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与功能煅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2011-07-09 03:13孙国荣王丽萍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
陕西中医 2011年12期
关键词:肩周炎活动度患肢

孙国荣 王丽萍 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 200071)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是临床上常遇的一种软组织损伤,由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致的广泛炎症反应、粘连而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肩臂局部肌肉萎缩,不能上举,呈冻结状即粘连性肩周炎,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日常生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运动减少,电脑的普遍运用,肩周炎易反复发作,故单纯依靠目前肩周炎仅在医院治疗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其多发、反复与长期治疗的特点。自 2009年起,本作者采用急性期以及粘连期在医院进行推拿治疗手法,恢复期及以后康复治疗转入社区医院与家庭的综合治疗模式,在对肩周炎患者治疗与预防复发上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60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治疗组 30例,男 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 45岁,最大 60岁,平均 51.77±3.87岁;病程最短 3周,最长 14月 。对照组 30例,男 12例,女 18例;年龄最小 44岁,最大 61岁,平均 52.33±4.18岁,病程最短 3周,最长 13月。所有病例经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诊断[1]: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所致。②好发年龄在 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③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④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⑤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常规治疗:患者疼痛时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后不再进行恢复期治疗与功能锻炼。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推拿与功能煅练:患者急性期以及粘连期在医院进行推拿手法治疗,推拿治疗时间 20~30min,10次为 1个疗程,每周 3次,症状缓解后转入社区医院继续进行恢复期治疗,期间专科医生定期下社区指导社区医院医生进行有效的治疗,待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后回家,教会他一种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预防肩周炎复发,共持续 1年时间。

推拿治疗:操作①患者仰卧或坐位,医者站(或坐)于患侧,用滚法或一指禅推法施术于患侧肩前部及上臂内侧,往返数次,在施滚法时,另一手可配合患肢的被动外展和旋内、旋外活动。配合按拿肩贞、肩等穴,并作患肢上举,内收等被动活动。②健侧卧位,医者一手握住患肢的肘部,另一手在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滚法,配合按拿肩、肩贞等穴,并作患肢上举,内收等被动活动。③患者坐位,医者一手在患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滚法,另一手可配合患肢被动的后伸内旋,并屈肘使手背沿着脊柱向上抬。④医者站在患者患侧稍后方,一手扶住患肩,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运动,然后医者一手托起前臂,使患者屈肘,患臂内收,患侧之手搭在健侧肩上,再由健肩绕过头顶到患肩,反复环绕。

功能锻炼:①爬墙锻炼:患肢沿着墙壁向上爬墙。②手巾擦背:健侧上肢在上,患侧上肢在下,在背后握住毛巾的两头,健侧上肢向上拉毛巾带动患肢。

统计学处理用 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疗效标准[2]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功能标准:治愈:VSA:0~3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 150~ 1800:后伸 30~450;好转:VSA:3~7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 90~1500;后伸:15~ 300,无效:VSA:7~10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小于 900,后伸:小于 150。

观测指标:①肩关节前屈、后伸活动度测定。②按照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观察疼痛改善程度。肩关节疼痛 V AS[3]: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 6min: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 10min:患者有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

治疗结果 治疗组 30例,痊愈 14例,好转 16例,无效 0例,总有效率 100%;对照组 30例,痊愈 9例,好转 16例,无效 5例,总有效率 83.4%;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在治疗 1年后,根据两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得出 X2=6.09,P<0.05,说明治疗 1年后二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s)

治疗组对照组后-前差值后-前差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前屈 90.37± 6.23 150.17± 11.38 59.8± 8.88 91.29± 6.26 135.97± 4.14 44.97± 6.89后伸 9.43± 2.25 35.00± 3.88 25.57± 2.59 9.46± 2.14 24.77± 2.82 15.34± 3.24

表1示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根据两组独立样本 t检验,治疗前二组前屈与后伸关节活动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综合治疗 1年后,综合治疗组前后的前屈与后伸关节活动度有明显差异(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的前屈与后伸关节活动度有变化(P<0.001),但前后差异不如综合治疗组明显,二者差异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8.02,P<0.001)。

表2 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 VAS评分比较(±s)

表2 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 VAS评分比较(±s)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73± 1.36 1.53± 1.01对照组 6.80± 1.16 2.36± 0.76

表2示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根据两组独立样本 t检验,治疗前二组患者肩关节疼痛 VAS评分无明显差异(t=0.44,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综合治疗 1年后,综合治疗组前后肩关节疼痛 VAS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t=16.66,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肩关节疼痛 VAS评分比较有变化(t=18.25,P<0.001),但前后差异不如综合治疗组明显,二者差异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4.63,P<0.001)。

表3 1年后 2组肩周炎复发发生率比较[例 ]

表3示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肩周炎复发发生率比较,在治疗 1年后,根据两组独立样本 X2检验,得出 X2=6.67,P <0.05,说明治疗 1年后二组肩周炎复发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肩凝症等,属中医“痹症”范畴,是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系外伤跌扑、风寒湿邪入侵或肝肾亏损、气血虚衰等导致气滞血瘀、筋挛肉缩、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从现代医学来看,肩周炎是由多种病因入侵、肩关节周围组织劳损及退性行改变引起肩关节周围如韧带、肌腱、关节囊等所有软组织发生慢性炎症,如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肌腱炎等,病变发展过程中,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使肩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当组织受机械性压迫或化学炎性物质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使组织损伤产生某些化学致病物,如组胺、缓激肽等,这些物质刺激了痛觉感受器,并由传入神经中枢而引起疼痛。[4]

临床上治疗此病方法很多,我运用了对肩周炎采用急性期粘连期在医院治疗,继续治疗与康复转入社区医院与家庭这一综合治疗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推拿治疗肩周炎中,采用了运动关节类手法辅以滚法、一指禅推法、弹拨、拔伸等,有针对性把治疗重点放在肩周炎发病的密切相关的肌腱如肱二头肌腱、三角肌、冈上肌等,减轻了局部充血水肿,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促进局部粘连松解,达到滑利关节,松解粘连,舒筋活血止痛之功效。而康复功能锻炼这一运动疗法把主动和被动运动融合,达到松解粘连的肩部软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防止肩关节僵硬及继续挛缩的目的,可以随时进行练习,可循序渐进达到远期的疗效[5]。肩关节功能锻炼既巩固了疗效,又减少了肩周炎的复发。笔者在日常诊治中发现部分肩周炎患者经过急性期粘连期治疗症状缓解后,因为生活习惯不注意易造成疾病的反复发作,病人痛苦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质量,故认为重视病人的恢复期及以后康复治疗很有必要,因为三甲医院病人较多,业务较繁忙,费用亦较高,而恢复期及以后康复功能锻炼治疗时间较长,故指导患者在能家附近社区医院随访或家中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期间专科医生定期下社区指导社区医院医生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对患者来说既方便了病人,降低患者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又保证了治疗的效果。本文中可以看出,经过 1年的随访,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二组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冻结期肩周炎临床症状,增大肩关节活动度,但综合治疗组疗效更优,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在预防疾病的复发上较对照组亦有明显的差异,故对肩周炎进行综合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1]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J].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88.

[2]马国忠.推拿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28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杂志,2009,41(5):51.

[3]李金义.臂丛神经阻滞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2):44.

[4]翟向阳.双人康复操对肩关节周围炎后期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65.

猜你喜欢
肩周炎活动度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