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1-08-28 05:39林炎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7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西医收缩压

林炎柏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确定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目前治疗老年高血压主要采取联合用药,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1]。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并与西医组对比,以探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方法,以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7.36±3.29)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43±2.11)年,治疗前平均收缩压(177.48±14.19)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舒张压(99.73±15.36)mm Hg。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中西医结合组,一组为西医组,两组基本情况见表1,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治疗前收缩和舒张压上差别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s)

项目 例数(例) 年龄(岁) 性别(男/女) 病程(年)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中西医结合组 48 67.37±3.14 25/23 8.43±2.09 177.59±14.36 9>0.05 9.69±15.43西医组 48 67.36±3.21 25/23 8.45±1.97 177.45±14.27 99.74±15.51 P值

1.2 治疗方法

1.2.1 西医组 全部患者停用降压药1周,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次/d,用量为5 mg/d。

1.2.2 中西医结合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方剂:天麻 15 g,葛根 60 g,山楂 30 g,生石决明 20 g(先煎),钩藤 15 g(后下),炒杜仲 15 g,牛膝 15 g,知母 12 g,黄芪 30 g,黄芩10 g,丹参30 g。加减:肝阳偏亢者方加龙骨30 g、牡蛎30 g;痰湿中阻者加茯苓15 g、胆南星5 g;肝肾阴虚者加服杞菊地黄丸;阴阳两虚者加茱萸10 g、生地黄15 g。

1.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1998年制定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设定:治愈:收缩压(SBP)下降>30 mm Hg或降至正常,舒张压(DBP)下降≥20 mm Hg或下降幅度大于10 mm Hg并降至正常;有效:DBP下降10~19 mm Hg,或 SBP下降≥30 mm Hg;无效:SBP下降<30 mm Hg,或无变化,甚至升高。总治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的疗效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治愈率为95.8%,西医组的为89.6%,差异显著(P<0.01);中西医结合组治愈人数25例,西医组治愈人数14例。本组实验证明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好于西医组。

表2 两组疗效对比(例,%)

3 讨论

目前治疗老年高血压主要采取联合用药,首选的降压药物为钙拮抗剂和利尿剂,其他的降压药物则结合临床情况和伴发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2]。但是在降压治疗过程中西药有有其明显局限性,老年收缩压和脉压的控制相对较差,血压达到目标值较为困难。本组所应用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类药物,毒副作用小,适于作为治疗使用。

中医学认为老年人年高体衰,常见肾虚精亏,虚阳失潜或阴虚及阳,甚至阴阳失衡,形成以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为主的病因病机[3],本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外在治疗,内在调理,疗效显著。方中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葛根生山楂行气消瘀、消食健胃,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黄芪益气升阳,生牡蛎平肝潜阳、镇惊定神,钩藤平肝潜阳,杜仲扩张血管、减少胆固醇吸收,丹参改善外周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加快微循环血液流速、增加毛细血管网,诸药同用,共奏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之功。

本组实验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要明显好于西医的方法(P<0.01)。中药不仅副作用小,且文献证明中药能改善微循环、降脂抗氧化、保护内皮、调节血管活性物质[4]。但目前对中药降压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5],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远期疗效尚待验证。

[1]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9):642.

[2]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实用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3]Lee JY,EbelH,Ernestus RI,et al.Various surg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and outcome in 172,Patients ismembranectomy necessary Surg neurol,2004,61(6):523.

[4]赵可辉,刘翠红,艾阳平.天麻钩藤饮加黄芪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异 30例.陕西中医,2010,31(6):664-666.

[5]李永杰,王楂杰,徐茂凤,等.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分析(附170例报告).长春医学,2006,4(2):1-3.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西医收缩压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