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两型”城市建设的环境问题及战略调整

2011-04-12 08:31李文璇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太原市太原绿色

□李文璇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太原建立在传统工业化基础上的城市发展模式,不能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必须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新路。

一、太原市“两型”城市建设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是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不适应。太原由于三面环山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超重的产业结构,环境容量小,历史包袱沉重,污染负荷远远超过环境承载力。二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实现绿色转型的要求不适应。太原市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资源能源消耗型为主,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在三次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始终占第一位。冶金、煤焦、机械、化工、电力、建材等主要传统行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近80%,而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只占工业增加值的不到15%,第三产业中又以传统产业居主要地位。全市煤炭消耗量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而万元GDP的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这种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的不良发展局面。三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近年来太原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来看,水平还比较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和环境治理的需要。四是决策部门一些传统的决策思维方式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习惯于单纯地追求GDP增长,要温饱,不要环保,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这种传统的决策思维方式,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果就是城市建设决策与措施的失误。五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与群众对维护环境权益的要求不适应。在环保法制建设方面,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原则性规定多、可操作的细节少,行政手段多、经济手段少。一些企业违法成本低,相反守法却导致成本高,造成污染成本社会化。在环境违法行为监控方面,污染监控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对排污单位不能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监督。

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极限的重压和发展后劲不足的窘境,太原市在“十一五”规划中率先提出了绿色转型战略,确立了“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最终实现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和执政理念。据悉,太原市编制地方性绿色转型标准体系,在全国尚属首例,为国内城市绿色转型竖起一个方向标,可谓城市的一次自我革命。

二、太原市“两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性调整

1.加快经济结构绿色转型,调整工业布局,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在太原市“两型”城市建设中,建立绿色产业体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太原市经济建设的重头戏。具体来说:①加快改造传统工业和发展新兴工业,形成支柱型“绿色工业”,重构太原市工业新体系。如传统产业新型化方面:大力发展优质冶金工业;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做优做强煤炭、电力产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推动煤化工业实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新型产业方面,从目前看,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太原市最具发展优势,要以工业园建设为重要载体强力推进。②大力发展具有省城特色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彰显太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旅游业。③以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体的绿色农业,提高城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调整工业布局,加快工业布局的“三大转移”,即污染型企业从城市中心向远郊城镇转移,工业发展从外延发展向调整改造转移,企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通过调整工业布局,逐步消除不合理工业布局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针对目前太原市经济发展基本上走的还是“两高一资”即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的路子,一方面对现有产业实行“有保有限有关”,即对绿色产业、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要“保”,鼓励做大做强;对煤、焦、铁等初级产品和传统原材料工业,要“限”,限制其盲目扩张;对落后的生产能力和设施,要“关”,杜绝其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

2.加快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针对太原市实际情况,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推动企业内循环经济发展。各类企业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企业节能减污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污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并实施重点行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针对太原市的“两型”城市建设,可以加强下列工作:按照“就地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原则,积极推进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回用工程;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加强中水的回用,将再生水用于工业冷却、农业灌溉、城市景观建设、市政绿化、生活杂用、地表水补充等,以缓解太原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鼓励企业技术革新;开发新型替代能源,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使用型煤、煤气等清洁燃料,大力发展城市煤气和液化气,减少燃煤带来的大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煤层气是太原市未来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替代能源,通过加快对西山煤电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原煤消耗量,削减SO2和烟尘的排放量。

3.把握城市特色,按照“两型”城市理念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健康合理运行和发展的生命线。准确把握城市的性质与功能,结合城市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立足现有的规划布局,在城市空间组合、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及风景名胜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使城市基础设施能突出太原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在规划设计上,应更加突出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将节约资源、绿色环保、公交优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绿色城市化的诸多要素贯彻到具体项目规划上。按照国际水准,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大但求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出精品、出样板(如太原市汾河公园等城建工程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专家和市民的一致好评)。

4.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建立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根据太原市的实际情况,加强执法力度,依法取缔和关闭工艺、设备落后及污染严重的企业。定期组织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检查,检查各企业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节能环保政策的情况。在现有法律法规下,按高额处罚原则,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经济处罚。继续实施和强化“区域限批”制度,对未按期完成减排任务、排污超过总量指标、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以及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业任务的地方或企业,按照有关规定,暂停该地区或集团新增污染物项目的环评审批。强化执法,促进节能环保。对于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公开曝光,严肃追究责任。

5.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两型”文化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普及绿色知识,倡导科学合理、健康向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先进文化。具体来说:大力普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和环境法律法规,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设环保专栏,开展环保警示教育;倡导绿色环保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宣传节能环保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在各级各类学校、社区、家庭中广泛开展节能环保教育,鼓励市民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活动;成立有活力的群众性环保组织,调动广大社会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且由公众主动监督企业的资源浪费和污染行为;继续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环保教育培训,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性。

总之,太原市的城市发展,要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我们要以推进城市绿色转型为动力,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两型”城市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太原年鉴编委会.太原年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2]刘忠方,贾文毓.山西省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3]太原统计局.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太原统计局,2008.

[4]太原市政府.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06.

猜你喜欢
太原市太原绿色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绿色低碳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除夜太原寒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太原女房管局长在京沪有36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