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艺术视觉文化的原发性与生成性

2011-04-12 17:23梁慧珺张利群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眼睛工具建构

梁慧珺, 张利群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论电影艺术视觉文化的原发性与生成性

梁慧珺, 张利群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是以视觉造型艺术为基础的,视觉是电影艺术的第一感觉和基本元素。电影视觉是在艺术与现实关系中建构的,是视觉生理心理原发性生成及视觉文化的建构过程。电影具有现代大众媒介的视觉造型艺术革命的特质,使视觉利用工具技术而得以扩大延长,也使电影的复原性与虚幻性的对立统一张力为影像创造和接受提供了视觉想象的空间,电影因之成为人类艺术化和审美化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

电影艺术;视觉文化;影像;原发性;工具性;复原性

电影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视觉影像。所谓“视觉影像”分别诉诸主客体双方,对于主体而言的视觉是人类最为本能、本体和本原的感觉,具有生理心理的原发性生成基础和视觉文化建构的基因,是习惯与经验建构的视觉;对于客体而言,影像置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和人与现实关系中,复原性与虚幻性构成其艺术时空特征,图像艺术、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构成影像生成和建构的条件。影像叙事和造型的运动性、动态性、整体性使之集视觉艺术之大成和综合艺术之所长,这也正是人们争执不休的“电影是什么”的关键问题所在。人们对电影作出各种比喻和判断以图探寻电影奥秘:“电影眼睛”、“电影麻药”、“电影魔术”、“世界的窗口”、“摄影机与自来水笔”、“电影语言”、“电影之梦”以及“电影镜子”、“黑屋子效应”[1]4等各种指称中都含有“视觉艺术”的指向。

本文着重讨论的是电影视觉形成的原发性和生成性原因。所谓“原发性”指电影艺术的视觉生理心理基因和文化基因形成的原初的、本原的发生原因,以追溯电影及其影像的最原始、最基础、最根本的视觉需求指向和期望。所谓“生成性”指电影视觉其实是视觉文化历史生成和历时性发展衍变过程的结果,人类发展史也包含视觉发展史,人类创造工具使视觉功能得以扩大和延长,也使视觉图像真实性与虚幻性结构更具张力。也就是说对“原发性”的考虑,我们是限制在原始性和原生性两个维度来讨论的,并力图将两者交织和结合;对“生成性”的考虑,我们是将视觉文化形成视为一个生成与建构的过程,电影艺术是视觉文化逐步发展的集大成结果,电影视觉的生成和建构是艺术与现实关系新扩展的结果。

其一,视觉在人与现实的实用功利关系中确立重要性。人从自然界中走出来后独立为人,使人成之为人的理由很多,但仍不足的是恰恰遗漏了视觉。表面上看人的眼睛与动物的眼睛并无二致,都是用来感觉外界事物对象的;但区别在于人的眼睛不仅是生理器官的感觉,而且是心理器官的感觉,能从视感觉进而到视知觉。也就是说人能利用感觉来认识、辨识和区分对象和世界,即便是人的生理性感觉,也并非是对单个对象或单个对象叠加的简单感觉,而是“图像化”的构图感觉,将视觉中的部分视为整体,将个体视为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联和区分不仅能使人为其“命名”,而且能在人与对象之间形成功利价值关系。当然,人与动物在视觉上的区别并非否定两者的共同性和联系,也并非说这种区分是“产生”的结果,而应是“发生”的结果,人的视觉形成也是历史的、发展的、进化的结果。诚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却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所以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人的享受的感觉,即证明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2]81-83从这个意义而言,人的眼睛的视觉功能是历史形成的,也是文化建构的,眼睛视觉功能不仅是生理性、生物性的,而且是心理性、文化性的;不仅是生成的,而且是建构的。视觉的人化和人性化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而且也是感觉的人化和人性化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在人类的最初所形成人的存在、生存的困境必然会强化人的体力和生存力的同时也会强化人的感觉力和感知力,而视觉力的提升正是人的感觉力提升的基础和标志,视觉力的提升也必然会促使感觉综合力的提升和大脑思维力的提升。这是因为视觉是人与现实关系的最直接、最直观、最具功利性的呈现方式,视觉的广度、长度、高度、深度都在扩大人的视野和视界的同时建构起人与周围事物的空间感、关系感和功利感,使人能更为清晰和准确地确立自己的位置和地位,同时也确立以人为中心、以人为视点、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这充分说明,视觉在所有感觉中具有本原和本质意义,相对于其他感觉而言是具有原发性的,也是最具有人化和人性化特征。

至此,我们就十分明白电影艺术之所以能以视觉艺术之长并综合其他艺术之优势和特点而成为综合艺术的原因,也更能清楚地认识到电影艺术何以能以大众性、普及性、通俗性而处于主流艺术地位和独占鳌头的。电影正是充分利用视觉在感觉中特殊位置和引领作用而使艺术最终回归人的最基本、最基础、最原生的感觉功能中,回归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的视觉感知力中,回归人与现实的最紧密、最直接、最为功利的关系中,回归人的存在、生存方式和状态中,使电影建立在人的视觉感知基础上而又使人的视觉感知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二,视觉文化生成的历时性建构与共时性构成。视觉本身也有发生、生成、进化、提升的发展过程,从而也就会形成视觉历史的历时性建构和视觉文化的共时性构成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开放性。从历时性建构角度看,视觉的发展不仅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和社会的产物,而且是人与现实关系发展的产物,是视觉人化、人性化的自身发展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而言,视觉推动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人与现实的关系中的人类现实世界,其实也是人的视觉世界及其感觉世界。因而视觉就会伴随人的发展历史而从视感觉到视知觉;从视觉到以视觉为中心而形成的综合感觉,或通觉、统觉;从视觉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从生理视觉到心理视觉;从外视觉到内视觉。当然,这种历时性建构过程并不仅仅旨在说明视觉的不断由低向高、由幼稚向成熟、由浅入深的线性发展递进过程,而且也旨在说明其生成和建构不仅是历史的,而且是逻辑的。

从共时性构成角度看,最初的、原生的、原发的并非就是幼稚的、低级的、粗浅的,而是基础的、基本的,同时也是交织的、交融的和互为作用的。视觉构成最重要的功能元素有三个:一是作为感觉器官功能的眼睛;二是作为人体功能的眼睛;三是作为人的文化心理功能的眼睛。这样就会使视觉构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还原性视觉,即对摄入眼睛的外观事物的呈现,或者说眼睛作为镜子呈现出“镜像”;第二层是综合性视觉,在人体综合结构肌能作用下的眼睛,由视觉而进入五官综合整体的统觉和通觉,从而对视觉对象加以其他感觉的补充和丰富,以此强化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强化了人的整体综合的感觉效果;第三层是文化心理视觉,是在生理视觉的基础上进入心理视觉的大脑思维层面,由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包括个体文化心理结构与社会文化心理结构,而使眼睛具有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从而使视觉具有文化视觉的意义。文化视觉的属人的特性、人性化特性、社会化特性和文化化特性,决定了视觉的主体性、能动性和选择性,视觉就具有了视域、视野、视角、视点、视线、视界等目的性的选择功能,具有放大、缩小、变形、隐喻、象征、比兴的方法功能,及其情感色彩、思想倾向、价值判断、愿望需求等文化内涵意义。视觉就不仅具有感性,而且具有知性和理性;不仅是生理视觉,而且是心理视觉和文化视觉;不仅是个体视觉,而且是群类与社会视觉;不仅是客观视觉,而且是主观视觉;不仅是被动反应视觉,而且是积极主动视觉;不仅是物质化视觉,而且是精神化视觉。这三个层次的视觉虽然会有不同级次的区别,但作为视觉构成和结构,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构成视觉整体和视觉的综合性。

不同层次的视觉效果主要因视者个体差异、视觉对象的差异、视觉行为的主客体关系的差异以及视觉背景语境差异所致,故而在对视觉的历时性建构和共时性构成的研究中确立建构论与构成论的观点、方法和思维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这是视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影作为视觉艺术的最为根本的原因。这就使眼睛不仅具备“外视”功能,而且还具备“内视”功能,以及两者的整合统一功能。

其三,电影视觉的整体性构成与系统性结构。电影视觉无疑是一种艺术视觉和审美视觉,它是以人的生理心理视觉为基础建立起的文化视觉,因而能将视觉的三个层次有机统一于一体构成视觉整体的同时又能根据人与对象的关系。就电影艺术而言,是人与电影艺术的关系以形成电影视觉。电影视觉形成独特的电影艺术审美的视域、视野、视角、视线、视点、视界,从而获得电影视觉效果,看到电影所创构的艺术世界。从建构论角度而言,电影视角是一个历时性建构过程,是由生理视角的感觉向心理视觉的知觉,再向大脑为中枢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整体视觉发展过程,也就是遵循由感性——知性——理性的逐层递进的时序逻辑。一定程度上,在艺术感觉中,感性视觉与知性、理性视觉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感性视觉包含有知性、理性因素,知性、理性视觉也包含有感性视觉因素,这就是视觉的构成性和结构性原因和依据。因此,从构成论角度而言,电影视觉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整体构成的统一结构,视觉的各种元素,无论是生理的、心理的还是历史的,文化的;无论是主体的、客体的,还是主客体关系的;无论是语境的还是背景的,无论感性的、知性的,还是理性的等各种元素,都有机统一为整体。元素之间关系虽有冲突和矛盾,从而会呈现出一定的倾向和偏重;但也会彼此作用,相互协调,达成统一性和平衡性,呈现出视觉结构的系统性和构成的整体性,从而为电影视觉艺术形成铺垫视觉文化的基础,同时也由视觉习惯传统、视觉经验积累、视觉意识和观念形成而提供了电影艺术产生的基本条件。

其四,电影媒介工具技术对视觉功能的作用和影响。人的视觉主要通过人体自身的眼睛器官来感觉,尽管从生理到心理,从感性到知性、理性,使眼睛人化和人性化的过程中,眼睛不仅是个体的生物性、生理性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产物。因此,眼睛能看到对象的形、意、神,甚至还可以通过惯例和经验对可视对象进行文化心理层面的完形和还原,从而在特定意义上能看到眼睛看不到的不在场的对象或对象的不在场的部分。但毕竟视觉还是被限制在可视范围内,人的感官视觉既有时间限制,也就是说看不到前生后世;又有空间限制,也就是说看不到视域之外的对象。人自身的体质生理的局限性形成人类在改造对象的同时也力图改造人类自身的动力。人类制造工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改造对象,而且也改造了自己,因为工具无疑是人的手脚,以及眼、耳、鼻、舌、身的自身器官的延伸。人借助工具、媒介不仅使生产力得以提高,而且也使人的素质和能力大大提高。人的眼睛生理局限性的克服,也在于利用工具,人类发明望远镜、显微镜是人的眼睛和视觉空间的扩大;人类发明照相机、摄像机,是人的眼睛视觉的时间延长。我们不得不感慨:人的眼睛借助工具看得更远,望得更高,既穿越历史,又放眼世界。视觉工具极大地突破眼睛的视觉局限性,极大地扩充和延伸了眼睛的视觉功能,我们借助视觉工具看到了视域范围内外的所有对象,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世界。电影直接产生于摄影,电影最为基本和本体的功能是通过摄影机这一工具来展示视觉形象和视觉世界的。在现代工业化的机器制作时代,工具机器与科学技术更为紧密地结合,从机械时代到电气时代,从电子时代到数码信息时代,工具的改革和更新几乎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和人的解放的标志。至此,我们明白了电影艺术不过是人类借助工具和机器能更好观看对象世界以及反观自身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体眼睛的视觉功能及其人的整体功能提升的一种方式。通过电影艺术,人们看到了视觉范围外更大的世界,也从对象身上看到了人的本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及其人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确认。因为有电影这一工具媒介,我们才得以通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看到了视觉化的历史而不是文字符号化的历史;通过《复活》、《战争与和平》看到了俄罗斯民族历史和文化;从《巴黎圣母院》中看到了法国,从《老人与海》中看到了美国。电影视觉大大扩大了人类视觉空间和时间,地球才得以成为“地球村”,历史才得以成为“当代史”。

但我们又不得不反省,人类的文明进步往往会以牺牲作为代价。工具对人类活动能力的提高,在极为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力和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带来破坏自然、浪费资源、造成生态危机和生存环境困境。工具在延长和扩大人体功能作用的同时,也因人依赖于工具而使人体生理、心理机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以及自然功能的削弱。当人借助望远镜看得更远的同时,或许并未注意到人的眼睛视力的弱化;当人借助车轮而延长了脚的功能时,或许会让脚更便利舒适的同时也使脚的行走功能弱化;当人借助枪炮延长了手的同时也使手的功能开始萎缩。工具带来的更多的是实用理性和技术理性,而损耗的是身体与对象直接接触的感性,是人与自然的距离拉大和对立。在人与对象之间工具中介的隔离使人的感觉钝化和退化,也是对人的束缚和控制。这就不难理解当今各种思潮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法兰克福学派,何以会成为时代主流,何以会对工具理性、大众文化媒介执一种批判态度;也不难理解何以在结构主义之后会出现解构主义、在现代主义之后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判思潮了。当然,历史发展总是向前的,文明进步也总是不可逆转的,当我们向前看时不妨也向后看,不仅是怀旧和依恋传统,而且是反思、自省,在寻求治病救世的妙药良方的同时,进而合理利用工具技术的双刃剑使人类能更好地走出生存困境。

电影就是依托科学技术和工具机器进行制作生产的一种新媒介形式。电影对对象的逼真化、复原化程度是任何其他艺术都不可比拟的。它的文化工业生产的效率、产品(拷贝、光盘、磁带等)的成批复制、传播方式 (影院、电视、手机、网络等)的快捷和便利、受众拥有量的绝对优势等都使电影始终走在艺术前沿。电影是伴随科学技术、工具机器的改革更新而不断发展,工具技术提供了电影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难怪本杰明虽尖锐批评“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的“韵味消殒”,但仍认定“如果不考虑电影的破坏性和发泄性的方面,即对文化遗产传统价值的清算,其社会意义,尤其积极的一面是无法估量的”[4]349。电影利用机器复制成批产品极大地满足了大众化的需求;电影利用工具技术使视觉艺术及其视觉能力得到最大提升。但工具技术的双刃剑,在极大地推进电影艺术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不少的问题与遗憾。人们争执不休地讨论电影与其他艺术之间关系的是与非;电影的世俗化、大众化对艺术品质和经典消解的担忧;电影的机器复制导致原作和“韵味”消失的危机;电影镜头的逼真还原性使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感和美感减弱的进怨;电影的文化工业、大众文化生产导致艺术个性、创作个体性、审美风格缺失的遗憾;电影观念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文学观、艺术观、审美观的焦虑,等等。总之,电影在带来艺术的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艺术的危机,在带来艺术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艺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当然,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讨论电影的是与非、功与过,而在于透过种种现象立足于电影本体及其电影最基本、最基础、最本原的重要元素——视觉,来讨论电影新媒介的工具性、技术性究竟对视觉艺术以及视觉文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电影艺术对现代艺术发展和人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和作用。

[1] [美]罗伯特·斯丹姆.现代视野中的电影理论[M]//陈犀禾.当代电影理论的新走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 [德]沃尔特·本杰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品[M]//弗兰西斯·弗兰契娜,查尔斯·哈里森.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The Originality and Generative Nature of the Visual Culture of Film Art

LIANG Hui-jun, ZHANG Li-qun
(School of Arts,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541006,China)

As an integrated art,film is based on visual and plastic arts.Visual art is deemed as the first feeling and the most basic element of the film.Film making is the process of making a motion-picture,from an initial conception and research,through scrip twriting, shooting and recording,animation or other special effects,editing,sound and music work and finally distribution to an audience;it refers broadly to the creation of all types of film s,embracing documentary,strains of theatre and literature in film,and poetic or experimental practices,and is often used to refer to video-based processes as well.Film has the vis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mass media revolution in the plastic arts,the visual technology to expand the use of tools to extend.Film restores the unity of opposites and illusion to create tension for the video that provides a visual imagination and acceptance of space.

Film art;visual culture;images;primary;tool;resilience

J901

A

1674-2273(2011)04-0123-04

2011-04-26

梁慧珺(1986-),女,山东烟台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与批评;张利群(1952-),男,湖北罗田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与批评。

(责任编辑何旺生)

猜你喜欢
眼睛工具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建构游戏玩不够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