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变量及应对与干预

2011-05-03 02:26吴芳余海军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孤独感大学生

吴芳 余海军

摘 要:随着孤独感相关研究的深入,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就大学生孤独感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在整理和分析现有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孤独感的应对与干预策略,并就现有研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展望。

关键词:孤独感;大学生;影响变量;应对与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190-03

一、引言

孤独感是一种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心理体验。每个人都有可能与它不期而遇。尽管它在人群中那么常见,但直到上个世纪中后期,国外的心理学家才开始着手对孤独感进行研究。在国外早期的研究中,儿童和老人的孤独问题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和领域的拓展,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孤独感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研究者曾报告,有四分之三的大学新生自我报告有不同程度的孤独体验(Cutrona,1982)。骆光林等人1999年对9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经常或偶尔感到孤独的学生比例更是高达83.9%。孟晋(2002)对5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有28.7%和17.1%的大学生实际处于高于一般人的情绪孤立和社交孤立状况中,处于严重情绪孤立和社交孤立状况的大学生分别占13.3%和3.9%。面对大学生群体中孤独感如此高发的势头,加大对大学生群体孤独感的研究,帮助这个群体更好的应对孤独,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孤独感的定义

虽然“孤独”一词时常挂在我们嘴边,甚至一度成为年轻人当中的流行语,但要对“孤独”这个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却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孤独有着不同的定义。在Schmit(1983)看来孤独是由个体感受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希望的人际关系之间的不一致而导致的。Williams(1983)将孤独感定义的关注点放在了亲密人际关系的需要上,因此孤独是指个体感到需要或不满意亲密人际关系时感受到的一种痛苦体验。Woodward(1990)则认为孤独是指个人感到孤立和疏远,缺乏与重要的人、事、物的联系。

中国学者也提出了对于孤独的不同定义。黄希庭(2004)将孤独定义为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岑国桢(1996)认为孤独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在主观上产生的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李传银和许燕(1999)认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

尽管上述定义不尽相同,但其中还是包含一些共同点。第一,孤独源自于社交不足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在众人环绕中仍深感孤独;第三,孤独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

三、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变量

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孤独感与有关变量的关系和其自身的结构方面。在与大学生孤独感有关的变量方面,大家感兴趣的主要是诸如性别、年级、学历层次、生源地、学科类别的背景变量和诸如自尊水平、社会支持、自我表露、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变量。

有关的背景变量

性别变量是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但对此不同的研究者得到的结论并不统一。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孟晋,2002;余苗梓等,2007)表明,男生的孤独程度显著高于女生。而李传银(2000)的研究结论刚好相反,认为女生的孤独程度比男生强烈。蒋艳菊等( 2005)的研究表明,大学男生在人际孤独感、社会孤独感以及孤独感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大学女生,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的得分却显著低于大学女生,男女大学生在发展孤独感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则认为性别与孤独没有显著关系。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年级的关系,研究者的结论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分歧。蒋艳菊等(2005)的研究结论是大学生的孤独感在不同年级存在着显著差异。在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及其孤独感总分方面,呈现出了彼此不同的差异。而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并未发现年级与孤独的显著差异,特别是大学新生的孤独程度与其他年级学生无显著差异(孟晋,2002;余苗梓等,2007),这与李传银(200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骆光林等(1999)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经常产生孤独的比例基本上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而二、三年级相差不大。

对于大学生的孤独感与学历层次的关系,研究结论趋于一致。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表明,专科生经常产生孤独感的比例比本科生和成教生高,孤独感与学生类别存在显著关系。而蒋艳菊等人(2005)发现,在孤独感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上,专科生的孤独感体验都高于本科生,而且在社会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和孤独感总分方面,两个学历层次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生源地的关系,研究结论又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情景。骆光林等(1999)的研究结论是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源地没有显著性关系,这与蒋艳菊等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而李传银(2000)的调查结果却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与学科类别的关系,研究结论也存在着差异。孟晋(2002)的调查发现,学科与孤独没有显著关系,但理科男生的情绪孤独显著高于文科男生。蒋艳菊等(2005)的研究发现,虽然文科、理工科、医学之间差别不显著,但体育艺术与文科、理工科、医学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

有关的心理变量

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系统的核心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了自我价值感对个体孤独的影响作用。刘娅俐(1995)使用UCLA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自尊与孤独感的研究,其结论是“高自尊的人有更低的孤独感”。王晓刚等人(2006)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研究了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孤独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上述结果说明,个体较低的自尊和自我评价经常对建立和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使个体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自己的交往需要难以满足,从而产生孤独感。而孤独者又可能因为自己缺乏人际关系渴望一种归属关系而降低了自我价值感。

孤独的大学生往往会社交不足,而社会支持对于他们改变这种状况有着重要作用。关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研究发现(Weiss et al.,2000),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在对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亦是如此,总体而言,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大学生孤独感体验越少(谭雪晴,2008)。国内的研究者(李娟等,2002)还进一步发现,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支持,但是感受到的支持确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

自我暴露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在他人面前真实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的过程。研究者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概念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Chelune等以150名未婚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中等且适度的暴露者与过高或过低的暴露者相比,较少体验到孤独感。Wei等(2005)的一项纵向研究也发现,具有高回避依恋水平的大学新生如能适当的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情感和痛苦,则有机会减少孤独感和抑郁的发生率。但李林英和陈会昌(2004)的研究结果则认为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程度与孤独感呈显著的负相关,低表露者比高表露者的孤独感体验更强烈。余苗梓等(2007)的研究结果与李林英的研究较为一致,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存在负相关,同时他们还发现自我表露不仅自身可以影响孤独感,还可以通过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等中介变量对孤独感产生影响。

尽管不同的心理学派对于人格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是心理学界基本公认人格是个体心理结构中最稳定的成分。对于这种稳定的成分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们也进行了研究。谭雪晴(2008)对281名贫困女大学生和145名非贫困女大学生的对比调查发现,大学生孤独感与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等人格特质显著相关,但相关方向并不一致。孤独感与内外向显著负相关,而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在对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的研究中,许建等人(2007)采用FMPS完美主义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作为工具,发现不同孤独水平的大学生在担心错误维度和完美主义总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和显著的相关,完美主义量表的担心错误维度对孤独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孤独感通常被视为一种不良的情绪、认知体验,因此研究者也很容易将它与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变量联系起来。研究者们对此也开展了较多的研究。Weeks等人(1980)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孤独和抑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一些研究者发现特质孤独与抑郁呈负相关(Gerson & Perlman,1979),一些研究者发现孤独与抑郁呈典型正相关(李彦章&魏世平,2009),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发现孤独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并不总是呈正相关关系,抑郁只与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中的情感因子有较明显的正相关,而与其他因子的关系不明确(王希林等,2000)。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各个因子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指标,研究者发现孤独与SCL-90各因子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而其中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与孤独的相关都极为显著(李林英&陈会昌,2004b)。

四、大学生孤独感的应对与干预

随着对孤独感研究的深入,个体如何应对孤独感以及他人如何对孤独感进行干预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Rubenstein和Shaver在1982年编制了孤独应对策略量表。他们将孤独感应对分为反复思考和回避应对(RPA)、情绪表达和社会应对(EES)、建设性主动应对(CA)三种主要的方式。反复思考和回避应对主要指停留在一些不利于孤独感消除的消极想法上,压抑、回避的消极应对策略,表现为精神封闭、想难过的事、放弃、选择独处、烟酒解闷、睡得更多、吃得更多或吃零食等;情绪表达和社会应对主要是指个体自己或通过其他社会网络来表达、宣泄、派遣孤独感的一种应对策略,包括想念让自己欣慰的爱人或朋友、向亲朋倾诉自己的孤独感、想想自己的优点好处、通过哭泣、购物等方式来宣泄情绪等;建设性主动应对主要是指个体努力寻找尝试应对孤独的方法,采取主动的应对策略,表现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人讨论自己孤独原因和找对策、列一些能够帮助自己摆脱孤独感的活动计划等。邓丽芳等人(2007)在对大学生孤独感、应对策略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的研究中使用了该量表,并发现大学生在孤独感应对策略方面存在着性别、城乡、专业的差异。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有利于孤独感消除的EES和CA应对策略,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在孤独感应对方面有较好的应对,而农村生源的大学生采取的方式少而且被动,与文史类大学生相比,理工类大学生较少使用EES和CA来应对孤独感。基于研究相关的研究数据,邓丽芳等认为使用EES、CA策略应对孤独感有助于孤独感的减轻和改善,被动、回避的RPA应对策略则会使孤独感有增无减。常若松等人(2007)所做的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则发现不同孤独感程度的大学生其应对方式有所不同,低孤独感的大学生当遇到某种应激时,大多采用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在孤独感的干预方面,Peplau和Perlman(1982)认为,孤独的干预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改变个体的现实人际关系;二是调整个体的社交期望水平;三是改变不良的应对方式,如增加交往的主动性等。Murphy和Kupshik(1992)就曾用社交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技术帮助孤独的人提高社交水平,改善人际关系。在国内,李传银(2003)就曾采用社交技能训练、自信训练、认知调节等方式对12名孤独程度高的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团体心理咨询,结果表明,团体咨询显著减缓了大学生的孤独情绪,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现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几十年以来,国内外的心理学家对大学生的孤独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让我们对于大学生孤独感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但纵观现有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主要表现为尚缺乏测量大学生孤独感的本土化专门化量表,对大学生孤独感干预的研究仍很匮乏。

现有的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大多采用国外编制或修订过的孤独感量表来进行孤独感的测量。运用这些量表来对我国大学生孤独感进行研究的时候,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些量表是否真的适合大学生群体,另一个是这些量表是否真的适合生活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在运用这些量表对中国大学生孤独感进行研究时,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编制真正适合中国大学生群体并且信效度良好的孤独感测量工具,将更有助于我国该领域研究的深入以及跨文化比较的进行。

尽管孤独感对个体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当事人而言,体验到的更多的还是它的一些消极方面。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是希望能尽快摆脱这种负面情绪和体验,走出这种不佳的状态。但目前对大学生孤独感干预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都还比较少。这种需求与现状的矛盾提示着广大研究者应加强自我应对、他人干预方面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到具体的咨询和治疗实践中。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上述问题,已经或者正在通过自己的研究弥补上述不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如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的关系等新的课题也进入到了研究者的视野之中。

参考文献:

[1]Chelune,G.J.Sultan,F.E.&Williams;,C.L.Loneliness,self-disclosure,and 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0.

[2]Weeks,D.G.Michela,J.L.Peplau,L.A.&Bragg;,M.E.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A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0.

[3]Williams,E.G.Adolescent loneliness.Adolescence,1983:51-66.

[4]Woodward,J.C.&Kalyan-Masih;,V.Loneliness, coping strategies and cognitive styles of the gifted rural adolescent. Adolescence,1990:977-988.

[5]Jackson,T.Soderlind,A.&Weiss;,K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quality of relationships as predictors of future loneliness amo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0,28(5):463-470.

[6]常若松,王瑜,熊亚刚.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特点的调查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5):57-59.

[7]邓丽芳,王瑞&郑日昌.大学生孤独感、应对策略与气质类型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5(2):120-126.

[8]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690-693.

[9]李传银.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6):429-430.

[10]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

[11]李彦章,魏世平.大学生孤独特点与抑郁、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4).

[12]刘娅俐.孤独与自尊、抑郁的相关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03):115-116.

[13]骆光林,阮俊华.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26(3): 112-115.

[14]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10(2):113-116.

[15]谭雪晴.贫困女大学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2,(11):86-89.

[16]王东,朱孔美.大学生孤独、抑郁情绪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 18-20.

[17]王希林,任桂英,赵晓明.孤独、抑郁情绪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6).

[18]王晓刚,陈桃林,蒋灿,陈卓.大学生孤独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22-623.

猜你喜欢
孤独感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