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共八大的外交思想

2011-04-12 17:23韩晓青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五项原则和平共处外交

韩晓青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北京100872)

试论中共八大的外交思想

韩晓青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北京100872)

中共八大根据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确定了和平外交的思想。和平外交是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主旋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目的。中共八大召开后,新中国对中共八大所确立的外交思想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共八大;外交思想;实践

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20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共八大政治路线确定的目标,中共八大对于外交工作形成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一、中共八大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

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形成和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因素的综合共同促成了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形成。

(一)中共八大外交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1.中国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更加紧密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两国政府于1950年2月14日正式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出兵朝鲜,“中苏双方全面合作,苏联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援助”[2]113。斯大林逝世以后,赫鲁晓夫为了巩固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地位主动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1954—1955年中苏关系平稳发展,很快进入了蜜月时期”[2]145。正如毛泽东在中共八大的开幕词中所说:“在国际范围内,我们胜利的获得,是依靠了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3]8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两大阵营对抗的情况下,中国和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领——苏联关系的密切发展,自然为中国施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为中共八大和平外交思想的形成,在国际方面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2.中国和亚非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关系的发展

二战后,亚非广大民族独立国家都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经济,在这方面他们同中国有着共同的愿望。

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访问了印度和缅甸,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国与两国关系的原则。日内瓦会议结束后,两国总理来华访问。毛泽东在接见尼赫鲁时说:“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至少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不愿打仗。”“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来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4]168、174他在会见吴努时又说:“我们需要和平环境,需要朋友,因此我们看到吴努总理,感到很高兴。”[4]179中国领导人的态度消除了这些国家对新中国的恐惧心理,促进了中国和这些国家关系的改善。

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击破了个别国家的阴谋,明确表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5]121、122促使会议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亚非会议的成功,中国代表团在亚非会议上的出色的表现,使友好国家更加坚定了同中国发展关系的信心,也使一些原来对社会主义中国存有疑惧或对抗心理的亚非国家,开始改变看法,转而对中国采取友好的态度。中国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打开了新局面,在1955年和1956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6]593

3.中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出现了缓和

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订后,国际局势趋向缓和。并且,毛泽东认识到“他们那个资本主义世界是很不统一的,是四分五裂的”[7]334。中国抓住了这一机会,通过日内瓦会议前后的积极努力,缓和了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会见英国外交大臣,就改善中英关系进行了交谈。中英共同发表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王国政府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代办驻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的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8]107中英两国互换代办,建立了半外交关系。随后,英国工党代表团访华,毛泽东、周恩来等分别会见了代表团,向英国阐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美国是阻挠召开有新中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的,会议期间,美国态度顽固。即使如此,当美国转达“要求中国代表团讨论有关遣返两国在对方的人员的问题”的口信时,中国积极和其进行了会谈和接触。[9]1031这样就“结束了中美两国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建立起保持接触的官方渠道”[6]568。为以后中美恢复邦交谈判做了铺垫。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重申:“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5]134。

(二)中共八大外交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956年年初,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810。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共的工作重心转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一个国家的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和反映,是为这个国家的内政服务的。随着中国国内面临的主要任务的转变,自然要求外交工作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目标,为国内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是中共八大和平外交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新中国建立之后外交经验的积累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在外交方面的经验是比较少的,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曾说:“关于外交工作,特别是同帝国主义斗争,我们不能说没有一点经验。抗战以来十多年,我们当然是有些对外斗争经验的,但是经过整理,使它科学化系统化成为一门学问,那还没有开始”[5]1。

建国以后,随着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的增多,新中国在外交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这两个国际性的大会对于新中国在外交方面起了一个很好的锻炼作用。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召开前的工作人员会议上说:“尽管我们过去在国内谈判有经验,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但是那是野台子戏;这次是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9]1004中共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日内瓦会议上赢得了大多数与会国的理解和支持。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补充发言使大多数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认识,大大改善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到中共八大召开的1956年,中共在外交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和丰富的经验。

3.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新中国一成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非常关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是关系新政权能否巩固和生存的根本问题。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从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10]1428到中共八大召开的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国民经济取得了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在外交方面围绕着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共提出了和平外交思想,努力用和平协商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

二、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综合中共领导人在中八大期间的发言、报告以及谈话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共八大对于外交工作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其主旋律就是和平外交,根本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主旋律——和平外交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的开幕词中说:“现在,国际形势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建设事业是更加有利了。我国和各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和平,世界各国的人民也都需要和平。”[3]8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也对中共的外交思想做了论述,认为:“总的说来,目前的国际形势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利的”[3]55。接着他指出,中国过去几年在外交方面的一贯方针也是争取和平,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即使像“美国一贯地敌视我国,侵占我国的台湾,派遣特务对我国进行颠覆活动,对我国实行禁运,并且竭力在国际事务中排斥我国,蛮横地剥夺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国家,“我国政府仍然努力通过和平协商的方法解决同美国的争端”。[3]61

陈毅在他的发言中说:“中国人民现在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进行这种和平的劳动。这个根本的事实就决定了我国在外交上的和平政策。”[3]483

周恩来在大会期间和外国党的代表团的谈话也表明,中国对外要采取和平的外交思想。他认为:“保持和缓的世界形势,是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愿望,也是尽一切努力去争取的事情。”[11]309

张闻天也谈到:“争取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这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所决定的。”[12]225

从以上领导人的讲话和发言可以看出,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主旋律就是和平外交。

(二)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中共八大上,刘少奇、陈毅、张闻天在自己的报告和讲话中反复讲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原则贯穿在中共八大和平外交思想之中,成为中共八大乃至今天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原则。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外交工作的根本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我们在一般的国际关系中,首先在互相关系中,都有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要求。中国同印度首先倡议的五项原则,体现了这些共同的要求。”“我们争取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首先同我们的所有邻国建立睦邻关系。”“我们同邻国之间的一切问题,都可以根据五项原则,通过和平协商的途径,求得解决。”他还说:“我们以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和平共处政策不排斥任何国家。”[3]60、61

陈毅在他的发言中也谈到:“中国坚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中国同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了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严格地遵守了这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对于中国来说,决不是一个暂时的、权宜的策略,而是我国对外关系中的基本方针。”[3]484-485陈毅的发言更加明确了中共在外交方面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张闻天在以《论和平共处》为题的未刊发言中着重谈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对国际局势做了这样的评价:“国际局势已经肯定的趋向缓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越来越普遍的承认。这是当前时局的一个显著的特点。”[12]216张闻天甚至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高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他说:“我们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并恪守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绝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我国坚定不移的长期不变的国策。”“我国在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上所坚持不渝地遵循的,就是我国同印度共和国所共同倡导的著名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2]226、227从以上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共八大和平外交思想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共八大确定的和平外交思想的目的何在呢?从毛泽东等人的讲话和发言中也是不难发现的。毛泽东在中共八大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和苏联建国初期大体相同的任务。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3]9周恩来在报告中说:“为了完成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除了调动国内的一切积极因素外,还必须团结国际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运用国际上的一切有利条件。”[3]149这就是说,中共八大和平外交思想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

刘少奇在政治报告里也说:“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但要团结国内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而且要争取国际上的一切有利条件,团结国际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3]55

陈毅在自己的发言中说:“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集中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任务,就有必要争取一个相当长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正是决定我们对外政策的基础。”“中国人民现在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3]476、483

张闻天在他的未刊的发言中也谈到了和平外交思想的目的所在。他说:“我国人民今后的基本任务是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为了社会主义建设,除去国内的一切条件以外,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所以保证持久和平,争取同各国和平共处和合作,是我国外交的主要任务。”[12]226“我们在外交上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一个目的,这就是为我国保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利于我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12]241

从他们的讲话和发言可以看出,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中共八大外交思想的实践

中共八大召开后,中国遵循着八大确定的和平外交思想,调解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改善了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妥善解决了中缅边界问题,对中共八大的和平外交思想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一)调解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中共八大召开的1956年,国际上发生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苏联在处理波匈事件时所犯的大国沙文主义错误使苏联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重要成员,一直关注着事件的发展。据吴冷西回忆,当年毛泽东听到苏联兵临华沙时就说:“苏联动用军队来对待波兰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很不妥当。……按道理,两党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像旧社会老子对儿子那样。看来苏联就是把波兰当作儿子。苏波关系搞得这样紧张,我看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造成的”[13]35。

随后,中共中央决定派出以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代表团协助处理波匈事件,努力调解苏联和波匈的关系。通过协商,苏联方面认识到自己在处理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时所犯的错误,表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能够建立在完全平等、尊重领土完整、国家独立和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上”[14]150-151。1956年11月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肯定:“苏联政府的这个宣言是正确的。这个宣言对于改进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关系方面的错误,对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团结,具有重大的意义”[14]148-149。为了促进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正在出国访问的周恩来决定临时变换行程,访问苏、波、匈三国,和三国分别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和原则上。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护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践行了中共八大的和平外交思想。

(二)周恩来出访亚洲八国

1956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国际上发生了两件震动很大的事情,一件是英法为了霸占苏伊士运河,联合以色列侵占埃及;另一件事情就是上文提到的波匈事件。这就使中国的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起来的中国会不会向外侵略”的担心和恐惧。早在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在同毛泽东的谈话中就表示:“很坦率地说,我们对于大国是恐惧的”[4]178。为了给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切实贯彻中共八大确定的外交思想,周恩来在中共八大召开后不久就决定出访亚洲八国,中途因为波匈事件的发生,又临时决定访问了欧洲三国。

周恩来先后出访了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锡兰八国。在访问过程中,周恩来一再强调:“我们的友谊和合作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的”[14]164。“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国家的沙文主义,特别是大国的沙文主义。中国决心在自己的国际关系中防止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严格遵守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14]172表示:“中国人民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且特别重视同毗邻国家的友好和合作。”[14]253“中国人民一向认为国家无论大小,都是平等的,而且都各有自己的长处,值得其他国家学习。”[14]256

周恩来访问的这些亚洲国家除了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其余的国家都和中国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周恩来通过对这些国家的访问,实践了中共八大的和平外交思想,改善了中国和他们的关系。周恩来在结束他的行程时说:“我们是抱着寻求友谊、寻求和平和寻求知识的目的去访问这些国家的。我们可以说,这些目的已经实现了。”[5]185

(三)解决中缅边界问题

中缅边界问题由来已久,问题本身也很复杂,因此中国政府在着手处理这个问题时采取了审慎的态度,有准备、有步骤地解决这个问题。两国总理在1954年12月12日发表的会谈公报也认为:“有必要根据友好的精神,在适当的时机内,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此项问题。”[8]217

中国政府遵循中共八大的和平外交思想,严格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要求,对中缅边界问题的处理始终抱着真诚的态度。深刻分析造成中缅边界问题的历史原因,在和缅甸政府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同时也赢得了缅甸政府的友谊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中缅之间终于在1960年1月28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双方进而在同年10月1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正如协定所说,双方“满意地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缅甸联邦历届政府根据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顺利地全面地解决了两国边界问题;双方坚信,两国间全部边界的正式划定,并且成为一条和平友好的边界,不仅是中缅两国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里程碑,而且也是对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15]272。中缅边界问题的圆满解决是中共八大和平外交思想的生动体现。

总之,中共八大根据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确定了和平外交的思想。在中共八大和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新中国妥善处理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之间的矛盾、改善了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了和缅甸的边界问题,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为中国的国内建设营造出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共八大所确立的和平外交思想对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其中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今天的外交工作中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3]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6] 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7]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 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

[9] 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 石仲泉,沈正乐,杨先材.中共八大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2] 张闻天.张闻天文集(第4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13]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14] 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4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

[15] 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7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

(责任编辑 操申斌)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Diplomatic Ideas of 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HAN Xiao-qing

(Department ofHistory of CPC,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facing China,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set the ideas on peaceful diplomacy.The peaceful diplomacy the theme of the diplomatic ideas of 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of CPC,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principle of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diplomatic ideas of 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of CPC,and the building a powerful socialist country is the aim of the diplomatic ideas of 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of CPC.Since 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of CPC,the New China achieved a desirable effect by implementing the diplomatic ideas set by 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the 8thNational Congress of CPC;diplomatic ideas;practice

D829.1

A

1674-2273(2011)04-0058-05

2011-05-18

韩晓青(1981-),男,河南禹州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200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共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五项原则和平共处外交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从和平共处到合作共赢——中国国际法治观的认知迭代
角 色
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对幼儿语言习得影响研究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简论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现实意义
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