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思想聚力量 抢抓机遇促发展

2011-04-14 23:27杨汉明
陕西水利 2011年2期
关键词:水情水文水利

◎ 杨汉明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为我省“水利建设年”。水利事业发展的新春天必将给水文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良好机遇。如何抓住机遇,促进水文事业快速发展,是摆在水文系统各级干部面前一个现实和紧迫的问题。

一、陕西水文事业面临的新发展机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的大兴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号召,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首个水利综合性的纲领性文件。

近年来,我省水文事业在部水文局的关心支持下,在水利厅党组的领导和重视下,水文工作呈现出发展快、变化大、面貌新的局面,水文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还存在五大突出问题。一是水文设施设备老化失修,测洪能力普遍偏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全省有50%以上的水文站仪器实测能力达不到30年一遇洪水,设施设备超期服役现象严重。二是水资源监测站网不足,应急监测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三是水情自动测报率低,水情时程信息采集密度受限,时效性不高。四是水文服务手段较为落后,特别是综合信息服务项目单一,技术层次较低,水文支撑与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五是水文人才队伍结构和素质有待进一步优化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行业领军人才缺乏。针对存在的问题,全省水文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有忧患意识,深刻认识水文是水利工作基础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增干劲,凝心聚力促发展。

水文是水利的基石,是水利发展的基础,水利事业的发展必将也为水文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是水文工作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支持。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建设,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实现资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相信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深入贯彻落实,水文工作也将越来越被重视,支持力度也会更大。二是水文投入将进一步增加。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水文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也是水利的基础,水利投入的增加将带动水文投入随之加大。三是水文现代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水文担负着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监测等重要任务,要实现水利信息化首先要实现水文信息化,以水文信息化带动水文现代化的逐步实施。综上所述,水文事业正迎来很好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全省水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必须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乘势而上,奋发努力,推动我省水文事业快速稳定发展。

二、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理清水文发展新思路

近期,省水文局将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理解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在经济社会和水文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把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加快水利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重视支持水利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完成“十二五”规划和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振奋精神,转变作风,理清水文发展新思路。

结合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今年水文工作的发展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宽和延伸“大水文”发展理念,坚持“业务立局、科技兴局、人才强局,开放式办水文”和“加强人才培养,注重能力建设,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服务水平”的工作思路,抢抓机遇,积极发展水文,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文信息化进程,以水文信息化带动水文现代化,为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生态保护提供优质服务和坚强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重点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进一步加强水文前期工作,加快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按照部水文局、省水利厅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后续工作;完成中小河流水文监测一期71站、延安水环境监测中心和延安巡测基地建设任务和榆林红石峡水文站共建任务;启动榆林水文基地、商洛水文巡测基地、黄河流域行政区界水量监测站布设一期、渭河水量调度系统刘家河建设工程和景村水文站、省水文仪检中心、汉中水文局两站缆道改造建设工作。二是不断加强水情信息采集、传输自动化建设步伐,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施省级143处水情站自动测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水情分中心、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等项目建设,优化补充常年水情站网,提高水情信息密度,逐步实现信息采集传输的自动化;坚持以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水情预警预报为突破,全面推进水文站、市县城区、水利旅游风景区水情预警预报的开展;积极推进洪水预报方案编制和预报系统开发,努力加强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三是要按照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具体要求和水资源监测的具体目标,科学调整站网,加大行政区界水质水量监测,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坚强支撑。积极开展市级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按照国家河湖普查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全省河湖普查外业测量及河流特征复核工作和全省河湖图的提取与制作等;划定陕西省重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积极开展渭河干流水生态环境监测,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三条红线”的制定、监督与考核、奖惩等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开展全省暴雨频率计算工作,深化对河流上下游径流量平衡问题和水文站受涉水工程影响下的测验方式的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组建《全省水文测验设施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无资料地区河流固定选址勘测和洪水调查,继续抓好全省墒情站土壤田间持水量试验分析工作。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领域的水文资料审查及技术服务,变被动为主动,使水文服务参与到工程建设前期和建设过程之中,有效发挥水文在工程建设中“参谋”和科学决策的作用。

三、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动力,全面开创水文工作新局面

我们将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动力,开拓进取,大干快上,努力开创水文工作新局面。一要加强党的建设和班子建设。加强对党员党性和宗旨意识教育,继续在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在水文事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班子自身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和党性修养,以“建强班子,提高能力,增强活力”为目的,深入思考,深入调研,努力建设成为思考型、学习型、创新型的领导班子。二要加强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工作。加强对干部职工新科技、新知识、新仪器的学习和运用,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科技水平与掌握现代化设施仪器的能力;创造条件鼓励干部职工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加强水文基础和试验分析研究工作,力争出现一批有深度、有造诣、有创新的研究和试验分析成果。三要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重品行、重能力、重实绩,坚持以德为先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人用人原则,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注重选拔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不事张扬的干部,形成充满活力的水文干部队伍。继续做好在职职工硕士研究生与扬州大学培训学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开展“四项业务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干部职工队伍业务水平与服务能力。四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围绕“学业务、比业务、求发展、思稳定、谋富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营造求真务实良好氛围,使党员干部职工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敢于负责、敢于承担的优良作风,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让那些敢于负责、敢于承担、创造性开展工作、独当一面者脱颖而出,形成求真务实抓落实、齐心协力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五要实现事业发展自我发展目标。抓住水利发展和“水利建设年”的大好机遇,积极主动争取项目和资金,以项目带动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充分发挥水文技术、人才、仪器和资料成果等优势,积极承揽服务咨询项目,不断扩大收入渠道。同时依托事业发展,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尽力使水文职工感觉到所从事的工作有体面、有尊严,真正使广大水文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感受到水文发展带来的温暖,全身心投入到水文发展的激流中,为推动水文事业可持续发展建功立业。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水情水文水利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文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水文水资源管理
曹新刚
甜水情
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