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女子教育思想评析

2011-04-07 20:30杜学元
关键词:蔡元培男女爱国

陈 美 杜学元

蔡元培女子教育思想评析

陈 美 杜学元

蔡元培是中国女子教育现代化的先驱。他从民族发展和男女平等的角度提倡女子教育,提出男女平等的教育观和养成女性高尚品行并自立于社会的女子教育目标。他主持并颁布了有关男女同校的政策法规,全力支持和推行在大学、中学实行男女同校,从而开创了一代新风。

蔡元培;女子教育思想;启示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体系完整,博大精深,其女子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女子教育的开拓者,他在积极推进女子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他丰富的女子教育思想。他经常应邀到各女校发表演讲,阐述资产阶级男女平权接受教育的主张,为中国妇女从受压迫受歧视到逐步走向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先后撰写了许多教育方面的著作,后人将其收入《蔡元培选集》《蔡元培教育文选》和《蔡元培全集》中。

一 蔡元培生平及在女子教育方面的主要实践活动

1.蔡元培的生平。蔡元培(1868—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1892年中进士前,他是习八股、研究经史训诂和宋朗旧学的封建知识分子。从18、19岁到28岁他曾经当过塾师。1894年补清朝政府翰林院编修。在中日甲午战争的刺激下,他逐渐倾向西学,开始读译书,学日文,接触西方文化。

1900年后,蔡元培看到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和以我国东北为战场的日俄战争,清政府的丧权辱国,不可救药,开始倾向反清革命。1902年,由于支持学生退学风潮离职,他便参与组织继经正女塾之后又一所由国人组织主办的爱国女校,并两度主持校务,还在南京退学学生组织的爱国学社担任教员,与时任教员的章太炎等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1902)和光复会(1904)。1907年,蔡元培随钦差孙定琦赴法国,留学莱比锡大学,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回国。

2.蔡元培在女子教育方面的主要实践活动。蔡元培多次赴国外留学,考察教育。他在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旧的传统教育,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创办女学。1902年蔡元培与蒋智由、陈梦坡、林少泉等教育进步人士在上海创办了爱国女学。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此学以传授革命知识,宣传反封建的革命思想为主,同时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把教育与革命结合起来,认为女子在革命中从事暗杀活动比男人更具有优势。从而为反清革命培养了一批有胆识有作为的新女性。

第二,初办教育实行男女同校。1912年初,蔡元培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他的短短任期内,他对旧式教育进行了大胆改革,打破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将女子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的格局,首次在小学实行男女同校,使初等教育方面男女在形式上趋向一致,确立了男女平等受教育的原则。在此期间出台的“壬子癸丑学制”中女子教育占了一定的地位,规定设立女子高等小学,女子中学,女子师范和女子实业学校,为男女平等在法律上奠定了基础。

第三,开放“女禁”,高等教育实行男女同校。五四期间,妇女解放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男女平权”“男女受教育机会均等”等口号深入人心。又加之蔡元培多次出国游学,对西方教育制度和男女同校优越性的亲身感触,顺应潮流“开放女禁”就成了必然选择。1920年春,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正式在北大开放“女禁”特许女学生王兰,杨寿壁等九人作旁听生,同年暑假正式招收女生。在这之前,尽管有些外国教会大学实行男女同校,但数量寥寥无几,所以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开放“女禁”,在国立大学可谓是破天荒的事,一方面给女子创造了与男子受同等教育的机会,从而促进了女子社会地位的改变。另一方面,男女合校,为男女青年提供了正常的交流场所,给“男女授受不亲”的迂腐观念以沉重打击。

二 蔡元培的女子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女子教育思想在筹办爱国女校时,已集中地反映出来。在他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参与创办爱国女校时,就反对贤妻良母主义教育。

1.男女在教育上应平等。清末以来,在教育界,知识分子对女子解放和女子教育问题进行了持久的讨论,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女子教育问题被视作实现男女平等的前提条件。蔡元培是提倡女子解放的先驱者之一。他为中华民族遭受的种种厄运而悲愤,更为女子所处的不平等地位而鸣不平。他在创办爱国女学时,就明确表示反对贤妻良母主义的教育,鼓吹“民权”思想。在他看来,要改革中国社会,解放女子是前提;而实行男女平等,先决条件又是教育上的平等。他曾在爱国女校所作的一个演说中说:“……革命精神所在,无论其为男为女,均应提倡,而以教育为根本。”

蔡元培改革学制,首次实行了初小的男女同校制度。这一点,虽然仅仅限制在儿童的初小时代,然而开创了中国男女同学的先例,不但从实际上实行“男女教育平等”,而且为他们成才提供了竞争的机会。蔡元培此举之成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男女同校的实施,对于实施男女平等的教育而言,具有深远意义。

2.女子不学的弊端。女子不学,则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缓慢的原因之一。蔡元培认为女子不学有几个严重的危害。

第一,使女子倚重于男子。他在1901年撰写的一篇《学堂教科论》。中便深刻地指出:我国女学之不讲久矣。女子不学,则无以自立,而一切倚男子以生存,至乃不惜矫揉涂泽,以求容于男子。

第二,使整个家庭受累。女子是一个家庭的枢纽。女子不受教育,害处将殃及全家。女子无学识、技能,不仅不能为男子事业增添力量,反而还要牵制男子的很多精力。

第三,使国家蒙受其害。女子长期得不到教育,自我意识、社会意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无法养成,目光短浅,不知世事。一旦国有祸乱,女子不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不仅自己不能挺身而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反而要阻挠夫儿为国建功立业。

3.使女子养成完全之人格的宗旨。在蔡元培看来,女子教育的宗旨与男子应没有根本上的不同,应与男子一样“养成完全之人格”。对于如何造就“完全人格”的新知识女性,蔡元培有着精辟的见解。早在1912年5月蔡元培在参议院演说时就指出:“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1]。他于1917年1月15日在爱国女学作的演讲中强调:“完全人格,男女一样。”他认为女子的“完全人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体育。在蔡元培看来,一个人先要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才有健全的思想与事业。他指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他在《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中就阐述了精神与身体的关系。

第二,智育。蔡元培指出,智育属精神方面的内容,如果女子重视运动精神,精神才能发达,使心思细密,脑力灵敏。为什么要心思细密呢?怎样才能使心思细密呢?他说:“盖人之心思细密,方能处事精详。而习练此心思使之细密,则有赖于科学。就其易于证明者言之,如习算学,既可以增知识,又可以使脑力反复运用,入于精细详审一途。研究之功夫既深,则于处事时,亦须将前一事与后一事比较一番,孰优孰劣,了然于胸,而知识亦从比较而旷矣。故研究科学者,必特别之智慧胜于恒人,亦由其脑筋之灵敏也。”[2]

第三,德育。蔡元培认为女子在德育方面同男子一样,存在许多缺失。如女子有很重的虚荣心。他在爱国女学的演讲中所言:“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虽则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3]

第四,美育。蔡元培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也。[4]”而且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都需要美育的帮助,“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5]” 他认为“美育是自由的”,“美育是进步的”,“美育是普及[5]”。

女子受到了体育、智育、德育训练之后,才能成为具备“完全人格”之人。女子具有了“完全人格”,则在职业上与男子是同等的,在经济方面与男子同样获得独立平等的地位,在参政上与男子享有同等的权利。这样,女子也就真正得到了解放。这同时也是蔡元培提出女子“完全人格”培养目标的宗旨所在。

三 蔡元培女子教育思想对当今女子教育的启示

1.蔡元培女子教育思想有助于突出性别文化教育,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蔡元培认识到通过教育实现男女平等, 然而传统的社会分工使男性在政治经济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文化现在仍然存在。在承认自然性别差异的前提下,重视新型女子角色教育,提倡男女共同承担社会及家庭责任,为女性提供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基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相互尊重和平等。

2.有助于突出女子的社会角色,促进社会和谐。研究蔡元培的女子教育思想有助于充分发挥女子的聪明才智,提高女子生存质量和生存能力,有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共存,更让每个人都认同自身应扮演的角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3.有利于培养女子的高尚品格、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当今社会日益发展,要求女子跟的上时代步伐,并提倡为社会创造价值。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女子的理念显得格外重要。健全人格教育对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人格教育对人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蔡元培的“使女子养成完全之人格”的宗旨给予当今教育很大的借鉴意义。这要求当今教育应培养具有高尚思想,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工作认真负责,与他人相互合作,对社会有忠诚服务的态度,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1]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44.

[2][3]高平叔.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A]. 蔡元培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273,274.

[4][5][6]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94,195,201.

[7]高平叔.养成优美高尚思想[A]. 蔡元培全集(第二卷)[C].北京:中华书局, 1984.

[8]高平叔.学堂教科论[A]. 蔡元培全集(第一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

[9]高平叔.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A]. 蔡元培全集(第五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雷良波.中国女子教育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

[11]徐永赞,潘立勇.蔡元培完全人格教育思想[J].河北学刊,2006(3).

[12]朱馥生.蔡元培对妇女地位的看法[A].论蔡元培[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4.

[13]高平叔.养成优美高尚思想编[A].蔡元培教育论集[C].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5.

[14]林志斌,王伊欢,齐顾波.性别与发展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15]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M]. 太原:山西出版社,2005.

ClassNo.:G40-092.7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ReviewofCaiYuanpei’sThoughtofFemaleEducation

Chen Mei Du Xueyuan

Cai Yuanpei is a forerunner of modern women education in China. He advocated the women's education from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perspective . He held the equality in educa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d promo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bout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should study together in the same schools and colleges .

Cai Yuanpei ; women's education idea ; inspirations

陈美,在读硕士,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9级,四川·南充。邮政编码:637009

杜学元,博士,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南充。邮政编码:637009

1672-6758(2011)03-0001-2

G40-092.7

A

猜你喜欢
蔡元培男女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男女有别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