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探析

2011-05-03 02:26洪亮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工作者队伍德育工作

洪亮

摘 要:德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尤其在新的形势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必然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明晰角色,准确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从而使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好地做好高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136-02

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对象呈现的新特点

(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态势

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由此也引发了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知识贬值、就业困难、金融危机、腐败现象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当前大学生又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认识不清晰,容易产生困惑。同时,改革开放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西方腐朽的道德观念、糟粕思想、价值取向这时也伺机进入国内,消极作用尤为明显,严重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尽管如此,但由于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消极现象也在他们身上滋长,譬如享乐主义、金钱至上、自我主义等不良风气,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出现了思想信念的迷茫和道德观念的转变,表现为是非观念淡薄,正义感退化,责任感缺乏,诚信度下降等。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已为绝大部分人们所掌握,这对于思维异常活跃,接受信息能力较强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大地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求感,当前,网络已经深入到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情感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从网络途径获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新理论、新信息、新知识,去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他们还热衷于追求快节奏、强刺激的活动形式,喜欢追求时尚、追求新潮、崇拜偶像等,探索和尝试新生活。在这些当代大学生中间,不乏总能找到网络游戏热衷者,流行符号的追随者,新潮时尚的追求者。这样就使得德育工作者们与他们之间存在着“代沟”,有时相互之间沟通困难,使得高校德育工作困难重重。

(二)大学生成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他们吃苦精神、自理能力、协作意识差,生理、心理发展不均衡

目前在校学生中,大多数都是90年以后出生的,80%以上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成长环境优越,是在经济条件不断改善和家长的百般宠爱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有着较为丰厚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生活环境,很少参与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缺少艰苦环境的历练,由此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陋习,生活独立性很差,依赖性很强,在生活上表现为自理能力差,在学习上表现为吃苦精神差。 同时,由于他们心理和思想发展存在不平衡,缺少磨练,造成他们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交往障碍重重,一些小挫折就能使其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和热情,导致其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绝望、郁郁寡欢,有轻生意念。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现状

(一)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在新形式下,据统计大部分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不够完善,没有能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人员比例要求。在一些院校,德育工作者受重视程度不够,与学校其他教学科研人员相差甚远,而往往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劳动强度又比较大,这样其获得的回报与付出不相适应。尤其是对于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来说,“两眼一睁,从天亮干到天黑”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由于他们受校、院(系)多重领导,使得其承担众多的行政和管理工作,因此辅导员整天忙于事物。此外,频繁的校园文化活动,各种各样的评估检查、总结性的工作,事无大小,只要是与学生沾边的工作都要去抓去管。事实上辅导员成了戴着教师帽子的学生的“保姆”和学校机关部门的“勤务兵”。然而一旦涉及到具体问题,如工资待遇、评优评先、职务晋升、职称晋级等关键环节时,却往往没有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更不用说重要性,这样就造成辅导员心理失衡,工作没有成就感,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热情度下降,主动性欠缺,从而造成辅导员人员结构不合理和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德育工作队伍的稳定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德育工作队伍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德育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是说高校德育工作不允许出次品、废品、危险品,因此从客观上要求德育工作队伍必须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广博的文化知识素质、健康的情感心理素质、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素质以及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然而就目前德育工作队伍整体而言,存在这样几方面问题:一是年龄、学历、职称不合理。据统计,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近80%是以大学本科学历为主,并且大多只具有讲师职称。二是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少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的德育工作者。三是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大学生灵魂的塑造要求德育工作者具备稳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目前普遍的情况是,从未从事过学生德育教育的毕业生,只经过几天的岗前培训就加入德育工作队伍,仅凭一腔热情开展德育工作,其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与工作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与时俱进,紧跟形势,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我们要注重自身师德建设,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提供帮助与服务,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和知识底蕴培养,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认真把握和领会理论的精神实质,增强政治敏锐感个关注度,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解决某些思想上的疑虑与困惑。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者还会面临日益复杂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进修,掌握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如: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基本的网络技术等。做到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丰富积累,自己的知识底蕴会越积越深厚,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成为一个博学多能的德育工作者。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

在思想观念上应树立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工作理念。我们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思想,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建立尊重、平等、激励、共进的德育工作氛围,致力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无论在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上都应该体现以人文本的德育模式,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的本性转变为人性的呼唤,个体的塑造与人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改革,突出创新,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当前改革和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主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复杂多样,德育工作者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才能把德育工作不断推向新阶段、提高到新水平。对于德育工作者而言,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在工作思路、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创新,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同时,我们还要研究把握国际化视野下人才成长特点和培养规律,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批判借鉴国外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德育教育国际化水平,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猜你喜欢
工作者队伍德育工作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大雁的飞行队伍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还剩多少人?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