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麝香增产的新途径研究

2011-06-19 05:25蔡永华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生香麝香尿液

杨 营,蔡永华

(四川养麝研究所,四川 都江堰 611830)

麝俗称香獐,隶属哺乳纲、偶蹄目、麝科、麝属。麝属在世界范围内仅见于亚洲东部,从西伯利亚向南经我国至缅甸北部和印度东北部。我国境内,不但麝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面积也广。麝香是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又是优秀的定香剂,故我国对麝的资源及其生物学研究极为关注。

为了促进麝香的增产和稳定性高产,满足我国医药方面的需求,研究麝的行为生物学及化学通讯,揭示各种因素在麝香分泌过程中的效应,对于了解麝香的产生和分泌规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外激素对麝的生香过程有调节控制作用,利用这个原理,定期给雄麝以外激素刺激,雄麝的年产香量明显提高,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依据麝释放化学信息的原理,提出了回收麝香的可行性措施,为扩大麝香资源,提高麝香产量,开辟了新途径。

1麝香——一种化学信息

麝香是雄麝麝香腺(包皮腺)分泌的一种产物,它们在动物间传递信息,影响麝的行为和生理状况。麝香正是雄麝释放于体外的一种化学信息。雄麝每年夏季都经历一个泌香过程,短者延续一天,长者达十余日,以3~7d者居多。届时香囊体积增大,剧烈收缩。囊内分泌活动也加强。香囊内充满液质性的分泌物,囊内香液经常外泌。在泌香盛期时,雄麝活动减少,采食量变小,甚至完全停食,这个时期是雄麝泌香过程中的重要时期。

2 研究方法

2.1 应用外激素刺激促进麝香增产 麝香既然是麝的一种化学信息,用以传递情报,制约动物的生长、繁殖等行为,那么麝香本身的分泌释放必然也被化学通讯过程所影响,为此,我们在搜集了林麝的18种外分泌物后,逐个观察了雄麝对这些物质的反应,并从中筛选出作用最强的外激素Ⅰ、外激素Ⅱ。在泌香期开始前,用这些物质和清洁溶剂给雄麝以较长时间的刺激,并以清洁溶剂为对照,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测定并验证它们对麝的泌香期及泌香量的影响。

2.2 利用雄麝定期释放香液的规律,回收麝香资源 通过对笼养、单圈、大圈与各个体组合圈的雄麝行为进行多次重复的全日观察,发现雄麝定期向外释放香液,故需及时回收释放出的麝香资源,避免浪费。

2.3 从尿液中回收麝香酮 对雄麝尿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含有麝香酮等成分,因此应该考虑从尿液中回收麝香酮资源。

3 结果与讨论

3.1 应用外激素刺激促进麝香增产的新途径

3.1.1 外激素诱导雄麝生香的效应 试验过程中,每当我们放置一些外激素化合物后,以胆小著称的麝一反躲避于角隅喷鼻不安的常态,大胆地迅速靠近刺激源,多次前去嗅闻,显示了化学信息对麝的强烈吸引力。可见,化学信息是制约雄麝泌香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试验表明,外激素刺激下,雄麝呈现积极的泌香活动,外激素诱导雄麝产生泌香反应的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外激素Ⅰ与外激素Ⅱ都对雄麝的泌香活动有诱导作用,其中又以外激素Ⅰ的诱导效应最强。两种外激素诱导雄麝生香的个体数显然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两者差异显著(P<0.05)。

表1 外激素诱导雄麝产生泌香反应的效应(连续两个生产年度)

本试验得出,有泌香反应的雄麝,生成的麝香较多;未曾有过泌香反应的雄麝,只生成少量的麝香,有的甚至只见黄色物质。所以,外激素诱导的泌香反应,刺激了多数雄麝生香,减少了产香量低的麝的比例。从这个角度上说,外激素的刺激不仅诱导了泌香反应,同时提高了麝香的总产量。

3.1.2 外激素促进麝香增产的作用 在上述两种外激素刺激下,雄麝尤其是成年雄麝的泌香量显著提高,连续收集两个生产年度的产香情况列于表2、表3。

从表2、表3可见,在两种外激素刺激下,雄麝尤其是3岁以上的雄麝,无论是湿香产量,还是干香产量皆高于未给外激素刺激的第Ⅲ组。鉴于育成麝和2岁麝刚刚生香,产香量尚不稳定,所以我们重点对3~9岁雄麝的产香量进行分析。

第1年取香结果表明,在外激素Ⅰ作用下,3~9岁雄麝的产香量平均较对照组多产2g,每只麝增产麝香14.5%。从第2年3~8岁麝的取香结果看,在两种外激素刺激下,麝香产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又以外激素Ⅰ刺激的效果较好,每只麝的产香量(干香)平均较对照组增加4.8 g,增产麝香64%;给予外激素Ⅱ刺激后,每只麝的产香量(干香)较对照组净增4.7 g,增产麝香62.7%。

表2外激素刺激对雄麝产香量的影响(第1年)g

表3外激素刺激对雄麝产香量的影响(第2年)g

由上述各项试验结果可知,应用外激素刺激能促使雄麝提高麝香单产。这与以前报道的通过增加初香液和皮脂分泌量能增加麝香产量,通过肌注外源性激素提高麝香产量,通过使用配合饲料提高产香量和品质等方法不同,开辟了一条新的增加麝香产量的途径。

3.2 回收麝香资源的途径

3.2.1 利用雄麝定期释放香液的规律,回收麝香资源 麝香是释放于体外的一种化学信息,具有通讯功能。泌香期时,雄麝周围香气袭人,持久不散,常延续数日。当麝受到惊吓时,排放的香液更盛,常汇成小片。

以前,我们只注意到麝在受到惊吓时才外溢香液,经对单笼饲养、单圈喂养和生活于大圈内的雄麝进行观察,发现平日里雄麝会定期有规律地向环境中排放香液。笔者曾将笼养雄麝1 d内排放出的香粒收集起来自然晾干,得到了重量为513.0mg的麝香。若排香期按3日计,则可收集干香1.539g。对外溢的香液或香粒进行形态分析,从色泽、香味、外观形状上看,排出的香液或颗粒都是质量极好的麝香。再以麝香酮的含量来评定排出的麝香品质,经气相色谱分析,外溢的麝香酮含量较标准品略高,证明雄麝定期释放到环境中的麝香质量较好。

雄麝为了通讯把麝香排放到环境中,这种排出的麝香是对资源的浪费。鉴于麝排出体外的麝香量不算少,我们应对这些麝香予以回收。在笼养条件下,有两种回收方法:对于排出的香粒或粉状物质,直接用勺或刮刀刮下;对于那些以液质形式排出的香液,宜先用溶剂将香液冲洗下来,然后再去掉溶剂,回收麝香。实验表明,每头雄麝排出的麝香约在1 g以上,若及时回收,是增加麝香产量的一条值得重视的途径。

3.2.2 从尿液中回收麝香酮 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有效成分之一,也是麝香的香味成分。我们曾对麝的18种外分泌物进行了提取和活性测定,初步分析了它们的化学成分,发现泌香期时麝的尿液中含有麝香酮及麝香中的其他部分成分。鉴于尿道口及香囊口相距甚近,为避免麝排尿时尿液冲洗而携带麝香的可能性,我们特意从动物膀胱中取样,这种样品未经尿道排出,故不会有携带香囊物质的可能。分析结果得出,这些样品中仍含有麝香酮等成分(见图1)。

图1系气相色谱分离结果,仅就麝香酮含量分析,从膀胱直接采集的尿样,外排尿样及排出的香液中麝香酮色谱峰均有发现,3种样品中麝香酮的含量相差不大,表明尿液中确含有麝香酮等成分。从尿液中回收麝香资源是可以考虑的又一条途径。

3.3 回收麝香资源的经济效益初算 首先,从每头麝外溢香中可回收1g余重麝香,每百头麝可增加麝香100g。其次,应用外激素刺激促进多数雄麝生香,外激素刺激若能改变10%未生香的麝的状况,则每百头麝可增产麝香120g。再者,应用外激素刺激,每头麝净增产麝香2~4.8 g,若平均按3 g计,则每百头麝净增产麝香300g。从尿液中回收麝香的数量不好估计,还需进一步研究,暂略去此项不计。综合上述各项,每百头麝可增产麝香约500g,每1g麝香按国内市场价格600元人民币计,则每百头麝可获净增收益30余万元人民币。

4 小结

我们的工作是紧密围绕着实际生产中麝的繁殖、麝香的增产和多产进行的,研究结果说明,应用化学通讯方法促进麝香增产、多产的效果是明显的,为扩大麝香资源,提高麝香单产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同时初步揭示了化学通讯的理论意义,显示了在实践应用方面的广阔前景。

[1]毕书增.下丘脑-垂体-睾丸系统调节麝香分泌和提高麝香产量的初步研究[J].中药材科技,1980,(4):17-20.

[2]范志勤.哺乳动物的化学通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3]黄步军,盛和林.饲料营养对林麝麝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动物学研究,1998,(4):40-44.

[4]胡秉龙.麝香研究新进展[J].中医药信息,1997,(2):11-12.

[5]姜海瑞.麝的生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J].生物学通报,2007,42(6):4-6.

[6]姜海瑞.麝的通讯行为[J].生物学通报,2006,41(10):13-14.

[7]李复东.麝的泌香规律[J].中药材科技,1980,(4):12-18.

[8]盛和林.中国鹿类动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9]盛佩蒂.麝香分泌机理和提高麝香产量的研究[J].中药材科技,1982,(4):12-17.

猜你喜欢
生香麝香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刘延苹:氤氲自然 伊墨生香
枝头玉兰舞霓裳 风华初露已生香——浅述紫砂壶“玉兰生香”的艺术风格
跟踪导练(三)
勐腊毛麝香化学成分研究
日子如蝶,裙角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