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

2011-05-17 09:46汤泓洋
关键词:反省子女意识

汤泓洋

家长是孩子的依靠,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做为家长我们有义务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这也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任务。所以,我们家长应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并从以下四点来培养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意识。

一、培养学做家长的意识

在一些家长的观念里,学做家长的意识比较淡漠,似乎只要有了子女,便能教育子女,至于自己是否具有教育孩子的知识和修养,怎样学做称职的家长等都很少考虑,家长缺乏自觉性。也有人认为,文化低的家长需要学习,文化高的家长不用学习。其实教育并不这么简单。调查表明,家长文化程度较高的孩子,相对来说比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的孩子心理发展健康,但实际发现家长文化程度最高的那些孩子心理发展不如家长文化程度不那么高的孩子健康。因为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往往不会讲孩子易懂的道理,在与教师的配合上,也常常自持己见,不太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水平高低这个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并不是确立的对应关系。因为,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的模范作用以及对科学育儿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等中间环节,对教育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首先必须具备学做家长的自觉意识。

二、培养反向教育的意识

在家长和孩子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中,孩子对于家长来说不仅是受教育者,也经常起到某种教育作用。孩子那毫无条条框框的丰富的想象力、忘我地投入和陶醉,这唤醒了成人用童心看待世界的美好心态。孩子的感情是纯真的,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评价是直接的,没有成年人所固有的保护机制。孩子还拓宽了家长的生活领域。有了孩子,养育了孩子,才使家长的生活出现了新的希望,开始了家长新的人生。家长应该和孩子一同成长,并注意向孩子学习。这种反向教育将培养家长的情感和精神,使家长的生活更充实、更有生气、更完美。

三、培养反省教育的意识

为了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家长不能只凭自身的经验和感觉教育孩子,而要具备反省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应不断地研究自己的教育行为,适当地调整教育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如:不仅要考虑自己对孩子施加什么样的影响,还要观察孩子是如何领会如何接受的;当孩子产生不良行为时,不能仅仅是责怪,还要考虑和家庭环境有什么关系,自己应负哪些责任;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动机是为孩子好,是爱孩子,还要考虑这爱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后果;当用某一方法教育子女而长期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时,应该考虑是否换一种新的更合理的方法等等。正是这种反省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才使得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增强教育的敏感,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个性的教育方法。

四、培养自我完善的意识

为了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须是孩子良好的榜样,具有教育子女的资格和威信。做家长的必须对自己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进行反省。在考虑怎样对待孩子的问题之前,首先问问自己。父母如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子女就会信赖和尊敬家长,在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上与家长保持一致。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家长的榜样,孩子对于家长具体行为的体验往往比枯燥的语言说教更有效果。为了达到这种教育效果,则依赖于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完善。

总之,培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家长懂得了教育意识就能促进孩子的健康生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猜你喜欢
反省子女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Tomb-sweeping Day
记事簿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见贤思齐
消防意识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