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40例临床研究

2011-09-03 09:28邢舒恒王文刚李淑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尿急尿频干姜

邢舒恒,刘 更,王 田,赵 鑫,王文刚,李淑荣

中风后尿失禁是常见并发症,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并容易使患者产生悲观情绪,影响治疗和肢体功能的康复进程。本课题观察4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运用中药温阳汤剂加灸法治疗,藉以探索中风后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院脑血管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一般资料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按照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中风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具备中风病5项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语言謇涩、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中的 2项,及排尿不能自主控制者,并符合脉无力,舌淡,苔薄白或水滑,或伴口角流涎,或困倦多寐,或畏寒喜暖,或口干不欲饮,或口渴喜热饮。年龄18岁以上,80岁以下。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有尿失禁;有泌尿系手术史;患有其他脑部疾病如帕金森病、多系统变性、老年性痴呆等;伴有意识不清,存在失语、智能障碍、对小便情况不能自行描述者。

1.4 剔除标准 纳入后非病情变化或治疗原因而未按试验方案完成治疗的病例。

1.5 脱落标准 在进行治疗过程中自行退出者或死亡。

1.6 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均行中风一般和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治疗。治疗组口服温阳中药汤剂、灸法。处方:制附子 15 g~45 g,紫油桂6 g,干姜 10 g,炙甘草 15 g,生龙牡各30 g,山茱萸15 g,生黄芪20 g,五味子6 g。每日1剂,15 g为1疗程。同时灸气海、关元,每次灸20 min,每日1次,15 d为1疗程。治疗组及对照组采用常规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治疗,15 d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缩泉丸(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一次3 g~6 g,每日 3次。15 d为1个疗程。

1.7 疗效评估 排尿情况利用排尿日记进行统计测算。排尿日记:日记内容要针对自行排尿、尿失禁、饮水情况,记录每天尿量、每次尿量、每天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需要的时间、是否有尿意和排尿感。尿失禁程度评估,根据日排尿频率测试标准分度:Ⅰ度:白天可随意控制排尿,一般 3 h~4 h排尿1次,夜尿 1次或无夜尿;Ⅱ度:白天可随意控制排尿,一般2 h~3 h排尿1次,夜尿2次;Ⅲ度:白天有时不能控制排尿,一般1 h~2 h排尿1次,夜尿3次;Ⅳ度:白天不能控制排尿,一般0.5 h~1 h排尿1次,夜尿4次以上。

1.8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可随意控制排尿,尿频、尿急症状基本消失,日排尿频率测试评定达Ⅰ度。显效:可随意控制排尿,尿频、尿急症状明显改善,日排尿频率测试评定提高2度。有效:尿频、尿急症状有所改善,日排尿频率测定提高1度。无效:尿频、尿急症状无改善,日排尿频率测定无提高。

1.9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等级资料使用Ridit分析(SPSS11.3版本)。

2 结 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评估 例

表2 两组尿失禁程度疗效

3 讨 论

脑卒中急性期尿失禁发生率32%~79%[1]。尿失禁恢复可使患者恢复自信心,积极改善患者排尿障碍,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生活自理,增强康复的信心[2]。

西医治疗主要包括保护逼尿肌功能,预防和治疗上尿路并发症如肾、输尿管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感染及尿路结石等,提高生活质量。尚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尿失禁的有效方法。中药加灸法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较少。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中风多阳虚的理论认为,中风时,肝阳暴张,疏泄肾中阳气,宣泄过则阳气耗伤。《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烦劳则张。中风急性期内患者常常出现的烦躁易怒、夜不能寐等症状,即为阳气外张,不能内守的表现,持续日久亦可耗伤阳气。故中风病恢复期辨证应以阳气亏虚为主,治疗宜以温阳为大法。明代孙一奎在《赤水玄珠全集》提出“不禁为寒法……当温补”的治疗原则。《景岳全书》提出:“凡治小便不禁者,古方多用固涩,此固宜然;然固涩之剂,不过固其门户,此亦治标之意,而非塞源之道也”,并提出“治水者必须治气,治肾者必须治肺,宜以参、归、术、桂、附、干姜之属为之主,然后相机加以固涩之剂为之佐,庶得治本之道,而源流如度”的治疗原则。临床治疗中风后尿失禁重用温阳,肺肾同治,人体阳气有上中下三部之分,下焦肾阳是上中二焦阳气之根,中风后真阳大衰,上焦肺阳亦常虚,出现肺中虚冷,根据“肺为水之上源”,“肺主一身之气”肺属金,具有收敛之性,肺金的收敛作用有助于肾气的封藏。方中重用制附子为君药,温补肾阳;以干姜、黄芪为臣药,干姜温中散寒,温肺化饮,能荡尽阴邪,迎阳归舍,助附子温阳,黄芪补肺气、益肾气;以紫油桂、山茱萸、生龙牡、五味子共为佐药,紫油桂温补肝肾,引火归源,助附子以峻补元阳,下焦阳亏恐诸药温热之性不能潜藏,故佐以生龙牡、山芋肉以潜敛阳气,固涩肾气,五味子敛肺滋肾;以炙甘草为使药,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兼见脾虚症状者,加党参、白术。

本科研在中风后遗症的疑难病领域进行研究,为祖国医学在治疗中风病领域的新突破进行有益的探索。

[1]Athwal BS,Berkley KJ,Hussain I,et al.Brain responses to changesin bladder volume and urge to void in healthy men[J].Brain,2001,124(2):369-377.

[2]Bean JF,Kiely DK,Cairns KD,et al.Influence of poststroke urinary incontinence on disability:T he nursing home seting[J].Am J Phys Med Rehabil,2003,82:175-181.

猜你喜欢
尿急尿频干姜
《新方八阵·热阵》中干姜应用特色探析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别以为夏季饮水多尿频尿急就不当事
尿频、尿急 别轻易吃抗生素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男女“尿频 尿急”科普书 9元领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孕期尿频怎么破