用明显降低。在低钾土壤上施用钾肥可大大降低萝卜体内硝酸盐含量,还可对萝卜含糖量和其他成分等产生积极影响。

④钙 以根部含量最多,叶中较少,如土壤缺钙,萝卜生长点停止生长,心叶及根尖枯死并产生歧根。植株缺钙,当氮素稍施用过量,就容易引起徒长。在酸性土壤和盐基不饱和的土壤栽培萝卜,钙作用明显。

⑤镁 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之一,缺镁会影响叶片生长,叶片发黄,降低产量。

⑥硼 萝卜对硼非常敏感,体内含硼15~31 mg/kg,当土壤水溶性硼低于 0.5 mg/L时,出现缺硼症,肉质根表皮粗糙,根中心部呈黄、褐色或产生空洞,即褐色心腐病。

4 萝卜的施肥技巧

新垦地和酸性土壤上栽培萝卜,要适量施用石灰,并1 000 m2全面撒施硼砂1~1.5 kg,翻耙入土后。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施足基肥,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切不可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以免损伤幼苗主根,出现“分叉”和“黑心”。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 kg(商品有机肥350 kg),配施30~40 kg过磷酸钙和适量的氮、钾化肥。若土壤缺乏有机肥,不仅影响萝卜产量,同时还会影响品质,如过辣、过苦等。

追肥以速效性的氮、钾为主,浓度由小到大。基肥充足而生长期短的萝卜可少追肥,大型种生长期长的需分期追肥。“破心追轻,破肚追重。天干浇透不浇稠,天阴浇稠不浇透”。追肥分3次,第一次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轻施,每667 m2施氮素1.5 kg,开沟条施或穴施。第二次在第一次追肥后15天,即莲座期追施氮肥,配施钾肥,每667 m2追氮素2.5 kg,钾素2~2.5 kg,氮、钾肥分开施或施在不同位置。第三次在第二次追肥后15天,即肉质根生长盛期,以钾肥为主,配施少量氮肥,每667 m2施钾肥5 kg,氮肥2.5 kg,视植株长势酌情增减,防氮肥施用过多或过晚,使肉质根破裂,味苦。

张贵生,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十字花科研究室,430065,电话:027-88116322,13971262920,E-mail:ZGS20123@163.com

张小康,熊秋芳,李世升,张雪清,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十字花科研究室

蔡稀奇,武汉莱福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1-06-28

猜你喜欢
真叶肉质氮素
“绿嘉黑”肉质风味与生长性能双丰收
春日水中鲜
“香煎”出好味
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第一真叶与第二真叶生理指标的比较
西藏加查县濒危药材桃儿七真叶分化研究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第一对真叶损伤对豇豆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
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
氮素运筹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