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2011-06-14 05:39郑世存祝建材
山东医药 2011年49期
关键词:金汤瘀血稳定期

郑世存,祝建材

(1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目前,医学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不仅强调发作期的救治,更重视其稳定期的康复治疗,重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们遵循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原则,根据患者稳定期常表现出脾肾两虚、痰瘀交阻的证候特点,以补肾健脾活血为法,筛选有效方药补肾益金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6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63.93 ±6.56)岁,病程(7.5 ±2.4)年;病情重度9例,轻中度51例。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4.84 ±6.42)岁,病程(5.7 ±2.5)年;病情重度7例,轻中度5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120例均符合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1],为COPD稳定期患者;符合中医肺胀“脾肾两虚,痰瘀互阻证”诊断标准。同时排除由结核、真菌、肿瘤、矽肺、刺激性气体、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治法为补肾健脾活血,方药为补肾益金汤。药物组成为:人参9 g、蛤蚧6 g、紫河车12 g、杏仁9 g、丹参20 g、黄芪20 g、白术12 g、菟丝子 15 g、炒莱菔子 15 g、炒苏子 20 g、桔梗9 g、知母15 g。人参研末;蛤蚧去内脏、不洁物,烘干,研末;紫河车烘干,研末;余药按1∶5的容积比用水浸泡30 min,煎煮40 min,煎煮2次,滤取2次煎液约300 ml,药汁冲服粉末,早晚各1次温服,日1剂。对照组服用蛤蚧定喘胶囊,1次3粒,2次/d。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发作或并发症,则结合对症及抗炎治疗。两组均以用药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1.2.2 疗效评价 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控制:咳、痰、喘、气短症状基本好转,病情不足轻度;显效:咳、痰、喘、气短等症状均达到显效标准,或其中1项达到临床控制标准,另几项为显效或有效;有效:咳、痰、喘、气短等症状有一半以上达到有效;无效:咳、痰、喘、气短等症状无改变,或未达到有效标准,或较前加重。②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评分标准,每项按轻(+)、中(++)、重度(+++),分别记 1、2、3分,如此项为(-),记0 分[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15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分别为3、10、6、11 例,总有效率为 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提示补肾益金汤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纳呆、腹胀等症状。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提示补肾益金汤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证候。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17.69 ±3.36 8.37 ±3.21*△对照组 60 18.12 ±3.49 13.38 ±3.41*

2.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 两组都可增加FEV1%和FEV1/FVC,改善肺的通气功能,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FEV1(ml)治疗前 治疗后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53.51 ±10.09 68.79 ±5.43*△ 56.49 ±4.72 60.50 ±5.47*△对照组 60 55.25 ±10.68 65.41 ±5.56* 55.19 ±7.63 57.92 ±3.96*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 治疗组可较好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检测项目 治疗组(n=60)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0)治疗前 治疗后高切(mPa·s) 5.57 ±0.17 5.18 ±0.14*5.53 ±0.17 5.41 ±0.15低切(mPa·s) 11.27 ±0.2510.14 ±0.28* 11.37 ±0.22 10.79 ±0.21血浆黏度(mPa·s)1.65 ±0.11 1.39 ±0.13 1.60 ±0.14 1.43 ±0.12红细胞压积(%)57.38 ±9.2152.76 ±9.52* 57.18 ±9.25 54.63 ±9.54纤维蛋白原(g/L)3.26 ±0.11 2.86 ±0.14*3.23 ±0.18 3.02 ±0.16

3 讨论

COPD病位虽在肺,但与脾肾关系极为密切。肺虚日久,子盗母气,致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精微,深伏于肺。肺主呼气,肾主纳气,病势深入,由肺及肾,肾气必虚。肺脾肾虚,则“通调水道”、“运化水湿”、“蒸腾气化”之功失职,水饮内停不化。由虚致实,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肆虐,从而产生咳、痰、喘诸症。所以在COPD任何阶段,肺脾肾亏虚是最基本的病理改变[4]。

COPD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病必瘀,所以无论在急性发作期或慢性迁延期或稳定期,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瘀血见证,轻者舌质暗,重者唇甲青紫、面色晦暗、胸闷痛等。古人在这方面早有认识,如《丹溪心法·咳嗽篇》说:“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血证论》也说:“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中医学认为,血液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有赖于气的推动,有赖于阳气的温煦。气虚或气机郁滞或阳失温煦,均可导致血瘀。COPD时可从多方面导致瘀血发生。久咳伤肺,肺气亏虚,气为血帅,气虚则血行无力而致瘀;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肺助心主治节,调节血液循环。外邪闭肺或痰郁阻肺,皆可使肺失宣降,不能助心治节,因而形成瘀血。久病脾肾阳虚,甚至累及心阳,不能温煦经脉或鼓动血脉,血液凝滞,形成瘀血。肺脾两虚,宗气生化不足,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瘀血内生,阻于血脉,即“久病必瘀”。现代研究亦发现,痰证的血液循环基础是血液流变学显著异常,表现为血液浓稠性、黏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而COPD患者,其甲皱微循环均提示有明显瘀血证,且喘息瘀血又往往互为因果,喘咳甚则瘀甚,瘀甚又致喘咳重。因此,COPD病机中潜在瘀血机制,故活血化瘀宣肺应为治疗本病的一个主要治则[5,6]。

补肾益金汤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化痰;蛤蚧、紫河车、菟丝子补肾纳气平喘;半夏温化痰饮,肃清气道;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二药均可入肺经,合而宣降肺气,化痰平喘,“以通为补,邪祛正自安”;杏仁、半夏、丹参有活血化瘀、止咳化痰、宣肺下气之功,诸药合用可补肾益肺、纳气平喘、健脾敛肺、化痰止咳、活血化瘀。本方紧扣病机,标本兼顾。本研究显示,以补肾健脾活血法为组方原则组成的补肾益金汤治疗组优于单纯以补肾为法的蛤蚧定喘胶囊对照组。此证明了“脾肾两虚,痰瘀互阻”是COPD稳定期的基本病机,从而确立了补肾健脾活血法在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重要地位。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

[3]赵文,罗凤鸣,何成奇.肺康复与补肾中药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4(12):2643-2644.

[4]杨素娟,杨绍俊,杨斐斐.健脾固肾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56 例[J].陕西中医,2003,24(4):299.

[5]曹红九,王东华.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17.

[6]黄礼明.试论痰、瘀、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辨治中的重要性[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1):5-7.

猜你喜欢
金汤瘀血稳定期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范扬作品
鸭绿江公园
瘀血发热治验一则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
中西医联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