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论 山 西 煤 炭 企 业 的 信 息 化 建 设

2011-04-12 08:31赵玉珍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煤炭

□樊 澜,赵玉珍

(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100048;2.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能源,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煤炭储量的33.8%,可采量位居第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仅次于澳大利亚而居于第二位。可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作为经济发展主要能源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煤炭行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煤炭行业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煤炭行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国家对煤炭行业的管理政策历经了数次调整,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计划经济阶段、初放发展时期和整顿治理期。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单纯的追求产量和利润,忘记了煤炭行业生产存在其特殊性,致使事故频发,据统计在2008年仅山西省累计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120起,死亡300人左右,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安全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惨痛的事实教育了人们,在2009年山西煤炭率先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依照“资源整合、关小上大、能力置换、联合改造、淘汰落后、优化结构”的发展思路,实施煤炭资源整合重组,重组整合目标直指小煤矿,年产量30万吨以下的煤矿全部淘汰关闭,实现煤矿数量减少百分之三十以上,对于改革人们寄予厚望,希望能够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煤炭企业的安全保障程度,通过改革能够抑制煤炭安全事故的频发。整合后效果显著,抑制了事故的发生,据山西煤监局统计,2009年全年全省发生各类煤矿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累计72起,死亡206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48起,下降40.00%,死亡人数减少97人,下降32.01%。经过治理整顿,山西煤炭行业事故率确实有所下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的事故率是在资源整合这个大环境中得到的,全年煤炭产量由于限产的影响直接导致产量大幅减少,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到全年的事故率降低了很多。但是到了2010年资源整合基本完成后,山西省煤炭安全事故还是在不断地发生,一个一个的悲剧还在重演,这就不得不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煤炭行业究竟应该如何从根本上走出目前的困境,仅利用行政手段达到治理整顿煤炭行业的行为,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行业存在的矛盾,但是要想彻底解决行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需要整个煤炭行业从上到下转变经营思想和理念,将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改变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系统,发挥系统的功能,才能更有效的防治和杜绝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

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管理,不仅可以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很多行业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管理模式已经成熟,但对于煤炭行业由于行业发展不平衡,使得煤炭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十分落后,导致信息化建设停步不前。目前,国内煤炭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基本停留在重复单项开发和单项应用水平上,虽然有部分企业建成了计算机网络,但也缺乏有效的实际应用,还不能真正利用系统实现对企业的管理。因此煤炭行业整体管理水平还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地步,成熟的管理模式在煤炭行业很难开展,由于在建立煤炭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采用相应对策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建立煤炭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中国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并不晚,但是发展却非常缓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煤炭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企业领导对于信息化建设认识和重视不够;煤炭从业人员的素质较差,缺乏企业管理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煤炭行业的生产情况复杂。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1.煤炭企业管理模式陈旧,效率低下,阻碍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必须具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中国煤炭行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管理始终薄弱,许多煤炭企业是从旧的计划经济中转变过来的,企业仍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在旧的管理体制中煤矿生产是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各部门间缺少有效的合作,造成企业管理部门条块分割,信息流通不畅,整体性和时效性差,信息很难及时传递到高层领导,因此造成了众多信息孤岛,不适应管理信息化建设。

2.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工作认识和重视不够。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给企业发展和管理带来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对于信息化建设整体过程认识不全面,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缺乏相应的战略对策,缺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规划,缺乏经过充分研究论证的、可操作性强的总体指导方案, 对信息化工作理解较为片面,把信息化看作单纯的技术问题,仅仅是企业信息部门的事情,忽视了将其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并且认为信息化建设投资大,效益低,在短期内并不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甚至有个别领导由于自身的某些原因和盲目的追求产值,对信息化建设产生排斥心理,从而阻碍其发展。并且由于煤炭行业多年来实施的都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所以缺乏对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因此在建立信息化的过程中,难以进行数据的比对。

3.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由于行业发展不平衡,企业在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化建设这两个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煤炭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公共基础设施作为保障,但是由于中国行业发展不平衡,市场经济环境不完善,造成了煤炭行业公共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目前的信息基础设施难以达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即便有些煤炭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也仅仅是局限在某些部门,不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再者由于煤炭行业多年来实施的都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在信息化的建立过程中,信息的采集、处理、利用等工作做得不到位,企业无法全面开发内部的信息资源。

4.人员素质较差,缺乏专业人员,技术力量薄弱。由于煤炭行业属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基础产业,地下作业,工作条件艰苦,危险系数高,人们不愿意从事这种工作,所以煤炭行业的人员素质较差,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就更为困难,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极其缺乏,既精通采矿知识、具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又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则几乎为零。一项调查表明,在16家煤炭企业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占职工总数不足10%,信息技术人员就更不足了,中层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技能较低。企业缺乏既懂企业管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目前企业建立的信息化机构仅能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并不具有信息管理职能。

(二)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障碍。煤炭行业的生产流程复杂、井下的作业面环境恶劣,是阻碍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一个主要的因素。煤炭行业生产具有特殊性,煤矿井下开采条件复杂多变,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煤层厚度变化等等都会严重影响井下设备的工作情况,煤矿井下潮湿的环境,更会对电气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等自动化设备产生腐蚀的影响,这对各种设备的隔潮性、绝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大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技术和资金的投入。信息化系统的施工周期过长,由于行业生产流程的复杂性和条件的恶略性导致井下作业施工难度较大,自动化设备产生电火花、短路、通风排水系统故障等问题更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安全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全面,加倍小心,这样势必会延长施工周期,影响工作效率。造成一些企业因此半途而废。系统建设存在方方面面的障碍,使得一些技术人员望而却步,使得目前适应于煤炭行业的行业软件研究相对滞后,缺少适应煤炭行业特点和需求的专用软件。

二、具体的建议和改善措施

煤炭企业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煤炭市场的平稳运行,同时为社会的稳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现阶段由于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大,煤炭企业正处于经济效益不错、发展势头良好的情形之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煤炭企业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这种危机来自于企业内外部。煤炭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危机,保证生产的安全性,能够改善生产条件,减少损失,增加效率,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了能够保证煤炭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善现有的条件,为系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和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生产经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要成为一个信息化建设的强有力的支持者,真正了解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需要长期建设,深刻认识到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建立系统将会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在企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地利用信息资源,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计划。企业管理者要树立起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认真抓好信息化建设。

(二)企业要适应目前扩张重组的形式,适应市场转变的管理模式。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的生产也由国家统一调配发展到了适应市场的发展自产自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煤炭企业正向着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在国内,为解决煤炭产业集中度低、管理分割、经营分散、企业规模小、整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在中央提出加快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决策推动下,近几年各主要产煤省区加快扩张重组。在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企业集团不仅要高度重视企业战略管理,而且要转变自己的管理模式,建立合理的公司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划分各层次管理职能,理顺管理流程,从管理职能细分和任务细分这两个方面去细化管理工作,以适应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需要。

(三)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培训制度。企业必须有既懂企业管理、又懂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得以顺利地实施。因此需要建立既精通业务又懂得管理还能精通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首先需要从企业外部利用优厚的待遇引进满足条件的人才,再者在企业内部挖掘潜力,对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和方式,旨在学习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着重加强企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培训,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员保障。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企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反过来又会为企业吸引高级人才,从整体上提高煤炭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加大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资金投入。首先国家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改变以往在行业间发展的不平衡格局,加大对煤炭管理系统建设的资金投入,力争在短期内建立起完整的煤炭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企业也要加大自主资金的投入,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煤炭企业的整合,大集团战略的实施已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伴随着集团企业的整合、统一,能够支撑集团企业战略实施的信息化产品将成为应用的主流,企业要抓住整合的机遇,大力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如,支持集团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集中核算型财务管理、资金监管、资本运作等。此外,伴随煤炭企业的整合,集团性统一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集团数据中心建设也将成为行业应用的趋势。

(五)煤炭企业应该和各类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研究机构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煤炭行业特殊生产环境的新型信息化设备和技术,并且积极开发针对煤炭行业的应用软件和适应煤炭行业特点和需求的专用软件。建立专门适应煤炭行业的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系统。

(六)企业要注重文化管理,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样有助于信息系统良好的运行。如果把经营管理看作是企业管理的“硬管理”,那么“文化管理”就是“软管理”了,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生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激发员工创造力、最终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保证。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和理念识别系统,以及持之以恒地对员工进行行为教育。这样有助于企业可以长时间规范化地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

正确认识煤炭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各方面积极努力,相互配合,建立一个完善的煤炭企业信息系统指日可待。煤炭企业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既是一场带有深刻意义的变革,又是一次科技创新。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会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产生巨大的影响,给企业的发展和腾飞带来新的机遇,整体上提高煤炭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张鹏.当前我国煤炭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4).

[2]高峰.山西煤炭管理体制问题剖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6).

[3]吴思波,汪文生,闫玉堂.浅析煤炭运销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中的障碍[C].第18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4]高峰.关于我国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8,(11).

[5]井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12).

猜你喜欢
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煤炭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煤炭行业要加强淘汰落后产能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煤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