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叶菊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糖苷含量比较

2011-07-26 13:52杨文婷蔡乾蓉徐应文
中国糖料 2011年3期
关键词:叶宽总苷甜叶菊

杨文婷,吴 卫,蔡乾蓉,徐应文,魏 超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雅安 625014)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简称甜菊,为菊科甜叶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巴拉圭一带,于1976年在我国引种试种成功[1]。甜叶菊富含甜菊苷(stevioside,简称ST苷)、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简称RA苷)等糖苷类物质,RA糖苷的甜度为蔗糖350~450倍[2],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且味质好,口感最接近于蔗糖,是一种新型的绿色保健型甜味剂;ST糖苷的甜度为蔗糖的250~300倍[2],有后苦味,作为甜味剂品质不及RA苷,但ST糖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3]和降低Ⅱ型糖尿病血糖浓度和控制高血压的作用[4-6],在开发为医药保健产品上潜力巨大。甜叶菊中糖苷类成分结构相似,功能和作用却不尽相同,对于作为糖用或药用型的甜叶菊品种,生产上不仅要求其具备相应的高RA苷或高ST苷含量,还要求其高RA/ST比值或高ST/RA比值以利于工业生产中的提取分离。近年来,四川开始大面积栽种甜叶菊,本课题组于2007-2008年间从四川蒲江、绵阳、遂宁等地收集甜叶菊材料,优选单株,经连续3年的栽培观测和分类筛选,逐步选育形成4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甜叶菊品系SR-1,SR-2,SR-3,SR-5。本文旨在对新选育出的4个甜叶菊品系的一些基本农艺性状、茎叶产量及品质指标糖苷含量进行考察比较和相关分析,为不同用途的甜叶菊育种提供一定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甜叶菊原始材料于2007—2008年收集自四川蒲江、绵阳、遂宁等地,经四川农业大学吴卫教授鉴定为菊科甜叶菊属植物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新选育出的4个品系于2010年6月扦插生根后移栽于四川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农场,每个品系种植3个小区,每个小区栽种20株,株行距40cm×20cm,3次重复。

1.2 方法

1.2.1 农艺性状调查 于2010年8月中旬甜叶菊开花前期,每份材料分别按小区取样,每小区随机取样5株长势中等,具有代表性的植株,考察株高、中部茎节长、一级分枝数、叶长、叶宽、叶干重、茎干重等。叶形的划分参考文献[1]。

1.2.2 RA和ST糖苷测定 (1)仪器与试剂:Agilent公司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含脱气机、四元梯度泵、自动进样器进样、柱温箱、DA D检测器)、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HWS 28型电热恒温水浴锅、Thermo BR4i型冷冻离心机、Sartorius CP225 D型电子天平、HS6150 D型超声清洗器、Millipore Mill-Q型超纯水系统等。RA苷标准品为日本和光纯药业株式会社制,其纯度≥97.4%;ST苷标准品为成都曼思特对照品制,其纯度≥95.5%;乙腈为色谱纯;乙醇、Ca(OH)2、FeSO4·7H2O 等为分析纯。

(2)糖苷提取方法:精密称取甜叶菊粉末1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蒸馏水20mL,盖紧离心管盖,80℃下恒温水浴浸提2h,期间搅拌2次。8000r/min离心10min,倒出上清液备用,残渣再加20mL蒸馏水水浴浸提 2h,期间搅拌 2 次。 8000r/min 离心 10min,合并两次提取的上清液,按 5∶3 的比例[7]加入 Ca(OH)2和 FeSO4·7H2O,80℃下静置沉淀2h,再8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定容至50mL,待测。3次重复。

(3)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称取RA苷标准品0.0510g和ST苷标准品0.0500g于50mL容量瓶中,用V乙腈︰V水=75︰25定容至刻度,再超声5min,得RA苷和ST苷标准溶液。

(4)色谱条件: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NH2 柱,4.6mm×250mm;流动相:V乙腈︰V水=75︰25;流速:1.2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5nm;进样量:10μL。

(5)方法学考察:①精密度试验:分别精密吸取RA和ST苷标准溶液10μL,重复进样5次,记录结果,考察仪器精密度;②稳定性试验:分别精密吸取RA和ST苷标准溶液及试验样品10μL,分别在6、12、24、48、72 h进样测定,在同一色谱条件下进样,记录结果,考察仪器精密度;③重现性试验:取同一份甜叶菊材料,按1.2.2(2)的提取方法分别同时配制6份样液精密进样10μL,在同一色谱条件下进样,记录结果,考察试验方法重现性。

(6)样品测定:样品提取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供试品溶液10μL,进样,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和标准曲线计算甜叶菊中RA苷和ST苷含量。

1.2.3 数据处理 由色谱工作站计算样品中RA和ST糖苷含量。采用Excel软件进行基本数据的统计,采用DPS v7.05软件进行数据方差和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系间除一级分枝数差异不显著外,株高、节长、叶长、叶宽、叶长宽比、茎叶干重等农艺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SR-3和SR-5品系植株显著高于SR-1和SR-2品系,中部节间长度也显著长于SR-1和SR-2品系。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SR-1品系平均叶长6.40cm,叶宽1.66cm,长宽比3.09,叶形为披针形;SR-2品系平均叶长7.67cm,叶宽1.38cm,长宽比5.49,SR-2为4个品系中叶片最长、最窄的品系,叶形为柳叶形;SR-3品系的叶片长宽比为4个品系中最小,平均长宽比2.97,叶形为短椭圆形;SR-5品系叶片最大,平均叶长7.27cm,叶宽2.27cm,平均叶长宽比为3.21,叶形为大披针形。4个品系中无论是干叶产量、茎干产量还是茎叶总产量最高的都是SR-5品系,其次是SR-3、SR-1,产量最低的是SR-2。

表1 不同品系甜叶菊主要农艺性状(Duncan法)

2.2 不同品系甜叶菊糖苷含量比较

2.2.1 方法学考察结果 (1)精密度试验:分别精密吸取RA和ST苷标准溶液10μL,重复进样5次,测得RA和ST苷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1.05%、1.37%,表明仪器进样精密度良好。(2)稳定性试验:分别精密吸取RA和ST苷标准溶液及试验样品10μL,分别在6、12、24、48、72 h进样测定,标准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14%、1.36%;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8%。结果表明标准品及样品在72 h内有良好的稳定性。(3)重现性试验:取同一份甜叶菊材料6份提取液,精密进样10μL,测得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为2.45%,表明该方法的重现性较好。

2.2.2 不同品系糖苷含量 4个甜叶菊品系在糖苷品质上存在明显差异,其RA苷、ST苷、总苷(RA+ST)含量及RA/ST比值等差异显著,4个品系间各指标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4个品系的RA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SR-2>SR-3>SR-1>SR-5,RA苷含量最高的品系是SR-2,其RA苷含量达11.59%;其次为SR-3,含量为8.70%;RA苷含量最低的品系是SR-5,RA苷含量仅为2.16%。4个品系的ST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SR-5>SR-1>SR-2>SR-3,SR-5 和SR-1的ST苷含量分别高达17.39%和15.26%,ST苷含量最低的是SR-3品系,含量为6.93%。总苷含量(RA+ST)从高到低依次为 SR-1>SR-2>SR-5>SR-3, SR-3 品系可能是因生成较高的RC苷的缘故,总苷含量为4个品系中最低。4个品系中RA苷占总苷(RA+ST)比例最高的是SR-2品系,其次是SR-3,分别占55.96%,55.68%。4个品系中ST苷占总苷(RA+ST)比例最高的是SR-5品系,高达88.94%。RA/ST值SR-3品系与SR-2品系接近,但SR-2的RA糖苷、ST糖苷含量均显著高于SR-3。

表2 不同品系甜叶菊糖苷含量(Duncan法)

4个品系的甜叶菊糖苷测定的HPLC色谱图有明显区别,见图 1~4。结合图 1~4和表2中RA苷、ST苷含量及RA/ST比值可以看出,SR-1为高ST型甜叶菊品系,SR-2为高RA型品系,SR-3为高RC型品系,SR-5为高ST低RA型甜菊品系。

图1 SR-1品系HPLC图

图2 SR-2品系 HPLC图

图3 SR-3品系HPLC图

图4 SR-5品系HPLC图

图5 RA苷标品HPLC图

图6 ST苷标品HPLC图

2.3 各性状间的相关性

由表3可以看出,产量指标与株高、节长、一级分枝数、叶宽等农艺性状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干叶产量与株高、节长、叶宽相关显著;茎干重与节长、干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8、0.96。甜叶菊的品质指标ST糖苷、总苷及RA/ST比值等指标与农艺性状、产量指标间相关程度低或不相关;RA糖苷含量与产量指标间呈显著负相关,同叶干重、茎干重、茎叶干重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0,-0.93,说明高RA苷含量甜菊品系,其产量往往会偏低;ST苷含量则与各农艺性状间相关均不显著;总苷含量除与一级分枝数间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农艺性状间相关均不显著;RA/ST比值尽管与叶干重、茎干重、茎叶干重间相关系数值较高,分别为-0.73,-0.69,-0.72,但均未达显著水平;此外,RA苷与ST苷间呈较高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RA苷与ST苷间表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但也未达显著水平。由此说明,尽管提高甜菊的产量会一定程度影响甜叶菊的品质,但仍有可能选出既高产,品质又符合生产所需的优良甜叶菊新品种。

表3 各性状间相关系数

3 讨论

一般认为ST苷和RA苷性状连锁,难以同时提高二者含量;同时提高产量和品质也是较为困难的[1-8]。本试验结果发现RA苷与ST苷间存在此消彼长的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同时,尽管RA苷含量与产量指标间呈显著负相关,ST苷却与各农艺性状间相关均不显著;总苷含量除与一级分枝数间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农艺性状间相关也均不显著。据此认为,虽然提高甜菊的产量会一定程度影响甜叶菊的品质,但仍有可能选出既高产,品质又符合生产所需的优良甜叶菊新品种。舒世珍等[9]的研究表明,甜叶菊的叶长、叶宽与总苷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与其不尽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材料不同所致。单株干叶产量与株高、中部茎节长及叶片宽度等相关显著,但一些对植株干叶产量可能构成影响的因子,如茎粗、总分枝数、单株叶片数等,本文尚未考察到。另外该试验所测产量比其他文献报道[9-11]相比偏低,其主要原因为所用材料是今年6月扦插苗,生育期偏短所致。为此,明年我们将进行进一步试验验证。

由于甜叶菊中RA苷甜度更高、甜味更佳,目前甜叶菊栽培上的主推品种大多为高RA含量的糖用型甜叶菊品种,而近年来的文献表明ST苷具有降低Ⅱ型糖尿病血糖浓度和控制高血压的作用[3-4],并且ST苷还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5],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天然抗癌制剂,这使得选育高ST含量的药用型甜叶菊品种具有一定的前景。过去的甜叶菊糖用品种曾主要是高ST型品种,但ST苷含量一般在60%~80%[9],新选育的SR-5品系为高ST低RA型品系,具有高ST/RA值、更高ST苷含量(ST>88%)等特点,对于工业生产上ST苷的提取极为有利,且SR-5品系在4个品系中茎叶产量最高,可能是一个较好的生产药用ST苷的甜叶菊品系。而对于糖用型甜叶菊品种,要求其含有较高的RA苷含量和高RA/ST值,SR-2品系和SR-3品系都具有高RA/ST值的特性,虽然综合产量因素考虑,SR-3品系的RA苷产量更高,但由于SR-3中还有较高的RC苷含量,RC苷甜度低,生产中不希望掺杂此类成分,高RC苷含量无疑将繁化工艺程序,增加生产成本;而SR-2品系的RA苷含量较SR-3品系更高,虽然茎叶产量偏低,但通过进一步地从SR-2品系中优选长势繁茂的单株及良好的栽培管理等措施,SR-2品系更可能成为高RA苷糖用型甜叶菊育种的良好材料。

4个甜叶菊品系无论是在植株外观形态、茎叶产量还是糖苷品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4个品系具有较为稳定的外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使将这4个品系进一步选育成不同品种成为可能。

[1]舒世珍,陈睦传,李钦,等.中国甜叶菊栽培及应用技术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2]Antonio S Dacome,Cleuza C da Silva,Cecília E M da Costa,et al.Sweet diterpenic glycosides balance of a new cultivar of Stevia rebaudiana (Bert.)Bertoni:Isolation and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by chromatographic,spectroscopic,and electrophoretic methods[J].Process Biochemistry,2005,40(11):3587-3594.

[3]Midori Takasaki,Takao Konoshima,Mutsuo Kozuka,et al.Cancer preventive agents Part 8:Chemopreventive effects of stevioside and related compounds[J].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2009,17(2):600-605.

[4]Hsieh M H,Chan P,Sue Y M,et al.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oral stevioside in patients with mil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twoyear,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Clin.Ther.,2003,25:2797-2808.

[5]Gregersen S,Jeppesen P B,Holst J J,et al.Antihyperglycemic effects of stevioside in type 2 diabetic subjects[J].Metab.Clin.Exp.,2004,53:73-76.

[6]马琴玉,楼凤昌,李翱.甜叶菊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2,19(1):5-9.

[7]刘宗林,彭义交,郭洋,等.甜叶菊苷的提取与结晶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8):99-100.

[8]黄应森,郭爱桂,钱愉,等.甜菊含甙量的变异及R-A型良种的选育[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1995,4(3):28-32.

[9]舒世珍.甜菊优良品种选育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2):37-42.

[10]孟庆福,孟爱华,王继华,等.甜菊主要数量性状与干叶产量的通径关系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2):17-19.

[11]舒世珍,王万忠.甜菊数量性状变异及产量的关系[J].作物学报,1988,14(2):167-173.

猜你喜欢
叶宽总苷甜叶菊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玉米穗三叶叶宽QTL定位及Meta分析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稻叶面积测定
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白芍总苷干预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北方地区甜叶菊的成株移栽室内采种技术
洛阳市13种绿化树种叶面积的回归测算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龙胆总苷提取物掩味树脂复合物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