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课程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2011-05-17 09:46王志兰
关键词:艺术性交流能力

王志兰

一、建构自主能力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知识与技能,而是要从人心灵深处唤起学生的创造力的觉醒。知识像海水般浩瀚,每天都注入新的活水,任何人无论有多大的精力和绝对的权威,都是无法完全传授或接纳得了的。有人曾这样说过:“知识不能是由自以为有知识的人普及到或灌输给自认为有知识的人,知识是通过人与宇宙的关系通过充满变化的关系,建立起来的,在这种关系中,批判地解决问题,又继续促进知识发现。”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性,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死记硬背,挖掘其自主潜力,建立自主感,不仅每天都要接受新知识,创造知识,而且还要创造原有的自我认知体系,这样反复接受,反复创造,在积累中创新,在创新中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学生最终会在不断变化中丰富自己,建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精讲多练

新教材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来编排的,学科能力的训练都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来设计的。教师“一言堂”局面应迅速改变,倡导“精讲多练”,从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蝗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意识。

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提倡“精讲多练”,不是不讲析,而是有选择的精讲,不重复,不罗嗦,画龙点睛,有的放矢,只选择关键之处,有几个重点难点的,挑选最关键的要点紧紧围绕要点进行。

比如语文学科,一位教师上《羚羊木雕》,只从“奶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不同语言展现不同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这个关键要点切入。课堂教学的多个环节都紧紧围绕这个教学支撑点,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設计多种训练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是,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找出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的不同语言,并讨论分析他们没的性格特征。(3)爸爸、姐姐执意让“我”取回羚羊木雕,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等等。还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放其手脚,听能全神贯注,说能畅所欲言,读能抑扬顿挫是,写能洋洋洒洒。这样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各个知识点,培养他们思考,理解和审美能力,促成知识演绎能力的转变,从而品味到语文天地的乐趣无穷,博大精深,激起他们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并走向创新。

三、创设“网络辐射型”课堂

课堂教学要避免千篇一律是、课型单一,增强其教学的艺术性,就要努力改变单向的灌输知识,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形成开放的教学形式。现代心理学认为,多向交流,网络辐射式要比单向交流有着更加显著的效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近些年流行于世界各国的一些教学方法的理论创新上和实践效果上得到印证。以高效、低耗、速成、愉快而著称的“暗示教学法”就是其中一例。它大胆地运用了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如角色扮演,游戏、讨论等,从而使教学兼单词、双向和多向交流的多重色彩,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较好地保持课堂教学,师生、生生间互动,网络辐射式的教学形式,教师首先要坚决摒弃陈腐、落后、呆板、低效的满堂灌,单一注入式的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根据不同课型灵活运用启发式、点拨式、导学式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汲取精神食粮,努力提高学科理论与业务水平,并不遗余力地将新知识新信息贯注到课堂教学中来,不断充实学生的知识血液。其次,课堂型要标新立异。有的课以讨论为主,有的课以研究为主,有的课以朗读欣赏为主,有的课以交际训练为主,有的课以实践活动为主,有的课以自学为主,根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打破传统以讲为主的课,力争每一节课都给学生带来新鲜和意想不到的惊喜。再次,要打破照本宣科,打破唯一标准的现成答案,创造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探讨学习方法和解决疑难的能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教学相长,使课堂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又渗透悟性,能将所学的知识迁移成能力,运用能力进行再创造,这才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艺术性交流能力
如此交流,太暖!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交流平台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交流平台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