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1-05-17 09:46蒋伟
关键词:小猴子课堂气氛语文课堂

蒋伟

近年来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也最直接地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日日忙于看书、记忆,参加着大小不同的数次考試,他们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失掉了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创新。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在语文课堂上,要时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学民主。对学生不是下命令,而是提出建议。学习一篇课文,其目标、内容、方法等,都可以师生商议,充分听取学生意见,也可以不求统一,学生根据各自发展水平“各取所需”。比如课文的生字新词,学生并不都是陌生的,可以根据实际作出学习的重点的选择;训练设计、作业安排都应该让学生作必要的选择。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质疑、求异,既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前后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应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伴和老师的发言,大胆地提出不同见解,在他们中间提倡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创设创新教育情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比如:《小猴子下山》这课,有几个动词:“摘、扔、扛、捧、抱”,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是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重点放在用语文字来理解这几个动词上。而现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来表演小猴子,做做这几个动作,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都能做出这几个动作,通过做动作,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了这几个动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体同学都动起来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活动。让学生动口、动眼、动脑,多器官活动,这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更佳。

为了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造,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广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的体验中,帮助他们克服胆怯的心理,积极大胆参与创新活动。

三、采用合作探究的沟通方式,挖掘学生创新潜法

语文课堂应该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因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个体差异,学生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有的甚至是出乎人意料之外的。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给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交流讨论的机会,学生在互动、互助、讨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创造的火花。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具有创造潜能的学生一般表现为淘气、顽皮和不受约束,所作所为不符合常规,常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教师就要善于正确引导,不要动辄指责,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不同表现,尊重学生的独特学习感受,使学生不会因错误而尴尬,语文课堂真真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

当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方面的工作有待于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总结。

猜你喜欢
小猴子课堂气氛语文课堂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小猴子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猴子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