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引种粉葛生长适应性和抗逆性调查

2011-06-26 02:08王雅飞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粉葛立地条件葛根

王雅飞

(绵竹市造林种苗和科学技术推广站,四川 绵竹 618200)

葛(Pueraria lobota),又名葛根、葛麻藤,是豆科葛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中国、朝鲜、日本。我国的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东北地区广泛分布,而以东南和西南最多。葛根含淀粉,并富含钙、铁、铜、锌、硒、磷元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十八种氨基酸。近年来的医学研究中发现葛根中含有大量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对防癌抗癌有独特功效。因此,葛根粉在世界上也被誉为“长寿粉”,其附加值高,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野生葛的淀粉含量不高,加之其生长周期长,葛根累积异黄酮类药用成分周期长,根本不能满足国内外旺盛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全国各地葛根的主要栽培地先后选育出了宋氏粉葛、仙女葛王、巴岳葛王、地金一号、合川大粉葛、赣葛6831、葛博士等十余个粉葛栽培品种。这些品种在其选育地都是生长较好,适应性强的优良栽培品种,并且其葛根生长快,粗壮而肥大,个别品种鲜葛的淀粉含量高达40%。绵竹市林区海拔2 000 m以下的地区亦有野生葛的分布。2004年以来,该市林业局引进淀粉含量较高的两个栽培品种川渝大粉葛、巴蜀葛王,并通过几年的驯化栽培,选育出了适宜本地区环境,淀粉含量较高的品种九顶大粉葛,目前间种在经果林地内的九顶大粉葛表现较好,其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较强。2006年,绵竹市金盛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对九顶大粉葛产品进行中试后,认为粉葛是酒精行业生产乙醇的绝好原料之一。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充分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林业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剑南春集团公司决定在德阳及周边地区启动“30万亩粉葛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现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项目正在实施中。作为项目的重点实施区域,绵竹市林业局于2007年在重庆、江西等省市引进8个当地的优良栽培品种,与本地九顶大粉葛开展对比试验。该试验旨在对引进的优良品种的生长适应性、抗逆性进行对比,选择绵竹地区生长快、抗病虫能力强、抗逆性好的最适品种。近期,科技人员对引种试验的粉葛进行了生长和适应性调查,相同立地条件下,相同栽培管理模式下的不同品种间,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的同一品种,不同立地条件下,相同栽培管理模式下的同一品种间间已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差异,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地自然概况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全市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为平原;引种试验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5.7℃,≥10.0℃的积温全年为5 000℃ ~5 300℃至6 500℃;≥10.0℃的积温天数全年为240 d~300 d;最冷月平均气温 4.0℃ ~10.0℃;年极端最低气温-10.0℃ ~ -1.0℃ ~2℃;干燥度 <1.0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8.7 mm,年最大降水量为1 421.4 mm,最少降水量为507.8 mm。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1 011.3 h,最多为1 178.0 h,最少为802.7 h。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85 d。主要土壤种类有紫色土、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等,以山地黄壤分布最广。主要优势树种有杉木、柳杉、喜树、桦木、漆树等。

2 引种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栽植设计

选择新市镇金兰村、土门镇天宝村两地为试验地块,挖穴规格为40 cm×40 cm~60 cm×40 cm,按粉葛栽培的技术规范操作,后期管理因栽培管理模式不同各异。其中土门镇试验地块为经果林地中间种,株行距均为70 cm~80 cm×200 cm,栽培管理模式均为垒厢;新市镇试验地块无间种,栽培管理模式有垒厢和搭架两种,株行距70 cm~80 cm×60 cm(见表1)。

表1 粉葛对比试验栽植设计表

2.2 调查方法

于2008年7月至10月分3次对新市镇试验地块的6个粉葛品种进行了生长适应性调查,每个品种调查30株;11月对土门镇天宝村6个粉葛品种进行了适应性调查,每个品种调查5株。主要测量主茎及其分支的长度,茎基部10 cm处的粗度、节间长、叶片大小,1 m2叶片数、分枝数、葛根鲜重,同时观测抗病虫害、抗旱性等抗逆能力。

3 试验结果

3.1 生长情况比较

九顶大粉葛:适应性好,茎叶、葛根生长最快的品种,主茎优势明显,主茎较长,茎叶生长旺盛,叶片较大,分蘖能力强,葛根生长迅速,淀粉含量较高,葛根偶有病虫危害,抗旱力较强,不耐涝。在排水通畅、土层较厚的林缘中长势更好,葛根生长量更高。

地金一号:适应性好,生长迅速,主茎优势不明显,分蘖能力和攀缘能力强,叶片较大,葛根生长迅速,淀粉含量较高,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力较强,不耐涝。

合川大粉葛:适应性好,生长迅速,主茎优势不明显,分蘖能力和攀缘能力强,叶片较大,葛根生长迅速,淀粉含量一般,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力较强,不耐涝。

赣葛8631:适应性较好,生长迅速,主茎优势不明显,分蘖能力强,叶片较大,葛根生长迅速,淀粉含量较高,叶片有少量病虫危害,抗旱能力较强,不耐涝。

宋氏粉葛:适应性一般,生长较快,主茎优势明显,分蘖能力强,叶片较大,葛根生长迅速且淀粉含量最高,叶片有少量病虫危害,抗旱能力弱,不耐涝。

葛博士:适应性一般,生长较快,主茎优势明显,分蘖能力较强,叶片较大,葛根生长迅速且淀粉含量最高,有少量病虫危害,抗旱能力弱,不耐涝。

巴岳葛王:适应性好,生长迅速,主茎优势弱,分蘖能力较强,叶片较大,葛根生长迅速,叶片及葛根有少量病虫危害,抗旱能力较强,不耐涝。

仙女葛王:适应性好,生长迅速,主茎优势弱,分蘖能力较强,叶片最小,葛根生长较快,叶片有少量病虫危害,抗旱能力较强,不耐涝。

巴蜀大粉葛:适应性差,生长较慢,分蘖能力不强,葛根生长较慢,但无病虫危害,抗旱能力强,不耐涝。

3.2 不同立地条件下,相同栽培管理模式下的同一品种间的生长比较

通过对两个土壤肥力相近试验地块共有的3个品种——仙女葛王、地金一号、赣葛8631生长量进行比较,土门镇天宝村的试验地块地类为经果林地,在其林下间种,土壤为山地黄壤,新市镇金兰村的试验地块地类为苗圃地,无间种,土壤为紫色土,试验结果表明:3个粉葛品种在相对肥沃的苗圃地均比在相对瘠薄的山地黄壤土上生长要快,生长量更高,仙女葛王、地金一号、赣葛8631等3个品种的茎长、基径、葛根生长量分别平均高出12.4%、9.0%、7.2%。证明间种和地类对粉葛生长有相对较小的影响,立地条件好、无间种的地块比立地条件差、有间种的地块更能促进粉葛的生长(见表2)。

表2 不同立地类型同一品种同一栽培管理模式生长量调查表

3.3 相同立地条件下,相同栽培管理模式下的不同品种间的生长比较

在土门镇天宝村调查了相同立地条件下采取垒厢不搭架栽植的6个不同粉葛品种的生长情况,栽植方式、管理技术措施相同,地上部分葛藤、叶子及地下部分的葛根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变现出较明显的差异(见表3)。

表3 粉葛不同品种生长量及病虫害调查表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该立地条件下,九顶大粉葛、地金一号、赣葛8631的茎长、葛根生长量较大,其中九顶大粉葛分别达到了7.35 m、1 350 g;其次是合川大粉葛、仙女葛王,茎叶和葛根生长量表现最差的是巴蜀大粉葛。

3.4 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的同一品种间的生长比较

对新市镇金兰村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一品种分别采取垒厢不搭架和垒厢搭架两种截然不同的栽培管理模式,对比两种栽植模式的全株茎、根生长量后,发现同一品种了明显的差异(见表4)。

表4 同一立地类型同一品种不同栽培管理模式生长量调查表

表4表说明同一品种在同一立地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模式,其茎生长量和葛根生长量有着显著的差异,垒厢搭架比垒厢不搭架的茎长、基径、葛根生长量分别高出80.7%、62.0%、30.6%以上;地金一号的表现最为突出,搭架比不搭架的茎长、基径、葛根生长量分别高出114.4%、91.3%、42.0%。证明栽培管理模式对粉葛的生长影响很大,搭架比不搭架的的优势明显。

4 结论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分析认为,绵竹市引种的8个粉葛栽培品种和本地选育品种九顶大粉葛都普遍在立地条件更好、肥力充足的耕作土地中表现较好,葛根的生长量略高。但限于耕作土地的特殊用途,建设粉葛产业基地建议选择林区大面积的经果林地,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从外地引进的8个粉葛品种在其选育地都是生长较好、适应性强的优良栽培品种。但由于绵竹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引进的品种产生了适应性影响,因此在引种粉葛新品种建设产业基地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开展引种适应性及抗性的对比试验,选择最适合本地气候环境的品种,确保引种效果。总的来说,粉葛是喜光的植物,在未郁闭的经果林中能很好的生长,其豆科植物特有的固氮功能能促进林木的生长,具有极强的抗旱和水土保持能力。通过初步的引种对比试验,综合对比引进的8个粉葛品种与本地的九顶大粉葛,九顶大粉葛、地金一号、赣葛8631在适应性、生长速度、单位时期生长量、抗逆性等方面表现最佳,可作为绵竹及周边地区建设粉葛产业基地大力推广栽培。德阳市“30万亩粉葛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区种植户每年可直接为四川剑南春集团公司提供燃料乙醇原料50万t,并从中可获得销售收入1.2亿元,对促进项目区林农增收、改善震后生态环境,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地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德阳市30万亩粉葛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川林研工咨200718.

[2] 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省绵竹市粉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8318.

[3] 潘庆牧.广元地区引种杨树生长和适应性调查[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5).

猜你喜欢
粉葛立地条件葛根
药食两用话葛根
颈椎病良方葛根汤
马塘村建成千亩粉葛种植基地
象州:小粉葛成就大产业
Self-Consistent Sources Extensions of Modified Differential-Difference KP Equation∗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粉葛配方颗粒提取工艺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
大巴山粉葛组织培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