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

2011-05-03 02:26王燕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高校改革发展

王燕

摘 要: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高校与社会有着许多方方面面的联系,已经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我们高校教师应当积极、及时、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波动,为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改革;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180-01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针对当今大学毕业生适应性差的问题,我个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1.3+1模式,毕业班分流。也就是说,本科4年的学习过程中,最后一年的学习安排可以根据学生本人的学习需要,自由安排学习内容,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考研的学生需要加强英语和必考专业课的学习;考公务员的学生需要强化公务员考试知识;出国留学的学生,则要积极准备雅思、托福;就业的学生需要提前联系工作单位或在校实训。因此,我们提倡采用3+1模式,毕业班分流,根据学生的择业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应对方案和模式,正确引导学生就业,告别一刀切的毕业生培养方式。真正体现大学之大,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学子。

(二)与企业结合。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毕业生这样感叹“学校所学的知识工作中几乎用不到,真正工作以后还要再继续学习……”。这种继续学习的态度可以发扬,活到老学到老。可是,为什么学校学习的知识工作中几乎用不到呢?这是一个很深的问题,我们在此只探索解决方法,而不是深入剖析此问题根源。

我个人认为最有力度的解决方法是校企结合。顾名思义,在校的学生要深入到企业中学习、锻炼,最后能否顺利拿到学分,要看学校的老师和企业带队师傅共同打分。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锻炼。磨练学生刚毅的性格,为今后的工作、生活作出充分准备。

二、改革目标

(一)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完善管理水平。本次改革的动力来自于对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深入观察和细致关怀。改革的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完善管理水平。根本的出发点是对学生无私的爱心,和责任感。也许,改革的设计不够充分,不够完善。但是,我们会以开放的胸怀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二)规模,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我们最理想的状态是,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效益越来越好。这三项,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大规模可带动高质量,而高质量又可带来好的效益。呈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可以,以这三项之中任意一项为切入点。例如,抓质量,来促进规模,带效益,为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明确办学职能

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学校的办学职能,以教学为根本,科研为动力,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明确树立这种观念——教学、科研、服务社会。首先,教学是学校办学的最根本任务;其次,科研是带动从观念到内涵上革新的原动力;再次,服务社会是学校存在的历史使命和宗旨。这就是我们的办学职能。

四、抓点带面

在教学过程中,要抓重点,带全面。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习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抓点,就是在教学环节中,以点带面,给学生以珍珠,教学生串成项链。而不是直接交给学生一串项链,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感到枯燥、乏味。带面,则是全面启动学生的大脑,让其动起来,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老师教授,还要学生主动学习。总之就是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告诉学生几个知识点,任由学生联想、发挥,完成由点到面的升华。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五、紧跟社会潮流发展

做为高校老师,要不断的自我学习、充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确保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最新鲜的,举个例子来说明,以珠宝鉴定这门课为例,在珠宝市场上翡翠造假的手法每3—6个月就会更新一次,假如老师不紧跟市场的变化,那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就是过时的知识。同时,回顾与企业结合这一观点,我个人认为,学习要紧密结合市场变化,尤其是珠宝鉴定和珠宝设计专业。学习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要在假期深入到珠宝加工厂和商场学习第一手的资料,学习最新的珠宝款式和了解最新的造假手段,目的是提高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这是一个既广又深的问题,但是作为老师,又不能不去触及。那么怎样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既不影响教学进程又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我的方法是——随堂教学过程中留出一点时间给同学们,让他们在大家面前讲述自己的作业,可以是情景剧的形式,也可以是小品的形式,使学生由最初的腼腆到逐渐的放开,形式多变,风格泼辩。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锻炼,印证了这样一个观点:学习不一定是痛苦的,但痛苦一定不是好的学习方法。

七、总结

以上分门别类的论述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目的是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教学,就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作为老师,愿意化作那润物的细雨,使学生受到细致入微的关心和教育。但是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关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我们以和风细雨的方式教育学生,但是要使学生具备抵御狂风暴雨的心理素质,他们是花朵,但不是长在温室中。

参考文献:

[1][美]Camille Hwlkowski Chris Stout Arthur E Jongsma,Jr.著,卢建平,梁巍,唐勇译,肖水源校审.大学生心理咨询指导计划[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美]S.Cormier,B.Cormier著,张建新等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白羽著.改变心力——团体心理训练与潜能激发.浙江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高校改革发展
区域发展篇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