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

2011-06-14 09:47张玉玲
山东医药 2011年49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亚群比值

张玉玲,朱 芸,李 明

(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04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存在多种免疫调节功能的异常,包括B细胞功能亢进、自身反应性T细胞大量增生、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清除障碍和细胞因子表达异常等[1]。其中辅助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对 SLE患者外周血中 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及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变化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首次就诊或未经治疗的复发SLE患者10例(SLE组),男2例、女8例,平均年龄32岁。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SLE诊断标准[2],SLEDAI评分≥5分。另取1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男2例、女8例,平均年龄33岁;其性别、年龄与SLE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抽取静脉血2 ml,分离PBMC,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悬液,取100 μl细胞悬液,加入FITC标记的CD3单克隆抗体,PE-CY5标记的CD4单克隆抗体,R-PE标记的CD8单克隆抗体(均按试剂说明书操作)。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变化。②血清 IFN-γ,IL-10测定:抽取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置于Eppendorf管,深低温冰箱保存待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及IL-10,具体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试剂盒购自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用酶标仪为美国Bio-Rad公司M450型ELISA Reader酶标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外周血 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 见表1。

表1 两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较(±s)

表1 两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 <0.01

组别 n CD4+(%) CD8+(%) CD4+/CD8+10 52.89±7.65 34.16±5.83 1.59±0.52 SLE 组 10 43.14±6.08a 49.39±8.15a 0.86±0.13对照组a

2.2 两组血清IFN-γ、IL-10和IFN-γ/IL-10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外周血IFN-γ、IL-10和IFN-γ/IL-10变化(± s)

表2 两组外周血IFN-γ、IL-10和IFN-γ/IL-10变化(± 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 <0.01

/IL-10对照组组别 n IFN-γ(pg/ml)IL-10(pg/ml) IFN-γ 10 13.87±4.08 18.27± 5.98 0.75±0.20 SLE 组 10 19.74±5.16a57.32±11.96a 0.36±0.09a

3 讨论

SLE是一种免疫调节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和多系统受累,患者体内T、B细胞异常活化,并与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3]。机体正常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各种免疫细胞,特别是各细胞亚群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制约,其中T淋巴细胞是执行细胞免疫功能的主要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分成两个不同的亚群:CD4+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抑制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D4+/CD8+比值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特别是细胞免疫状态。目前,该比值已成为检测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指标[4,5]。本研究结果表明,SLE患者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其比值降低是由于CD4+比例降低及CD8+比例增高所致。因此,笔者认为外周血CD4+、CD8+比例及CD4+/CD8+比值在SLE的诊治中有一定作用。

SLE发病与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失衡密切相关,其中Th1、Th2类细胞因子起重要作用。Th1类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FN-γ、IL-12和TNF等细胞因子,Th2类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L-4、IL-5、IL-10等细胞因子。然而,目前人们对SLE患者外周血Th1类及Th2类细胞因子研究结果并不一致[6]。本研究结果显示,SLE患者外周血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SLE组IFN-γ/IL-10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Th1/Th2型细胞因子发生Th2方向漂移,Th类细胞因子对SLE发病起重要作用,测定外周血Th1和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对了解SLE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综上所述,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分布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存在异常。检测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γ、IL-10水平,对全面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有重要意义,针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可能有助于SLE病情的缓解。

[1]钱学贤,戴玉华,孔华宇.现代心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618-620.

[2]Hochberg MC.Updating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rthritis Rheum,1997,40(9):1725.

[3]张琳,张伟.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生物标志物[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9):860-863.

[4]张福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变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4):1097.

[5]许坤,张利,张静然.大面积烧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745-2746.

[6]潘文萍,杜鹃,刘文波.糖皮质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8(10):628-630.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亚群比值
TB-IGRA、T淋巴细胞亚群与结核免疫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双电机比值联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